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做到五会,学好数学,就很容易了。那么‘五会’是什么呢?请大家伸出右手:大拇指是会听;食指是会看;中指是会思;无名指是会说;小拇指是会记。‘五会’要牢记在心间……”
这是代世红老师在红英小学支教的开学第一课,他是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老师,非常善于把握课堂的节奏,根据不同的学生,生成不同的有趣又精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
“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起自己的笔,给我看。”代老师亲切地说。孩子们快速拿起自己的笔高高举起。“放下,请大家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自己的笔再拿起来。”代老师话一落,孩子们动起手来,这回有些麻烦,一位同学用中指和无名指夹起自己的笔刚举起来就掉了。
看到学生失落的表情,代老师关切地说:“有什么想法与大家交流吗?”刚掉笔的那位同学连忙举手抢着说:“不用食指和大拇指太难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代老师点点头。又有一位同学眼前一亮,一边思考一边说:“大拇指和食指很重要,您是让我们明白‘五会’中会听、会看的重要性。”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代老师非常诚恳地说:“这位同学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信息,经过思考,说给大家,我们对‘五会’理解更深刻了。”
这时,代老师让学生们在本子上写出自己非常喜欢的三位数,然后进行乘法计算,用这个数乘27,再乘37,计算出乘积。谁计算出结果,就向代老师报告乘积的末三位,代老师便能猜出他喜欢的三位数。
学生们一听,这怎么可能?一时便来了兴趣,拿出一定要难倒老师的架势纷纷拿笔计算。一个计算速度快的学生得意地站起来:“老师,我算的结果是112,您能猜出来我喜欢的三位数吗?”
代老师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这位同学,语气坚定地说:“你的眼镜框是个数字8,你每天都和它打交道,嗯,所以你喜欢8,我猜你喜欢的三位数是888。”孩子吃惊地喊起来:“神了,就是888!”
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同学很不服气地说:“他是您的托!”全班大笑。代老师面带微笑,语气轻缓地说:“你算的结果末三位是多少?”那位同学用手紧紧捂住自己的本子,偷看一眼说:“900。”代老师专注地看着他,赞美他:“你是个十全十美的人,10乘10得100,你喜欢100。”他坚定地点了点头。经过十几位同学的验证,代老师都猜对了,学生们感到太神奇了,纷纷瞪圆了眼睛,目光紧紧跟随这位有“超能力”的老师。
“代老师的这个本事你们一学就会。”学生对代老师的话有些怀疑,又充满好奇。只见代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位数)×27×37=(三位数)×999,用1000-乘积的末三位=你喜欢的三位数。这时不少同学纷纷举手,嘴中不住地说:“我知道了,我懂了!”代老师为全班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瞬间是代老师每天课堂上的家常便饭,代老师就这样凭借自己超凡的“表演力”,吸引着每一位同学,让学生对学数学从懵懂好奇,到投入,再到狂热。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现在爱研究数学问题,在代老师的课堂上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成了一颗颗‘快乐思考糖’,为我们提供甜蜜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