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老师的众多范画中,有这样一类有趣的作品——卡通动漫形象。这些非教材中的内容,在她的日常教学中可起了大作用,甚至让不少班里的捣蛋鬼对她无比崇拜,在美术课上表现极好。这个源起还要追溯到焦老师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支教的时候。
记得宣布任教班级后,组里老师都拍着焦老师的肩膀道:“恭喜你!中标了!”这一时间弄得她一头雾水。原来焦老师要教绘画的六(2)班里,有全校闻名的小丁。这个孩子行为极其散漫,无视课堂纪律,令很多任课老师极为头疼。
了解过小丁的基本情况后,焦老师虽然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第一堂课还是被他给“打败”了。小丁在课堂上随意说话,甚至出现不文明用语,对老师的提醒置之不理的态度震惊了焦老师。当时焦老师暗下决心,一定要走近他,最终改变他。很快,机会来了。
一天,焦老师发现小丁因为一个人物形象画不好,反反复复擦了很多遍,暴躁的情绪也使得他不断拍桌子、怒吼,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学。“你画的是《火影忍者》吗?”焦老师走到他跟前问道。
“您也知道?”小丁猛然抬头,双眉耸起,显得有些吃惊。
“当然知道啊!这么有名,而且里面的人物画得这么好。我还画过呢!”
“真的假的?”语气听上去很惊讶,但从小丁微侧的脑袋和斜视的目光能明显看出他对焦老师的质疑。
“这个人物有点儿难度,我来帮你定个稿吧。”
话音刚落,小丁一跃而起,把座位让了出来,眼里充满了期待。
焦老师边画边给他讲,卡通形象如何确定头身比例,什么是三庭五眼,怎样先概括再具体等。不知不觉,笔下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哇!老师您画得太像了!”焦老师一抬头,看到了一对因为兴奋而闪闪发亮的眼睛。小丁这句突如其来的赞美,招来了周围同学的围观。同学们都羡慕焦老师给小丁定了稿,而小丁也显得很得意,一直高扬着下巴,嘴角挂着微笑。
看到这个方法有效,焦老师趁热打铁对他说道:“我画过一个他们的海报,特别好看,下次上课给你带过来。”“好啊!”小丁的回答干脆、友好,完全没了最初的敌对、戒备与质疑。他不再大喊大叫,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继续完成绘画上。剩下的半节课,教室里前所未有地安静。
焦老师之前哪里画过什么海报,那只是为了拉近和小丁的距离,从他兴趣入手的一个策略。但既然开口就必须做到。距离下次上课还有三天,焦老师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在网上搜集图片,确定了人物最丰富、动态形象最理想的一幅海报,然后用心临摹完成。
下一堂课当焦老师把海报展示在小丁面前时,小丁用他一贯的大嗓门,连说了一串“哇!哇!哇!”“老师您画得太像了!和真的海报一样!太神了!”他举着海报,仔细端详每一个人物形象。
“喜欢吗?”焦老师问道。
“当然!”
“送给你了!”
“真的?”小丁不敢相信地大叫一声。
“我看你画得也不错,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画一幅送给我。”焦老师顺势调动起他的绘画兴趣。
小丁头一扬,很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于是焦老师与调皮的学生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动漫,以后可有的聊啦。那之后的课堂上,小丁也会随意说话,但对于既是老师又是漫友的焦老师,他的态度开始有所收敛,老师的话也能听进去了。那个调皮捣蛋、令人头疼的小丁不见了。
看到这个方法的神奇效力,焦老师开始把它在更多的班级推广,插入一堂“学画卡通”的课。一时间,焦老师简直成了学生心中的大师、全体崇拜的偶像。他们学习绘画热情高涨,美术课堂井然有序。于是,在焦老师的众多范画中,有了这样一类有趣的作品——卡通动漫形象。
支教的两年中,焦老师给学生们办过不计其数的大小画展,努力呵护他们对绘画的热情。在全校的公开课也令很多老师不禁感叹:“原来美术课这么有意思,怪不得学生这么喜欢!”
焦老师的卡通动漫范画越积越厚,它是拉近她和学生的神奇纽带,它是学生画技提高的坚实基础,它是二小赋予焦老师课堂智慧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