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永远保卫我自己的世界(1 / 1)

治疗者:孙菲菲

督 导:张日昇

小宇有一个约束他自由且经常打他的母亲,他焦虑、害怕、睡不好觉,也不会跟同学们相处,他希望交朋友,又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他彷徨,不知如何是好,在这样的时候,他走进箱庭室,寻求帮助。于是,我们得以有一个机会,从他的箱庭治疗过程里看到了一个尽管艰难但依然努力地生存、适应的过程,见证了一个怀抱着自己的渴望,坚定而执着地寻求自我的发展及与他人的关系的故事。

一、个案介绍

小宇(化名),12岁,初一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是工人,高中文化,母亲无业在家,初中文化。

注意到小宇并请他参加箱庭治疗,源于一次在某中学实施的儿童虐待问卷。结果发现,他在7个身体虐待项目(如“用皮带、 鞋子、棍子或其他硬物打我的屁股”)中全部选择了“5(总是)”,在8个心理虐待项目(如“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之类的话”)中有7个选择了“5(总是)”,1个选择了“4(经常)”,属于受身体与心理虐待较严重的儿童。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咨询师就决定约他谈一谈。

第一次见到小宇时,咨询师觉得他很懂礼貌,从他急于诉说与寻求帮助的表达来看,也能感觉出他比较焦虑。从小宇那里了解到,在家里母亲会打骂他,他最早的记忆是3岁时被妈妈打得流鼻血的情景,所以可能在那之前母亲就已经开始打骂他了。母亲最常用手、脚、鞋子、木棍打小宇的屁股、腿、胳膊等。受虐最频繁的时候是在小宇上三四年级时,那时大约3天一次,往往持续较长时间,最长的一次断断续续近5小时,直到爸爸下午下班回来阻止了妈妈。小宇说,他现在觉得很不快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支持,在学校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不跟他游戏,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也不喜欢他,所以他常常一个人待着,周末就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

接下来,咨询师与其班主任进行了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宇的情况。班主任说,小宇的学习成绩很差,是班里的倒数第5名,他还常常不能按时交作业,在班里受到同伴拒绝,其他同学不与其一起游戏和活动,还经常有同学去告他的状。班主任说他做事冲动,不会处理与同学的冲突,容易采用极端的方法。后来,我们通过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跟小宇的母亲取得了联系。母亲说,小宇上初中后情绪极不稳定,极易激动或烦躁,很难沟通,常常一开口就是吵架。

结合这些访谈及咨询师的观察,初步评估小宇可能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其自我意识可能也会较差,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根据这一评估,使用量表对小宇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其抑郁量表得分为49分,焦虑量表得分为54分,表明其抑郁、焦虑情绪频率较高;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为31分,表明其自我意识较差。

咨询师带小宇到学校的箱庭室,让他去看箱庭及各种玩具,他特别喜欢,尤其里面很多玩具都是他熟悉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更让他爱不释手。他说,因为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看动画片,所以他特别喜欢这些玩具。另外,动画片里很多故事都很美好,他常常会让自己沉浸在里面,成为其中的一员,更多地生活在自己所幻想的那个世界。因此,当咨询师问他愿不愿意来做箱庭治疗时,他非常高兴地说“愿意”。从此之后,与咨询师一起,小宇开始在自己的箱庭世界中遨游,直到他做好准备,去独自守护自己的世界。

二、治疗过程

从某年11月21日到次年4月24日,历时5个月(寒假暂停治疗),共进行了25次箱庭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小宇共制作了25个箱庭作品。咨询师根据其箱庭作品呈现的主题及其发展变化,参考以往研究者对来访者作品阶段的划分,把小宇的箱庭治疗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自我调适阶段、对抗斗争阶段和解决成长阶段。

(一)问题呈现阶段(第1~7次)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1次

箱庭主题:鼓励与帮助(图7-1)。

箱庭场面:一只大龟的前面有两只小龟。在它们前进的方向上,有两条用手画的线,线两边各有一条鳄鱼。

箱庭故事:大龟用它有力的前脚推着两只小龟前进。在大龟的鼓励与帮助下,小龟最终会克服前方的困难(鳄鱼),继续前进。

图7-1 鼓励与帮助

(2)第2次

箱庭主题:渴望友谊(图7-2)。

箱庭场面:沙箱中间是躺着的皮卡丘,其周围是五个神奇宝贝的玩具模型。

箱庭故事:皮卡丘是小宇自己。周围是他的同学,小宇很想跟他们成为朋友。其中,蝴蝶代表同学J,小宇非常想跟他交朋友,但是他不跟小宇沟通。其他人因为害怕J,也就不敢跟小宇交朋友。小宇觉得J大胆、直率,有很多优点,他不跟自己交流,一定是自己有缺点。渴望能与J成为朋友,以改正这些缺点。

