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才—歪才—人才—奇才
北京昌平一中 黄 艳
三年的生活转瞬即逝,在北京的这个城镇里,你我有了一段特殊缘分,相互走过三年时光。面对人生的岔路口与琐碎的生活,要感谢你的诸多关怀。尽管有时思想与思想之间有着激烈的碰撞,也曾经有些不尽人意,但我相信时间的车轮会碾过这一切,岁月将会磨平他的痕迹,你我也可以有个新的开始,共铸你我心中共同的那份美好的师生情。2006年即将成为过去,就让过去的一切成为2007我们情谊的铺垫。面对高三这剩下的日子,面对我们人生之中的转折点,我会踏着坚稳的步伐伴着你无私的教诲,谱写青春的赞歌。祝老师:新年快乐!也预祝你拿下北师大的教育硕士学位。
这是我在2007新年收到的一份新年留言,来自学生,文中没有“您”全用“你”也许在大家看来不够尊重老师,而于我看来却多了一份信任——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朋友。要说这故事,还得回首我班的奇才成长记……
一 遇上了怪才
2004年8月,我新接一个高一实验班。走进教室,因桌椅不够,我让学生迅速去走道搬齐本班桌椅,学生们纷纷立即把桌椅摆齐了,大家坐下来。只有砂当时看着窗外,没有行动,待桌椅齐了才不着急、不着慌地找靠窗的座位坐定。他,戴着一副眼镜,个子偏小,难见新入学的好奇和新鲜感,不很起眼,在很多主动的学生中显得消极被动。
但他的不同凡响不久之后就彰显出来:其一,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新生入学当天自我介绍时,别致的冷幽默让人记忆犹新;其二,生物钟颠倒,上课犯困,神思看似常处于游离状态,老师的提问常会使他蓦地一惊,片刻后才能让他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其三,瘦瘦小小矮矮的个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每次考试总在年级前10名,因能排出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并推出第10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而令所有在场师生惊叹;……
砂平日更喜欢独处,目光经常锁定一处,若有所思,但每逢班会让他发表言论,他总会说得头头是道,观点也是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和各科任老师的交流时,老师们也都认为砂与众不同: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及创新思维。几次看到砂慢慢悠悠蓬着头,踩着铃声走进教室,我脑海中总会闪过爱因斯坦穿着拖鞋走过街道的镜头。难道砂也属于这另类人才?我有了好奇:他为什么总那么困?他到底在思考什么?他为什么不好于表达但又喜欢一鸣惊人?
二 帖来帖往触心扉
我多次约他一谈,可平时找他谈话他对老师总是毕恭毕敬,连连说是,怎么也触及不了他的心灵。直到有一天本班的贴吧上出现了这样一封帖子:“对不起,我也是二班的,但不是一中的。看了你们的留言,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友谊,谢谢。另外,你班的砂是个不错的人,值得一交。”下面立即有了回答:“你是谁呀 ?我是幻虚峰峰主砂,魔头刘某欢迎你加入魔族?”这是一个接近砂的好机会,居然还美其名曰:“幻虚峰峰主”,还有“魔族”同党。我以学生身份发了两份帖子,一份表达了对“幻虚峰”和“魔族”的兴趣和好奇;另一份则以第三者给予建议:“砂你可以拥有虚幻的名字,你却生活在现实中;刘某虽然曾有过当魔头的意念,但是“学头”的**可能会冲淡瞬间的虚幻。每天我们都在向梦想迈进,那是一步一个脚印,真真实实每一天。多一点清醒,多一点细心,我们更愿拜倒在‘学峰峰主’脚下。”
在和砂日后的帖来帖往中,我得知砂家庭不是很幸福,父亲因酗酒后被人误伤,常年住院,母亲劳累,难免生怨气。砂聪颖好学,希望改变家庭现状,但又不愿面对家中窘困和母亲常有的埋怨。一回家便睡觉,经常睡上一整天,半夜醒了再学习或玩会儿电脑,难怪他生物钟颠倒。那日忽然注意到他有一笔记本上写着“梅紫砂集”,觉得很有诗意,便好奇问这四个字的含义,而答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初中时我有过一段迷惘的时间,‘梅紫砂集’意思是‘没自杀迹’,我熬过了那段时间。”我极度惊讶,一个无比聪明,十分幽默,带给人快乐的学生,竟有这种超乎寻常的想法。惊讶之余,我立刻给了他自己对“梅紫砂集”的理解:“梅——梅花香自苦寒来;紫——紫色是忧郁,是华贵,人生需经历低靡彷徨,但最终面对现实才能获得成功;砂——每一个人都像沙砾一样卑微渺小,沥尽黄沙始得金,如果你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对于我的回复,砂也很惊讶:“我从来没想过对四个字可以有这种解释,我一直只愿一梦长醉不复醒,而现在我该醒了。”我松了口气,但我知道对砂的关注并不意味着终结,有贴吧上的,也有生活中的,这只是一个开始。
