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真导学案”的设计与实践探索(1 / 1)

双流中学 王泽军

摘要:本文所述观点主要针对普通高中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前学生准备不足,课中教师控制过死,课后学生练习过多等问题,主张通过“三真导学案”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究真问题、开展真活动、完成真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真问题;真活动;真训练;导学案

为了迎接四川省即将实施的高中新课改,学校决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展开围绕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期逐步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们认为,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应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指导才能逐步形成。为此,我们对我校的课堂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观察了解,发现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种种问题:课前学生准备不足,课中教师控制过死,课后学生练习过多;教师对学生学习不放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师上课忙,学生下课忙”的状况使不少师生身心疲惫,导致不同程度的厌教厌学情绪,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与优秀学生的终身成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设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在力量获得发展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抓住课堂教学中预习、活动和训练这三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形成了“三真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从近两年实践的情况看,该模式的实践具有较高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拟就此基本模式的设计意图及实施进行简要说明。

(一)“三真导学案”的设计

我们认为,问题、活动、训练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关键词。“三真”是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探究的是真问题、开展的是真活动、完成的是真训练。

问题 课堂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问题性处理。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它能揭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学生产生解决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问题的产生来自于学生有效预习之后所生之疑,而不是教师单方提出来的问题。同时,教师巧妙创设情境,也有利于将课程内容转化为问题,由此而提出来的问题才是真问题。

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活动性处理。活动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实践。课程内容的活动展开既是教材呈现的一种形式,更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方式。通过课堂活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具备上述特征的活动才是真活动。

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对教学的一个及时反馈,以便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训练要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典型性,主张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只有这样的训练才是真训练。

我们发现,上述三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必须要有一个规范来做载体,才能确保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三真导学案”。下面试对“三真导学案”的做法作简要介绍。

1.真问题——课前预习的导学案

要点:针对教学目标提出一个主问题,明确自学教材的具体要求,写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问题意识,应用旧知;要求关联旧知,关联生活,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课外学习方式(学生课外时间主要就是完成课后作业)。

2.真活动——课堂导学的活动方案

要点:教师重在活动内容与方式的设计、组织实施、调控,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等,忙并快乐着。课堂是一个师生、生生置换信息、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师可适时做示范讲解、精彩点拨。

课堂导学的活动方案,目的是改变“你讲我听”的课堂教学方式。

3.训练——能力到手的精练方案

要点: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当堂完成,即时反馈;注意内容的针对性,题量的精要性,检测的有效性。

能力到手的精练方案,其目的是改变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

“三真导学案”的课堂实践,笔者特别要强调两点:第一,问题、活动、训练这三大环节不一定拘泥在一个课时完成,它更适合于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的视域内来整体设计;第二,我们主张训练立足于反馈的及时性,同时强调将课外的主要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三真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可图示如下:

“三真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图

总之,本方案立足于学生认知方式的变革,抓住问题与情境、活动与建构、训练与反馈等课堂要素,力求通过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生命养分。

(二)“三真导学案”的实践探索

“三真导学案”的实施首先须从组织管理层面确立一个制度性的保障。各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组织单位,实施集体备课。在学习领会“三真导学案”的基本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出“三真导学案”的基本规范,如下图所示。

“三真导学案”的基本规范图

在做好制度性的保障的基础上,再从评价导向上确保“三真导学案”实施的有效性,我们对导学案的内容及形式做了比较明确的要求,避免将导学案做成课堂知识的归纳梳理或习题化、标准化。问题与活动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每一个训练都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我们为导学案设计了专门的评价表。

导学案评价表

续表

该评价表的导向主要针对问题、活动、训练这三个环节,立足于探究的是真问题、开展的是真活动、完成的是真训练,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就评价表中的“评价要点”一项,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科、学段及班级层次的差异提出个性化的调整,确保通过老师有效的指导来实现对“三真导学案”中问题、活动、训练这三个环节的“真”性度,即问题主要来自学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训练基本当堂完成,课后主要用于对新课的自主预习。过去“教师上课忙,学生下课忙”的状况开始转变为“教师下课忙,学生上课忙”。

当然,该项教学探索离完全实现其研究目标还有一段较长的路。“三真导学案”虽然经历了两次改进,但随着我们对新课程认识的逐步加深,随着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在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中,尚需继续深入研修,不断学习反思,大胆实践与创新,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教学课堂,培养出一批活泼的人才,同时收获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尊严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