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标题是文章的总题目,通过它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标题可以在文章写作之前拟出,也可以在文章写成之后确定,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是颇需斟酌的。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要简明具体,准确反映研究范围、内容和实质,要符合新颖、宜小、准确、简短、醒目、规范的要求。
1.新颖
新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即要有动向水平。如具有开创性的题目,就很新颖。二是指在原有的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如:《不成功的公开课也是教学资源》,主要是针对一些教师听了出现一些失误的公开课只觉得其教得还不如自己好,根本没有学到什么,认为白白浪费了半天时间的现象,提出:不妨反思“闪光点”,学会“借鉴吸收”;不妨反思“失误之处”,学会“引以为戒”;不妨反思“平常之举”,学会“超越突破”。这个题目就直接提出论点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思想、认识,让人看后受益匪浅。真理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研究也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的,教育科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教育研究就难以发展。因此,题目必须新颖。
2.宜小
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过大,即切口要小。题目过大,容易写得空泛,初写论文时更是如此。如《浅谈小学生的语文教学》《3~6岁儿童的教养问题》《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课题,范围显然太大。而《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引领——教师不可丢弃的权杖》、《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初探》这样的选题,贴近教师,与具体教学实践关系密切,操作性比较强。如《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初探》,这样的题目比较小一些,容易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有必要说明,我们并不一概反对选大题目,只是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3.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代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这是指论文题目和内容要名实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如在《班主任工作的不等式》这一研究课题中,通过题目可以看到,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班主任,研究的内容是工作中的几个不等式,具体包括:“严格要求≠体罚学生”“严肃认真≠死板教条”“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撒手不管”“发挥优点≠回避缺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称兄道弟”这些内容。这样论文内容题目就比较相符。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代清楚。课题名称要和研究内容一致,用一个适当的切入口,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比如《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素材的开发和应用的实践研究》,关键字是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有了;情景素材的开发和应用——教学问题很多,选择情境素材的开发和应用作为突破口。
一篇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的,如《讲授法、讨论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也可以是不明确点出题意的,如《影响初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几个因素》,哪几个因素不具体指明;还可以是问题式的,如《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论用哪种形式,题目都应该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反映所要论述的内容。
4.简短
题目要简短明白,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如果题目过长,或过于拗口,就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心理,减弱兴趣。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这个题目就显得太长了些,可以改成《中学数学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省去十个字,题目更简短明确,也没有违背原来的题意,阅读者看了,同样能理解论文所要研究、阐述的问题。那么,怎样选题呢?《教师应树立六种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意识、人格魅力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也显得过于啰唆。简短,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以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标题用了37个字,接近一个语段的长度,作为标题是不合适的。其中“以新课程改革……指导”大可不用,因为“主体”“探究”“渗透”本来就是新课程理念中的关键词。
5.醒目
题目要鲜明,能一目了然,引起读者的注目。如《怀疑,学生不可缺失的精神》《让新课导入收到较好的效果》,能够让人一看题目,就很清楚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提高小学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作为一项小课题,这个选点应该说是有新意的。他抓住了大家每天都在做但是却往往忽视甚至不屑于研究的问题。而作文批改恰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最为实际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比起“自主”“素质”“能力”“创新”等被滥用的流行辞藻,更加实实在在,而恰是因为太“实在”了,反而给人以一睹为快的感觉,我们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批改作文的。所谓新旧是个相对的概念:新的用多了就变成旧的,旧的、但却科学实用的,被人们忽略了很久的,拿出来又变成了新的。
6.规范
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如《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我们知道作者是要通过作业设计的改进,通过作业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基础抓起,加强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学习质量》这个标题就有明显的口号嫌疑,而且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对某地教改成果的报道。从语言上来看,基础一词过于空泛:哪方面的基础?语法还是词汇?书写还是句型训练?写作能力和学习质量有何关系?何为学习质量——考试分数还是写封求职信的能力?我们无从得知作者准备做什么样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