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我母亲一直身体不好,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要考虑能方便照顾母亲。因为在大学我获得了任选工作单位的资格,1983年7月毕业时,我就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垫江三中工作。这一工作就近十年,那时的我,刚二十出头,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是我的人生目标。
优秀教师,是需要在实践中去磨砺的,因此,我勇担重任。一上讲台,就担任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及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高86级、高88级、高91级以及高94级,从没有松懈过,后来还担任了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学校有什么工作,但凡自己能做的,也积极参与。
优秀教师,是需要不断成长的。一方面,我积极听课,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另一方面,也注意个人素质的提升,1987年9月,我便开始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学院数学本科函授的学习,注意从专业上提升自己。
优秀教师,是需要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的。在读函授期间,学习不能落下,工作也不能落下,怎么办?问题逼人思考,我终于想到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我把教案设计得很细,让学生明白学习流程和知识要点,又将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挖空,让学生自学后再完成我设计的问题。我给这个做法取了一个名字叫“暗射性教学”,这与后来研究的导学案是同一个理念。
这些努力,让我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还荣获“国家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称号。1990年3月,我被民主选举为工会副主席,开始走上学校管理岗位。
与朋友同道
优秀教师,是需要广阔眼界的。母亲去世后,我走出了“鸟飞眷故枝,狐死必首丘,故土不可离”的传统乡土观念,逐渐转变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哪里有助于发展就向哪里走”。
1992年,我从重庆垫江三中来到双流棠湖中学应聘。那时,棠湖中学的“招聘”模式在我们看来,已经是非常超前和先进的了。作为首开“招聘”先河的棠湖中学,能够抛弃狭隘的地域观念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人才,完全离不开双流县党政机关及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些,都是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情况下发生的可喜变化,它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与汇集,有利于推动地方的教育、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双流县委、县政府当年走这一步是英明的,大量的外县市乃至外省的人才汇聚到了双流,为双流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我本人,也在当年的招聘考试中,以数学组考核第一的成绩顺利进入办学伊始的棠湖中学,从地处偏远山区的垫江,来到了“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与学生同乐
优秀教师,是需要提升理论修养的。在棠湖中学,我先后担任高95级、高99级和高2000级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我养成写教学总结和心得的习惯,善于去发现一些教育问题,并深入研究。逐渐养成教研教学两条腿走路,撰写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和《新的教育观念在课堂中如何体现》等数十篇科研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并在报刊上发表。
优秀教师,是要有教育的理想和情怀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一个人要有愿景,要努力,要奋斗;要创造条件,充实自己,获得认可。另一方面,当不了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要有当不了将军时的心态。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一个孩子没有培养教育好,不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还会影响一个家庭,甚至会影响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学校教育和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让责任感自觉成为我们的精神动力。
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这十条要求:
①在上课铃声拉响之前,务必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我的方式向学生问好;下课铃声拉响之后,也不急着离开教室,也许有学生需要帮助。当然,还不要忘了向学生道别。
②我的课堂我做主。但一定要牢记教育者的使命:教书育人、授业解惑、课堂管理、人身安全、心理健康……
③教学是一种仪式,走进教室时,务必带着课本、教案和学生名册;要带着微笑进课堂、带着欣赏进课堂;讲课时应注意“精、气、神”合一。
④注意仪容和言行举止。着装要整洁、大方、庄重、体面;言行要文明,态度要和蔼慈爱。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⑤对学生激励性、期待性的评价。将讥讽、挖苦、轻蔑等变为宽容、惋惜和欣赏,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时,就说:“如果你能够克服这个弱点,你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可爱。”
⑥时刻要牢记教育教学的效益:一是教师的针对性(目标、活动、评价);二是学生的参与度(预习、互动、训练)。
⑦世界其实就是我自己,我的思想就是我的处境;给自己多一点积极的、乐观的心理暗示。
⑧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接教给我教育的智慧,她只能从丰富的内心世界中生长出来。学而不厌是优秀教师的重要特征。
⑨心胸要宽广,对烦恼的事要善于忘却。扩大生活领域、尝试新的事物。
⑩关心周围的人、事、物,我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
心有多宽,境有多大,可以说,正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思考,促进我明确了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让我保持对教学探索的深度热情,对教育发展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