第四节 学会自我塑造教学策略(1 / 1)

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他们由不能而能,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到一定程度尚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再到能自主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去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现状,这种认识是个体发展的必要的起点和基础;而且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可能是什么样子,朝着那个方向去成长;更要善于帮助学生逐步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塑造的能力,逐步使他们真正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最终成为自我,实现个体个性化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自我塑造的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发展路径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尤其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身发展的主人,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自己发展路径与方向的可能和权利。正如英国著名诗人斯宾塞(Edmund Spenser)所说:“人生就像一块石头,你要把它刻成神仙或是魔鬼,悉听尊便。”要想拥有美好的人生,就必须自觉主动地去努力。并给学生举出一些典型人物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以此激发学生产生塑造自我的动机与愿望,强化学生注重塑造自我的意识,为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主动地自我塑造奠定认识与情感的基础。

二、提供榜样,激发信心

对于学生来说,究竟该向什么方向发展,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他们往往是困惑和迷茫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人生丰富多彩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为学生提供沿着真善美方向成功发展的榜样,使学生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有所参照,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引导他们坚信一个人要是希望自己发展的话,他便可以决定自己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确实是他命运的主宰。没有什么是能促使一个人发展的;只有在他希望发展,而且,他获得了真正的感悟之后,他才会发展。

三、指导方法,引导实践

自我塑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使用恰当的方法可以加速这一过程。教师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中的榜样人物,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他人塑造自我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列宁打碎花瓶、华盛顿错砍樱桃树苗最终诚实认错的故事;富兰克林制订计划完善德行的故事;科学家战胜自我、战胜困难与挫折,不懈奋斗的故事等。

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以及未来学的方法进行自我塑造。系统科学的方法就是把人的成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力求使自身的成长过程科学、合理和高效率。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发展,运用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等科学方法确定发展自己的最优方案,并对自身的发展以科学的措施和办法进行系统管理。行为科学的方法主要研究如何使自己的行为正确而有效,如何在正确的思想动机和需要影响下,选择最佳行为,争取最好结果。学会思想动机和需要如何与行动完善统一,把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纳入合理的和崇高的轨道。未来学的方法就是通过科学地预见未来,即事先对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作出有科学根据的判断,来引导自身的发展。以此提高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在人生道路上获得了主动权。其具体方法有直觉性预测法、探索性预测法、头脑风暴法、科学幻想法、趋势外推法、类比法、远景树图法、学习曲线法等。

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自我塑造的具体技能和方法。如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形象预演法、语言诱导法、镜子演练法、自我肯定法、想象脱敏法、想象调节法、榜样引领法、祈唤导引法、挫折磨炼法、实践检验法等。

此外,还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个体或群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在群体互动中不断地提高和塑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