图7-2 渴望友谊

图7-3 渴望宽恕

图7-4 真相大白

图7-5 快乐学习

(3)第3次

箱庭主题:渴望宽恕(图7-3)。

箱庭场面:上方是一只庞大的三角龙,其对面是一只小恐龙。

箱庭故事:三角龙是班主任,对面是小宇,小宇在向班主任承认错误(因为办上网卡没告诉班主任,后来被班主任知道了,小宇觉得非常害怕),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原谅和宽恕。

(4)第4次

箱庭主题:真相大白(图7-4)。

箱庭场面:一个人拿剑指着练归太气功的孙悟空。孙悟空的右边有一个女孩,左边是哆啦A梦,它头朝拿剑人。再前面是一个面朝他们的女孩。

箱庭故事:孙悟空是小宇,在积攒力量,右边的女孩是他的同伙,前边的女孩是表面的敌人,但是真正的敌人是后面的J,他有阴谋,在害小宇,小宇这次班委竞选失败就是J造成的,而这只是阴谋的开始,以后他一定还会对付小宇。但是,小宇不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现在迫切地希望真相大白。哆啦A梦有魔法,也有测谎仪,能分辨出别人的阴谋,从而帮助小宇。

(5)第5次

箱庭主题:快乐学习(图7-5)。

箱庭场面:一个大和尚,下面九个小和尚排成三排。他们上面的沙箱上有手写的“HAPPY”一词。

箱庭故事:大和尚是老师,小和尚是学生,这是小宇快乐学习的场面。他觉得现在开始比较高兴了,但是还希望能够更快乐。

(6)第6次

箱庭主题:永远快乐(图7-6)。

箱庭场面:五个卡通人物围成一圈,右上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女孩。

箱庭故事:五个人中的蓝耳朵兔是小宇,非常快乐,其他人是他的朋友,也很快乐。小宇觉得这种快乐不可能持久,但是又希望能够永远快乐下去。那个女孩手里的棒有魔法,可以让时间停住,让他永远快乐下去。

(7)第7次

箱庭主题:渴望快乐(图7-7)。

箱庭场面:沙箱的中部是爬在香炉上的孙悟空,两边分别是两个动漫人物及两棵树。下边一个穿披风的女人面朝孙悟空,她的前面有一个路障,路障前面是六个摆着作战姿势的卡通人物,挡在穿披风的人和孙悟空之间。

箱庭故事:孙悟空是小宇,周围的两个人是朋友,他们正在公园里玩,很快乐。穿披风的人是妈妈,她要来阻止小宇,中间那些人能挡住妈妈,这样自己就能快乐了。

2.阶段小结

在这一个阶段里的7次箱庭作品中,小宇有5次在表达内心的渴望与需求,其中对父母的鼓励与支持1次(第1次),对同学的友谊及被老师接纳的渴望2次(第2、3次),对快乐的渴望2次(第6、7次)。

Bradway等人曾说,如果人们能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这些需求就不会被表现在沙箱中。张日昇认为,越是强调什么,越是说明这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也就是说,来访者在箱庭中表达的这些需求,正是其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或者未能满足的。

(二)自我调适阶段(第8~15次)

图7-6 永远快乐

图7-7 渴望快乐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8次

箱庭主题:竞争(图7-8)。

箱庭场面:沙箱左下是骑摩托车的孙悟空,摩托车后是一条线,线的两端是两段栅栏,前面和后面分别放了三个和五个卡通人物。

图7-8 竞争

图7-9 老师的肯定

图7-10 心境

图7-11 感恩

箱庭故事:孙悟空是小宇,后面的人是班里能力比小宇强的同学,但小宇最后还是会超过他们。前面是小宇的朋友,他们很佩服小宇,在向小宇致敬。

(2)第9次

箱庭主题:老师的肯定(图7-9)。

箱庭场面:孙悟空面对大木博士,周围是五个卡通人物。

箱庭故事:孙悟空是小宇,大木博士是班主任,周围是同学。小宇正在跟老师解释中午的事情不是自己的错(中午班里同学在校园里踢纸球踢到人,因为做纸球的材料是小宇的,班主任误以为是他发起的,打电话让小宇的妈妈带他回家,停课反省),希望老师能相信他。

