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研究过程(1 / 1)

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活动,需要有严格的研究过程,就调查研究的顺序而言,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不足。在教育研究中,教育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是在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影响下发展出的研究方式,询问被访者关于自己的信仰、意见、态度,以及过去或现在的行为。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关于“为什么”的问题不是很适合调查研究,关于“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比较适合调查研究。例如在前面的“某市小学生压岁钱现状调查分析”案例中,小王老师是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压岁钱的现状问题,因此比较适合运用调查研究法。

2.选择调查对象

当调查课题确定好以后,接下来就需要选择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就是被调查的单位或个人。有的课题调查对象是固定的,如某些特殊人群的研究,这类调查对象是不需要进行选择的。有的课题的调查对象会有很多,如果无法逐一进行调查,这就需要用抽样的方法去选取调查对象。选择被试样本,要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如果所选择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整体,将使研究的结果失去真实。

对样本代表性的最大威胁是抽样偏差。常为人引用的例子是:1936年,美国《文摘》杂志上的一项有关总统大选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预测兰登将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罗斯福落选。但事实正好相反。虽然民意调查是随机抽样的,而且样本数也不少,但调查者的样本主要是从电话号簿和汽车登记册中抽取的。1936年有电话和汽车的人仅代表了美国选民中的某个特定阶层,对于选民总体来说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样本没有代表性,抽取的样本在质上与总体特征不相吻合。[9]在一个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经济是有差异的,郊区的经济会比城市中心的差一些,农村的经济则比郊区的经济差一些。因此小王老师在选择样本时,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使选择的学生能代表整个城市的学生。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研究工具

确定好教育调查研究题目、调查对象后,研究者就应该编制和选用研究工具。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研究工具,也可以采用别人所编写的一些研究工具,还可以对已有的研究工具进行改编。问卷是教育调查研究中一种非常常用的工具。

4.制订调查计划

教育调查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调查研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研究者应制订调查研究计划。调查计划是调查工作的程序安排,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调查课题和目的,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地点及时间;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经费预算;调查的步骤及日程安排;调查的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调查报告完成的日期等,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事情。调查计划的制订要切合实际,尽可能详细、周密。

5.实施调查

实施调查应该包括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环节。因为不管研究者在研究工具设计上是多么认真,还是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因此一份好的研究工具,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并试用,才能用于正式调查。因此在正式调查前,很有必要将研究工具初稿打印若干份,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进行预调查。看看调查是否可行,题目是否恰当,研究工具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错误,填答是否完整,是否能满足调查的要求,问卷的编码、录入等过程是否有问题。还可以将设计好的研究工具初稿寄送给有关专家、研究人员及一些被调查者,请他们阅读和分析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研究工具进行评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

研究者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及一些反馈信息,可以对每个题目进行项目分析,发现其优劣,为筛选题目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在研究工具初稿经过修改后,就可以实施正式的调查了。在实施调查的过程中涉及研究工具的发放和收集等重要环节。其中研究工具的发放可采用邮寄、有组织地发放或当场填写等形式。关于研究工具发放的方式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灵活选择。在问卷调查中,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办法,如可采用赠送调查纪念品;邮寄问卷时附回件邮资或跟踪发送信函;强调主办单位,可以使被调查者相信研究的合法性和价值;提供诱因,可以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整理材料指及时地将搜集来的资料加以提炼、归类、系统化。在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挑出不合乎要求的问卷,包括事实资料与态度资料填写不全、理解错误等问卷。②按所选统计方法的要求登录分数或次数。③对于无结构型问卷,则按被调查者的内容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去。④对于属于“事实”性的问卷,一般按照题目登记次数(是、否或其他类别)。⑤对于尺度式则登记分数,对于态度量表可登记总分。

分析材料是指对材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对于调查结果的解释,主要是看这些结果是否验证了某些假设,如果没有,可能还要提出一些新的假设或新的研究课题。不能简单地依据调查的结论而做出研究结论,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

7.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的材料整理完以后,应当对调查事实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结论要准确、突出概括性;建议要从实际出发,中肯可行,并写成文字报告。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的格式与实验研究报告的格式基本一致,重点在于说明调查的目的、理论基础、调查的设计、调查结论等。调查研究报告的格式请参照前面章节撰写的相关部分。

调查报告写好后,可通过各种形式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如提供给上级领导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提供给科学研究机构,作为预测未来、形成理论的情报资料;提供给下级部门,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提供给某些职能部门,作为解决问题的措施;提供给资料情报部门,作为参考材料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