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课题表述中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课题的表述要完整,同时最好能够包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对象与方法。一般来说,在小学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是形成科研课题的基础。但是问题不等于课题,只有当我们确定问题的研究方向、范围,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时,问题才能成为研究课题。例如:《某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这一题目中,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研究对象是某市的小学教师,研究方法是调查法,这样的表述非常具体明确。
第二,研究题目的表述用词要严谨,要注意体现科学性的特点,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像“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是否是相同的概念?需要仔细考虑,不能随意使用。如某项研究只是想对某小学部分学生作一次有关兴趣爱好方面的调查,研究者在研究课题中却表述为“当代小学生兴趣爱好调查”,这显然是夸大了研究对象的总体。这个课题较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这种用“大帽子”去扣“小脑袋”的课题表述法,值得我们注意。
第三,课题表述区别于论文题目的表述。课题是问题,要体现问题性,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因为已经取得了研究结论,所以论文题目可以用肯定的语句表述。课题如果用肯定的语句表述,说明研究者对教育科研的实质、对科研课题的涵义还不理解。科研课题可以用陈述句或疑问句表述,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基础”就不能作为科研课题,应改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或“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其语文成绩的研究”。
第四,科研课题应是有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科研课题不能太大、太笼统,否则研究就无法下手。尤其对小学教师来说,选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要小题大做,不能大题小做。课题越大,研究越空,比如“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就无法下手。如果把课题确定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就比较确切。有些大课题在实际操作时应该通过界定研究范围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子课题可以分解为一些更小的子课题。课题具体了,研究范围缩小了,研究就容易操作。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就应该充分界定研究范围。
第五,科研课题的表述要完整。科研课题的表述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即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有的课题,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表述中没写研究方法也可以,但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必须表述清楚。如“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表述就不完整,缺少研究对象。
第六,科研课题表述时要用语严谨。科研课题在表述时要用语严谨,要用学术性的语句,不应用“大白话”,不应用比喻句。如“浅谈教职工队伍建设”“浅谈”不是研究。再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反复抓,抓反复”“托起明天的太阳”“扬起自信的风帆”等,看起来很生动,但很不严谨,也没有确切的涵义。一些同学在选题过程中,喜欢用口语化的词语,如一组同学选的题目是“对小学生报班扬长避短的探究”。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