(3)第10次

箱庭主题:心境(图7-10)。

箱庭场面:沙箱中间是一片湖,里面有水草、鱼、乌贼、海星等水生物和一只船。湖畔由石头、贝壳、玻璃珠、珊瑚等围了一圈,有一老者在湖边钓鱼。沙箱左边是三个亭子,右下是一座房子,右上是一座塔。

箱庭故事:这是小宇现在心境的表达。整体表现了一种快乐的场景。那只船是小宇,正从一个单调、不美丽的地方驶向多彩、丰富的地方。前面虽然有危险(乌贼),不过也有帮助小宇的鱼。

(4)第11次

箱庭主题:感恩(图7-11)。

箱庭场面:奥特曼的对面是孙悟空,孙悟空的后面是一张笑脸。左边是抱着双臂的贝吉塔,对面是大木博士。

箱庭故事:孙悟空是小宇,奥特曼是班长,自己在感谢班长。大木博士是年级主任,其对面的男孩是欺负小宇的W同学。年级主任在批评教育W(之前W要打小宇,班长帮小宇挡住,小宇得以跑出教室,引来年级主任,批评了W,平息了此事)。这个作品表达了小宇对班长的感激之情。

(5)第12次

箱庭主题:选择(图7-12)。

箱庭场面:沙箱下边放了一个跪着的男生,后面站着奥特曼。男生的前边有三条路,左右两边的路很平坦,中间的路凹凸不平,放有三块大石头。路的尽头是三座房子。左边的房子后是一个骷髅;中间的房子后有水,水里是三只海豚,房子左边有一座桥通往左边的塔;右边的房子后面是交叉着放的枪和戬。左边与中间的路之间有路障。

箱庭故事:单膝跪着的人是小宇,在思考应选择三条路中的哪一条。后面是能帮助他做决定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眼光比较浅,也不长远。左右两条路比较平坦,目标(房子)也漂亮诱人,但是背后都有危险(骷髅和枪),这两条都是错误的路;中间的路坎坷,房子也普通,但是后面很快乐(海豚),而且通过桥可以到达快乐塔。不能选错路,不然就完了。现在他正面临这样的选择。

(6)第13次

箱庭主题:恐吓后的恐吓(图7-13)。

箱庭场面:一个张牙舞爪的骷髅,旁边是两个骷髅头,前面是穿披风的人,其对面是一个战士。骷髅的右边是一个对其伸出拇指的男孩,男孩旁边放了一个笑脸。

箱庭故事:穿披风的人是妈妈,战士是爸爸,男孩是小宇自己。爸爸老给妈妈打小报告,说小宇的坏话,然后妈妈就会打小宇。后面的骷髅是能吓住爸爸的人,让他不敢再打小报告。骷髅背对着妈妈,妈妈看不到它,这样就不会穿帮了。小宇在竖起大拇指夸赞骷髅。即使妈妈看见骷髅也不会害怕,她比骷髅更可怕。

(7)第14次

箱庭主题:再一次的友谊(图7-14)。

图7-12 选择

图7-13 恐吓后的恐吓

箱庭场面:沙箱中部是三个动漫人物,中间放了一张笑脸。外围是用手画的一个圆。圆周上放了一些石头、玻璃珠,并挖出四条蓝色地带,放上三只海豚。圆圈外是四个动漫人物、一个骷髅和两只恐龙。

箱庭故事:圆内的蓝耳朵兔是小宇,对面是同学M。两个人以前关系挺好,但是因为有人陷害小宇,现在M在误会他。第三个人能够帮助小宇澄清误会,让两个人重归于好。圆圈外都是陷害小宇,挑拨他跟朋友关系的人,要想友谊持续下去,就要挡住外面那些人。圆圈是界限,石头表示阻挡,海豚则是友谊的象征。