和砂的交流更让我意识到,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带给我们丰富但未经筛选的信息,成为我们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往往更多关注帮学生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却总容易忽略网络帮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匿名发帖可纵情发表言论,少了许多顾虑,多了许多真情流露,也不乏其漫骂连篇。至少可把帖子看做发帖子者即时心灵划过的轨迹。感谢砂,让我领略到为人师者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另一风景,也有了此后我和班里同学之间帖来帖往后的诸多故事。
三 酒后歪才
岁月如流水般在不经意间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砂和别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成绩一直很出色,时不时写几首打油诗,描述一下生活的贫乏和波澜不惊,也愿意和老师聊聊天。我也总少不了关心他睡眠状况和家里状况,就他爱说梦话晚上磨牙的状况提出了建议。当然也遭遇过给他父亲一接通电话,对方就干脆放下话筒的尴尬。尽管砂的家庭不幸,和同学相处偶尔也有摩擦,他和本班的另两位男生,仍然被理科老师称为“理科奇才”。
在读完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对创造型人格特征的概括之后,我更加坚定地把砂定位为创造型人才。诸如:“具有创造力的人,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勇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听他人的意见,对于复杂奇怪的事物感到一种魅力,而且又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和幽默感,他们的兴趣既广泛又专一。”[4]这些似乎砂都具备。我对他也更理解宽容,更多鼓励,抱有更大期望。
原本以为砂会更一帆风顺些。可是那天下午1点50分我查班时,发现砂和另一名同学没有准时来班。“准是生物钟颠倒”我按常例判断着。下第一节课,我在教室找到了砂和另一名同学。砂很清醒,而另一名同学很糊涂,似醒非醒!我还闻到了酒味!喝酒了!我很气愤!立刻又变得冷静而理解。基于往日建立的信任和情感,砂道出了实情:中午宿舍烦闷,心情不爽,约了这同学去饭店午餐,喝了三瓶啤酒。砂久经(酒精)考验,两瓶下肚无妨,对方身体不适,为陪伴对方晚来一节课。愿意听从老师班规论处,似乎还是个懂情意的孩子,接下来我和砂开始了达三小时的长谈。原来在砂的家族中亲友聚会喝酒是惯例。一个堂哥因喝酒滋事进了工读学校,堂姐在外地念大专,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哥姐弟聚会喝酒是保留节目。这一点我在后来与砂父母的交流中得以证实。在进一步的交谈中我也悟到了砂烦闷的原由:“梅紫砂集”即“没自杀迹”故事开始时的女主人公在沉寂两年后复现在砂的生活中。不过成长了两年砂已变得“理智和冷静”了一点,选择了借酒浇愁而不是……
四 淡定起落练人才
我的心情并没有因弄清了事情的原委而轻松,相反变得很沉重。第二天我在班里宣布了砂因旷课而被取消评优资格的决定,并罚做四星期值日,但没有提喝酒一事。很明显砂对取消评优很愤懑,认为我欺骗了他对老师的信任。班里一些同学也纷纷替他求情,毕竟他一直是三好学生。这意味着他将失去竞选市级三好生,赢得高考中加分的机会,对于班里为数不多的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苗子,学校是重点保护、培养……唯恐关键时刻因一分两分落空。我在决定前后的心情无比痛苦,既有功利的一面,担心折杀了一名名校生,更多的是担心砂经不起考验,丧失锐气达不到人生应有的高度……但最终我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并非为了顾及老师的面子,而是为了砂长远的发展和刚起步的人生之路,借这次举足轻重的取消评优,让砂有勇气直面自己,淡定起落!
