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生命的教育(1 / 1)

张晓岚老师拿着40份学生的习作不敢相信,一种凉凉的感觉从头顶蔓延至脚底。“这是六年级学生写的吗?”

书写虽然整洁,但是全班没有写满两页稿纸的;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不是重复主题“我真的很不错”,就是类似的题目“我很棒”“我真的很棒”;语言表达倒是朴实,但也太过直白了吧,没有引用,更无“金句”,病句还不少,什么意思看不懂啊;叙事除了流水账就是主次不分,题目写跑步,内容却写跳绳,跑步只写两句话,而且这种问题竟占了全班的一半还多!

面对将举办的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张老师一筹莫展。这些作文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谈何“立意、深意、新意、创意”?

正当张老师六神无主之际,负责语文教学的王校长、陈主任、马主任给她来了一次三对一的特殊“辅导”。

“感觉怎么样?”领导们问。“唉……”张老师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这些预作。

“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是你别忘了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你要真心地去欣赏,一定能发现闪光点……”三位领导你一言我一语。

是啊,如果无师自通还要我们这些老师干什么。赏评赏评,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观念是欣赏还是挑剔。想到这里,张老师不禁再次拿起那些预作,仔细阅读。大道至简,真实、朴实是优秀作文的前提,朴素中往往蕴含着深意;语句虽然不够流畅,但事件叙述完整;重点不够突出,但都积极向上……

对!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实水平,在欣赏、肯定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懂得作文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教学设计的雏形基本形成,就这么办!张老师笃定策略。

如果说确定赏评课的思路、方向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顿悟,那么落实、执行的过程则需要“横眉冷对千重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魄了。

在习作赏评课试讲阶段,张老师似乎想的全是教案,与学生交流也是客套的“很好”“不错”,这使得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没有说的欲望。这被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批评为:老师和学生“感情错位”,好似“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纠正这种感情错位的唯一办法就是真心实意欣赏孩子。

一堂准备充分的赏评课开始了。

上课伊始,张老师说:“虽然我们之前没有见过面,但是我对你们一点儿都不陌生。在阅读大家的预作中,我知道咱们班有灌篮高手苏磊、跑步冠军马燕伟、认识了乐于助人的章昊、柏思琪,我还了解到黄雅婷是咱们学校国旗班中的一员呢!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你们真的很不错!”

听到这些,孩子们立刻与老师亲近了许多,课上他们都希望用自己优秀的表现展示自己。整节课师生没有距离感,就像久违的朋友。王迦勒的习作《男人爱笑不是罪》被张老师确定为欣赏文。全文不过四百多字,没有华丽的语言、做作的假深沉和“穿靴戴帽”的套路,一个爱笑并用微笑鼓励帮助同学的故事却感动了大家。

当老师提问小作者时,他说:“我那次是真心地笑了,没想到对同学有这么大的帮助,我想以后要多笑笑。”孩子的一番话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这是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预期的精彩片刻,却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点:感受习作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树立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情感,这些使老师和孩子们在课堂上抛却种种顾虑,从不同角度欣赏评价。每天每节课都以欣赏的心态看待学生,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正如康静涵老师所说:习作是直面生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