(8)第15次

箱庭主题:假期生活(图7-15)。

箱庭场面:一条横线、两条竖线把沙箱分成六个部分。从左上到右下,每一部分的右下角都分别摆了1~6颗玻璃珠。左上是围在一起的动漫人物,中上是写字或看书的人物模型,右上部分放了各种球和摆着不同运动姿势的人物模型,左下是对弈的老者、弹琴的和尚,中下部分放了两个抬水的和尚,右下则放了笑脸,还有听歌和玩游戏机的小和尚。

箱庭故事:这是小宇用漫画形式对自己的寒假所做的安排。第一幅是假期前几天跟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第二幅是好好学习;第三幅是春节那几天好好运动一下;第四幅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弹吉他、练五子棋;第五幅是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六幅是假期快结束时,自己再听听歌、玩玩游戏,迎接新学期。

2.阶段小结

小宇开始表达其当前的心境(第10次)、对人生的思考和计划(第12、15次),这些都可以看出小宇开始变得较快乐,有控制感,但是也穿插着渴望与无力感的表达(第9次)以及对被老师肯定的渴望。在第13次和第14次中,小宇认为外界的力量是强大的,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可能安全,所以更需要友谊等。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小宇的内心似乎是起起伏伏、不稳定的。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这一阶段的不同治疗单元,还体现在同一箱庭作品中。例如,在第12次箱庭作品中,他开始思考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同时又认为自己是弱小的,需要他人(奥特曼)的帮助,而前方的路往往会有各种凶险(骷髅、刀枪)。又如,在第13次作品中,用连骷髅都不害怕的母亲,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恐惧,但同时,制造出骷髅来帮助自己的场景则体现出小宇开始努力尝试面对母亲。

图7-14 再一次的友谊

图7-15 假期生活

可以看到,虽然此时小宇自我的力量得到了成长,他仍然会感受到不安全与恐惧,但是他开始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尝试控制自己的生活,如为自己的生活做计划,开始想办法去面对母亲对自己的打骂,挽回自己曾经失去的友谊。

(三)对抗斗争阶段(第16~22次)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16次

箱庭主题:永久快乐(图7-16)。

箱庭场面:沙箱上半部分放了一些动漫人物,地上有很多玻璃珠,人物前放了三张笑脸。一个矩形把这些玩具围了起来。矩形底的中间放了一个陀螺。沙箱下部矩形以外的区域,是战士和各种军用器械。

箱庭故事:矩形内的场景代表快乐,每个人都在笑,都在干自己的事,表现出与别人不同,展现出最好的一面。他们都是朋友。星星(陀螺)是要锁定快乐,如果有人想来破坏快乐,就会遭到抵抗,下面的武器、战士等会保护快乐,抵御外敌。

(2)第17次

箱庭主题:最后的战役(图7-17)。

箱庭场面:沙箱的中间是一个女孩,其后是一个栅栏,前面一个圆台上放了一把扇子。女孩被周围很多动漫人物、战士、武器、鲨鱼、鳄鱼、恐龙等围了起来。

箱庭故事:女孩是同学M,她老招惹小宇。周围是要攻击她的小宇和战友,她身后练归太气功的孙悟空就是小宇。M很邪恶,也很厉害,比其他人的力量都强大,扇子是她的武器,能把人等扇到很远的地方。小宇要在背后给她最后的一击,彻底打倒她,让她别来烦自己。小宇召集了很多人,把她前后围住,让她逃不出去,要对M发起全方位进攻,一点空隙也不给她留。

(3)第18次

箱庭主题:为友谊战斗(图7-18)。

箱庭场面:一条竖线从中间把沙箱分为左右两个区域。沙箱中间是交叉的枪和戬,上面放了一把锁。下面是一间战地医院,用路障与其他部分隔开。沙箱右边是一个女孩,其对面单膝跪着一个男孩,还有两个油桶,在外面用栅栏围起来,其他部分放了战士、军用车及飞机等,还有呈作战姿态的动漫人物、恐龙和一面旗帜。沙箱左边是炮车,上面坐着猪八戒,前面是两个骷髅,其他部分放了呈作战姿态的动漫人物、军用飞机、恐龙、蛇、战士和一面旗帜。