晚自习时我又找到了砂。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去商店买东西时,促使你掏钱的是什么?”“需要,好处多。”回答很简单。“如果你发现你钟爱的商品有瑕疵,你会如何决定?”“商品多的是,再挑一个”。我紧接着说:“人也是这样,原本是很优秀的,很热手,可是一旦出现了一点瑕疵,可能就被淘汰。你必须知道,人的一次小错可能会酿成大错,要学会避免事后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沉重代价。也许今天取消评优让你丧失了竞选市级三好生的机会,但我想,你会永远记得这件事,那么你以后的人生以你的聪明才智赢回来的远不止三好生的荣誉。”出于礼貌,砂耐着性子听,偶尔也发表点自己的意见,但还是有点忿忿不平。
即使在做完了决定,宣布了决定,甚至做完了砂的思想工作,我的内心还长时间都处在矛盾和斗争中。论学业成绩,砂一定在候选之列,但他对生活那种低调的态度,对班级工作的不冷不热,与同学相处时不够宽容……真正的人才必须是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积极面对生活的人,况且,三好生的荣誉只有授予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体现它的真正意义。
不安之中我也和几位同事交流过此事,他们问我这样是不是太冒险,毕竟,砂整体还是很好,只不过偶尔讲点个性,不够主动,派给他任务,他都会尽力完成,这样给砂一棒子,他会恨我一辈子,我也可能少了一名名校生。我更加忐忑不安了,想收回自己的决定,可是我能吗?对一个班主任而言,是多一个名校生重要,还是公正无私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重要?对一个学生而言,是进一所名校最重要,还是直面自身不足,并努力改进以自己真正的综合实力去获取成功重要?我有点迷惘了,也忍不住担心。可是一辈子的成功要比借助外力取得暂时性的成功重要得多啊!执拗的我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五 刮目盼奇才
这是一段艰难的坚持,砂的每一点行动和细微的表情都会牵动我的心。我只能投以更多的关注和期盼,因为我的坚持其实是一种冒险,我不愿意输,更不愿意砂认输。
以后的日子砂也照样和老师打招呼,说话,可言谈并不是那么由衷。最令我郁闷的是作为年级前十名的他,在初报志愿的时候恍惚迷离,一会儿外国语学院(在所有学科中他的英语不占绝对优势),一会儿上厨师学校。我知道他在赌气,但我不能纵容他,于是将他列入北大名单,他也还是不在乎。在筹备“感恩立志”主题班会时,我做了细致的动员工作,在征集的师生间,父母与孩子间,同学间的故事中,我发现了砂写的语文王老师的故事。虽然不是文笔最优美,也不是最感人,但要让他学会表达感恩之心不容易。于是我让他第一个上台宣读。
第二次月考是我班高峰暂时落入低谷的时期。成绩分析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反思,设法调整后一段的工作。当轮到砂发言时,他推了推眼镜,站了起来:“如果你对未来产生恐惧,眼前雾蒙蒙一片,那只是因为你没把眼镜擦亮。擦亮眼镜拨开迷雾,看清道路,我们就可以风雨兼程。改写一首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陪大家一起前进。十年寒窗苦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题海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又不识。愁满面,心如霜。夜来欢笑忽穿窗,小电灯,正诗书。相顾一觑,惟有笑千行,料得明年欢乐处,明月夜宿舍中。”
新年联欢会的那一天,我为每个学生都写了一短赠言,我给砂的赠言充满着成就奇才的期盼:“当你扑朔的念头积淀为坚定的梦想;当你不定的行为落实在追梦的奋斗中,我因你而漂浮的心也沉静下来,说不出的欣慰和感动。男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男儿一朝发奋,士当刮目相看。我相信你未来的路正如你自己所欣赏的那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当年六月的高考中,砂考出了六百多分的好成绩,虽未能如愿进入北大提前批的小语种,却以绝对优势成功地走进了复旦大学。
反思和“砂”的交往,作为老师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学生成绩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像“砂”这种极富天赋的学生,而忽略了他们成长中所遇到的困惑,人格完整性,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家庭和生活的不幸,让他不愿面对现实,选择了逃避和宣泄,找到片刻间心灵的宁静,但片刻之后呢?他们还不够坚定,总会反反复复;他们也会脆弱,需要我们为他们坚定信心。有的时候,改变一个人的心灵和命运只需几句话,一件事,有时可能是无穷的反复却不管用。但不管怎样老师都应用心去抓住每一个契机,理解他们成长的困惑,疏导心灵,激励他们去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必要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宽容忍让,要有意捕捉淡定起落历练人才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