图7-16 永久快乐

图7-17 最后的战役

图7-18 为友谊战斗

箱庭故事:这是一场战斗,里面有三个主人公。右边的男孩是小宇,女孩是M,左边的猪八戒是F(班里某男生,是上次与小宇联合起来攻击M的朋友)。这几天里,他发现F背叛了自己,投靠了M,因此觉得F不是好人,想要帮助M认清楚他,与其合作,并成为朋友,这就是战斗的意义。其实两边的实力一样。用锁锁定胜局,他觉得自己能赢,如果M愿意与自己合作的话,己方的力量就会很强。右边穿披风的人是妈妈,负责与F打仗,自己只负责说服M,让M明白F是怎样的人,从困境中走出来。有妈妈的帮忙,肯定能行。

(4)第19次

箱庭主题:友谊守卫战(图7-19)。

箱庭场面:左上是一家医院,其他部分由恐龙、老虎、蛇等动物以及动漫人物、军车、建筑用车等组成。每一个都有与之相对的玩具。中部有一男孩与女孩相对,中间放了一条手链。沙箱左部撒了些玻璃珠,种了几棵树。

箱庭故事:撒玻璃珠的地方是友谊的圣地,如果有坏人来侵犯这片神圣的土地,就要为友谊打一次守卫战。这是小宇跟朋友投入这场战斗的场面。中间的男孩和女孩分别是小宇与敌人。面朝右的是小宇的朋友,面朝左的是敌人。小宇是这场战斗的主角,朋友只是帮忙的。他觉得双方力量是均等的,只有靠信念作战。医院是专为己方准备的,敌人不需要同情。

(5)第20次

箱庭主题:自由守卫战(图7-20)。

箱庭场面:沙箱左边的栅栏内是孙悟空,右边栅栏内是穿披风的人。沙箱里放了战士、动漫人物、建筑用车、军车、恐龙等,中间放了两个骷髅,一枪一戬交叉放着,他在其周围画了一个圆圈。中上部是医院,前面放了路障。

图7-19 友谊守卫战

图7-20 自由守卫战

箱庭故事:孙悟空是小宇,穿披风的人是妈妈。左边是小宇的领地,右边是妈妈的领地;面朝右的是小宇的人,面朝左的是妈妈的人。妈妈老干涉小宇,相当于攻击,而小宇只是防守,不攻击。小宇和妈妈都用栅栏保护起来了,不会受伤。两方的实力相当,就看谁坚持到最后了。中间的符号是禁止攻击的意思。两方都可以用医院。

(6)第21次

箱庭主题:两个愿望(图7-21)。

箱庭场面:中间一条竖线。把沙箱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他用玻璃珠在两个区域里摆成1和2的形状,用栅栏、路障在左边围起一个区域,里面放了五个神奇宝贝和一个足球,后面是战士和穿披风的人。在右边的区域,前面用沙堆成的高台上放了一个篮球,周围画了一个圆,后面有三个男孩。中间的男孩站在一个台子上,脖子里挂了一条手链,左边的男孩地势稍低一些,右边的男孩最低,他们前面分别放上1~3个玻璃珠,然后在前面画了一条线。男孩后面放了一架风车。两边共放了六个人物模型。

箱庭故事:左边,栅栏内是小宇和朋友在玩,外面的人是爸爸和妈妈。这个场景表达了周末小宇要和同学出去玩,希望别人尤其是爸妈别来干涉的意愿。右边表现的是小宇的一个希望,希望有一天能拿到校篮球队冠军的称号。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是他的同学,周围的人是观众。风车代表喜庆和祝愿。

(7)第22次

箱庭主题:向考试宣战(图7-22)。

箱庭场面:沙箱中间放上恐龙、骷髅、机器人等,小宇在它们外面画了一个圆。圆外面是一些战士、动漫人物、军车、武器等,把中间围起来。

箱庭故事:圆外是小宇的人,圆内代表考试。考试对小宇来说是个难关,它决定小宇是得到奖励还是惩罚,所以小宇要向考试宣战,先包围,再战斗。左上的孙悟空是小宇,他在聚集力量,觉得“准备得还可以”,肯定能赢。

2.阶段小结

这一阶段以军事设置的出现开始(第16次),经历了数次战争,以小宇的胜利而结束。小宇从表达防御开始,然后开始主动宣战与攻击,通过与同伴、可能的侵犯者、母亲和考试的战争,最后取得了胜利,成功地从母亲的控制下解脱,获得了心理上的独立,并在竞争中击败了同学,赢得了冠军,最后也战胜了考试。

图7-21 两个愿望

图7-22 向考试宣战

从象征理论来看这一阶段,战争意味着冲突、对立,但是它也意味着发展、成长、变化和转变(张日昇,2006)。在这一过程中,小宇的冲突从准备开始,到两军对垒、两军混战,然后得以减缓,最后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小宇的力量增长了,变得自信、自立,更有控制感了。

可以看到,小宇最初跟母亲、同学的关系在这一阶段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这一解决并不是两方中的一方将另一方消灭,而是在心理上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获得应有的自由、尊重与独立。相比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会用象征的方式,将给过自己创伤的对方杀死的方式而言,这是一种符合小宇年龄发展的更高级的应对问题的形式。

(四)解决成长阶段(第23~25次)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23次

箱庭主题:通往胜利之路(图7-23)。

箱庭场面:沙箱中间是一个湖,湖里有水草等各种水生生物,左岸边有一只船。上下用栅栏隔开。上面和下面是一些恐龙。左边放了两条龙和一个呈拔剑姿势的人,其前面用手画了一条竖线,右边是恐龙和骷髅。左上角是四个战士,右上角有一座房子,房子后面是一架风车,前面用玻璃珠铺了路,放了路障。

箱庭故事:这是对小宇的挑战,小宇是左边呈拔剑姿势的人,正处于准备状态,只要迈过前面的线,考验就开始了。身边两条龙和左上角的战士是帮助小宇的人,小宇觉得自己努力的话应该没问题。通往房子的路有三条,每一条都有要面对的困难,但是小宇不害怕,觉得应该能战胜它们。

(2)第24次

箱庭主题:在帮助中成长(图7-24)。

图7-23 通往胜利之路

图7-24 在帮助中成长

箱庭场面:在中间放了三间房子,用栅栏、路障、旗帜把房子围起来。在里面放了一些动物、一个男孩和一棵树。栅栏外面放了五辆车和四个机器人。

箱庭故事:男孩是小宇,围起来的部分代表美好或胜利,车是建造美丽的建筑所必不可少的。旁边的机器人是帮忙建造这些事物的人。小宇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正在一点点建造出更美好的事物。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创造出这么美好的地方。小宇觉得自己离那里还有一点距离,但是不远了。

(3)第25次

箱庭主题:永远保卫我自己的世界(图7-25)。

箱庭场面:在沙箱里开始成对地摆放人、动物和军车等。左上角放了一家医院,外面放了一个人。沙箱中部是三间房子,房子左前是玻璃珠和贝壳,在玻璃珠上面放了锅、勺、叉等生活用品。他用栅栏和路障把房子围起来,在前面留了一个出口。院子里有树和花。

箱庭故事:在这个箱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在跟另外一个人战斗。在所有对立的双方里,都有一个是小宇,另一个敌人其实是困难。箱庭中间部分是小宇心里的一个美好的世界。小宇会一直努力克服困难,保持这个内心世界。

2.阶段小结

此阶段,小宇的3次作品普遍传达了胜利、成就及建设的信息。

从象征理论来看,来访者的箱庭作品开始呈现自性化心象。房子是其内心世界的象征,建筑主题表达了来访者人格的重新建构过程及状态。在第24次箱庭作品中,人与机器一起,合力建设中间的世界,这可能是卡尔夫所称的自性箱庭,即在沙箱中间制作的,能量集中于一点的高度精神实现的箱庭作品。最后一次箱庭是前一次的继续,建设内心世界之后,小宇开始表达对这一世界的珍惜及守护的心情。中间封闭区域敞开了,也暗示着小宇在学会守护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够将之开放了。

建设、成就的心象是这一阶段主要表达的内容,代表着来访者问题的解决及自我得到成长的状态,自性化箱庭的出现代表着来访者的内心得以整合。

三、治疗效果

图7-25 永远保卫我自己的世界

我们分别从箱庭治疗室外及箱庭治疗室中的变化来看箱庭治疗的效果。前者是指并非咨询师直接从箱庭治疗室中观察到的,确实在小宇身上发生的变化,后者是指小宇在箱庭治疗室内接受咨询的过程中达成的成长。

(一)箱庭治疗室外的变化

这一点,我们分别从量表前后测结果、家长访谈结果和老师访谈结果来看。

1.量表前后测结果

如前所述,在为小宇进行箱庭治疗前,其抑郁、焦虑情绪和自我意识量表的得分分别是49分、54分和31分,小宇是抑郁、焦虑情绪出现频率较高和自我意识水平较差的孩子。经过箱庭治疗,对小宇这三个方面再次进行测量,发现抑郁、焦虑情绪和自我意识量表的分数分别是25分、25分和66分。可以看到,小宇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频率大大降低了,其自我意识水平也较治疗前有了极大提高。

2.家长访谈结果

通过与家长的访谈,发现小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箱庭治疗开始前,小宇情绪极不稳定,常常极为烦躁;箱庭治疗后期至结束,其总体心情变得平静,极少发怒或烦躁。箱庭治疗开始前,小宇很难与母亲沟通、对话,常常争吵,跟母亲说“我恨你”;随着治疗的进行,小宇开始能够跟母亲心平气和地沟通了,开始跟母亲谈心,帮母亲做家务。

3.老师访谈结果

通过箱庭治疗中和箱庭治疗结束后与班主任的访谈,发现小宇在学校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在箱庭治疗开始前的期中考试中,小宇的成绩在班里倒数;在箱庭治疗后的期末考试中,小宇的成绩升至全班第18名。箱庭治疗开始前,小宇在班里受到同伴拒绝,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不跟他一起活动或游戏;箱庭治疗结束后,他与同学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班里大多数同学愿意跟他交往、活动或游戏了,小宇在班里和班外有了不少朋友。

(二)箱庭治疗室中的变化

小宇每次的箱庭制作都是他精心布局与设计的,他甚至会在咨询前就在想要做什么,并且在他的每次作品中及谈话中,他都会自动纳入自我及自己要探索的主题。同时,小宇使用的玩具数量与种类也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及发展历程。因此,本部分我们主要通过对箱庭作品主题与玩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小宇的变化与成长。

1.箱庭作品的主题及变化

纵览小宇的25次箱庭作品,可以发现,其主题主要表达了小宇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和小宇的自我状态四个方面的状况及变化。

(1)个案与父母的关系

在小宇的第1、7、13、18、20、21次箱庭作品中,都有表现小宇与其父母或其中一方的关系,并表达了箱庭治疗过程中这一关系的变化(表7-1)。

表7-1 小宇与父母的关系的箱庭作品主题

在第1次作品中,个案呈现了大龟用前脚推动小龟前进的场面及故事,表达了其对得到父母支持的渴望,也表现出此时小宇缺乏父母关爱的状态。在第7次作品中,小宇放了很多人去阻挡母亲接近自己,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变得快乐,这里个案又表达了想脱离母亲控制的愿望。这可能体现了个案对母亲的矛盾情感,既想得到母亲的关爱,又想远离母亲。在第13次作品里,骷髅通过吓住爸爸而令小宇免于被母亲打骂,体现了个案平时主要是由母亲管教的事实。个案认为母亲不会害怕骷髅,她比骷髅更恐怖,第一次正面表达了小宇心中对母亲深深的恐惧,也体现了小宇希望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免于被母亲打骂的愿望。在第18次作品中,母亲帮助小宇与对手战斗,母亲第一次与小宇站在同一阵线上,可能是现实中小宇与母亲关系转变的表现。第20次作品中有小宇与母亲战斗的场面,小宇开始与母亲明显对立、对抗,小宇还肯定地说自己能赢,这一结局表现在第21次箱庭作品中,父母不再能够干涉他。一方面,可能说明小宇的自我变得强大了;另一方面,可能是现实中小宇与母亲的对立关系得以缓和,小宇对母亲的信任感增加的体现。

(2)个案与同学的关系

在小宇的第2、4、8、11、14、17、18、19和21次箱庭作品中,都有涉及个案与同学关系的主题(表7-2)。

表7-2 小宇与同学的关系的箱庭作品主题

在第2次作品中,小宇表达了渴望与同学交友却受到拒绝的现状。在第4次作品中,背后有人用剑指着自己的场景及故事表明小宇认为同学对自己有敌意,故意陷害自己。在第8次作品中,第一次表现了小宇与同学的竞争关系。在第11次作品中,小宇描述了他与两个同学的关系,一个欺负他,另一个帮助他。第一次有了帮助自己的同学,可能表明其同伴关系在现实中的改变。在第14次作品中,小宇认为自己与M关系破裂是因为他人的破坏,可能是他仍然容易把别人看作有敌意的表现,放了帮助他澄清误会的第三人,似乎小宇仍然认为只有外力才能使事情发生变化。在第17次作品中,小宇联合了很多人与M对抗、斗争。一方面,可能表现了他有了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他开始自己来面对问题。但是也可以看出,小宇还不能相信自己单个人的力量。第18次和第19次作品继续表达了这一主题。第21次箱庭作品似乎是这一战斗的解决,最后小宇以升华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以竞争的方式战胜了同学。

(3)个案与老师的关系

第1、3、9、11次作品表现了小宇与老师的关系(表7-3)。在第1次作品中,对获得长辈的鼓励与帮助的渴望也透露出其当时缺乏老师关爱的状态。第3次作品传递出小宇的高度焦虑,可能是其内心不相信老师会原谅自己的表现。在第9次作品中,小宇跟老师解释并希望老师肯定自己,这个作品中不再有强烈的焦虑,小宇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似乎增强了。第11次作品中的老师帮助了处于危险情境中的小宇,可能是现实中小宇与老师关系改善的表达。

表7-3 小宇与老师的关系的箱庭作品主题

(4)个案的自我状态

第5、6、7、10、12、15、16、23、24、25次箱庭作品都是个案自我状态的表达与体现,直接反映了个案在箱庭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其改变(表7-4)。

表7-4 小宇自我状态的箱庭作品主题

续表

在第5次作品中,个案第一次表达了快乐的心情。在第6次作品中,小宇放了一个手持魔棒能将快乐时光定住的女孩,因为此时小宇还不敢相信快乐能够持久。第7次作品的主题直接表达了个案对快乐的渴望。在第10次作品中,个案用全新的画面表达了其当下快乐的心境。在第12次作品中,小宇开始思考并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可能是个案快乐的需求得到满足,朝向更高级的需求迈进的表现。第15次作品是个案对寒假的安排,可能表现了小宇经过思考与选择后开始学习计划、控制自己的生活。在第16次作品中,小宇用箱庭表达了快乐的心情,也用战士与军械第一次表达出自己要保护这一状态的决心。而在第23次作品里,小宇认为前方虽然有很多阻碍,但是通过努力他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这一系列作品体现了小宇的自我变得强大,自信得到增强的过程。在第24次作品中,小宇在朋友的帮助下正在建设美好的世界。在第25次作品中,小宇开始独立保护自己这一美好的世界,这可能是小宇有了足够自信,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表现。

2.玩具的使用情况及变化

在治疗开始时,小宇使用玩具的数量较少、种类单一,随着治疗的深入,使用玩具的数量及种类都有大幅度增加并稳定于一定水平(图7-26)。使用玩具的数量及种类是来访者内心丰富性和开阔性的重要指标。Sjolund等人(1994)认为,如果5岁以上的儿童使用玩具少于35个,就可称为空洞的世界。

在问题呈现阶段,小宇的7次箱庭作品中玩具最多的一次只使用了13个玩具。只有第7次箱庭作品使用了3类玩具,其他都只使用了1类,属于典型的贫乏世界模式。这些表现了小宇的内心世界是极贫乏、单调的。

在自我调适阶段,玩具的数量及种类开始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过程有所反复。在这一阶段的8次箱庭作品中,玩具使用的数量及种类总体有增多的趋势,但是明显有反复的“少—多模式”。本阶段来访者内心的丰富性在增加,但玩具使用的反复模式也表明了其内心尚不稳定。

图7-26 玩具的使用情况

在对抗斗争阶段,玩具数量及种类的使用仍呈增加趋势,开始变得较为稳定。这一阶段小宇的玩具使用数量都在30个以上,平均每次58个,第19次达到最高点(86个)后又开始减少。同时,玩具使用种类大大增多,平均5.3种。可见,通过箱庭治疗,来访者的世界不再贫乏而空洞,其内心逐渐变得丰富。

在解决成长阶段,玩具的使用忽增忽减,但是并没有过少或过多的情况,使用的玩具种类较多且相对稳定,基本上维持了上一阶段的水平,反映了小宇已经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