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者:孙菲菲
督 导:张日昇
小玥是一名13岁的女孩,关于她的信息有些矛盾。在老师眼里,她在班上很乖,却常打扮异类,结交社会上的各种“朋友”;家长反映,她在外很“疯”,上了初中后晚上常常较晚回家,甚至会在同学家住。
小玥的箱庭治疗过程比较特别,自始至终根本没有谈到她的任何让成人头疼的问题,但最终这些问题一个一个不再发生,让治疗者清晰地见证了制作本身就可以发挥治疗作用的箱庭治疗过程。
一、个案介绍
小玥(化名),女,13岁,初一学生。父亲、母亲均为工人,初中文化程度。
小玥的儿童虐待问卷,在8个心理虐待项目中,有4个选择了“5(总是)”,4个选择了“4(经常)”;在6个忽视项目中,有4个选择了“5(总是)”;在7个身体虐待项目中,亦有3个在“4(经常)”以上。可见,小玥属于受心理虐待、忽视与身体虐待的儿童。小玥的妈妈经常指责和打骂她,常常骂脏话或说“生你有什么用”之类的话,经常是一开口就从小时候数落到现在。小玥从五六岁开始被妈妈打,最频繁时两三天一次,妈妈最常用手或棍打她的后背和头。
班主任说,小玥成绩差,在班里是倒数,但能够交作业,穿着打扮另类,且不听劝,还参加校外“问题”男女生小团伙,但是小玥在班内表现文静、内向,不犯错误。家长说,小玥在外**异性朋友,与他们一起“混”,放学后常常不按时回家,也不给家里打电话告知,晚上很晚才回,还会向父母撒谎骗钱,然后去娱乐场所消费,与妈妈关系不好,常常吵架。小玥说自己在学校里跟在校外表现不一样,在学校里特老实,但在外面,朋友都说自己特疯,想赶紧毕业挣钱,离开家,离开妈妈,但一直没谈及自己的打扮、参加校外小团体以及不回家等上述班主任和家长提到的事情。
结合以上信息及与小玥的接触,治疗者初步评估小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行为上,而非情绪等内隐行为问题,小玥的自我中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表现为她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
二、治疗过程
小玥的箱庭治疗历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大部分作品与她的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自我像也很少出现。根据小玥箱庭作品呈现的主题、象征意义等,把小玥的15次箱庭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自我调适阶段和解决成长阶段。
(一)问题呈现阶段(第1~7次)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1次
箱庭主题:快乐的家园(图7-27)。
箱庭场面:沙箱的左上方是一座房子,两边用栅栏隔开,栅栏内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两棵树和一只狗。右边有很多果实,并用树围了起来,再右边是一处草地。沙箱左下方是草地和一些食草动物,右下方是一个亭子,旁边有一个弹琴的大和尚和两个小和尚。沙箱中间是一个月牙状的湖,里面放了两只鸭子、一个海星,湖边有两只仙鹤,湖上和湖的右边分别有一座桥。
图7-27 快乐的家园
箱庭故事:左上方是两个小孩的家,他们两个正在家里跟狗玩,爸爸妈妈不在家。家旁边有很多果实,左下方的动物看到果实了想过来吃。家前面是一个湖,右下方是一座寺院,大和尚在弹琴,小和尚在听。整个场面很安静。
(2)第2次
箱庭主题:美丽的海滩(图7-28)。
箱庭场面:左边是一片水,里面有一只船、几条鱼,下面是三棵树。右岸边有爬上岸的乌龟、贝壳和石头,再右边还放了一圈人,人后面是一排桌椅,右上方有一间房子、两棵树。
箱庭故事:左边是一片海,房子是来度假的人的住所,桌椅是供人休息的地方。有很多人在海滩上玩,小玥自己不在这里。
(3)第3次
箱庭主题:动物园里的一天(图7-29)。
箱庭场面:沙箱右上部分有一些用栅栏围起来的动物,外面放了三毛和猪八戒的人物模型,右下是放了很多果实的草坪。左上方有一个亭子,左偏下的部分有一片水,岸边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沙箱其他部分有很多动物、玻璃珠和树。
箱庭故事:这是一个动物园,有一个池塘,里面有鸭子和鱼,下面是一片草坪,上面有很多水果。右上方栅栏内是食肉动物,外面是食草动物。池塘边的老爷爷和女孩在看池塘里的动物,三毛在看栅栏里的动物。左上的亭子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一个小和尚在往亭子里走,要去休息。女孩是小玥,放学了来轻松一下。
(4)第4次
箱庭主题:山(图7-30)。
图7-28 美丽的海滩
图7-29 动物园里的一天
图7-30 山
箱庭场面:左上是草坪、果实和花。左下到右上方是一条河,其右上方有一朵荷花,河上有一座桥,水里有两只朝左下游的鸳鸯,岸边有石头跟动物。右下是一间房子,两边有栅栏及塔,右上有两个抬水的和尚,右下放了三个小和尚。玻璃珠铺成了从亭子到房子再到桥边的路。 箱庭故事:这是一座山上的景象。右下方是一座庙,河的左上方是树林、草地和果实。河水从右上往左下流,右上源头的地方有一朵莲花,河里有两只鸭子,河边有一些动物,和尚们在庙里生活。 (5)第5次 箱庭主题:陶然亭公园(图7-31)。 箱庭场面:左下是一座山,周围有草和花,左上方有很多果实。沙箱中部挖成一个湖,湖里放了一个亭子,岸边有一个钓鱼的老人和一个女孩。右边从上往下有两间房子和一个亭子,右上房子到果实的地方用玻璃珠铺了一条路,其他地方用草和玻璃珠做点缀。 箱庭故事:陶然亭公园是小玥小时候经常去玩的地方。左下方是一座山,其实对面也应该是山,但是现在不是了,上边的房子是公园里卖东西的地方,右边透明的房子是儿童游乐场。湖里有很多鸭子,湖中心的亭子是鸭子住的地方,人可以坐船到湖心亭。 (6)第6次 箱庭主题:车展(图7-32)。 箱庭场面:左边和下边是两排车辆,车辆前边有两排草,上方是一些军用车和器械,右边放了两个栅栏和两个人,右下方是一间房子。沙箱中间放了三辆车,用手画了曲线,玻璃珠点缀在这条路上,左上方放了一个人。 箱庭故事:这是一个露天车展。栅栏这边是入口,一个人正走进来参观车展。旁边有一个门卫。里面是各种车,下边是汽车,左边是一些建筑用车,上边是军事交通工具及其他军事用具。沙箱中间有一条曲线形的路,三辆车在这条路上行驶,旁边的人是教练。玻璃珠是路上的一些障碍,车子不能碰着它们。
图7-31 陶然亭公园
图7-32 车展
(7)第7次
箱庭主题:侏罗纪公园(图7-33)。
箱庭场面:沙箱左边是草坪,其他各处也用草点缀。草坪上放了很多果实、一条蛇和一只恐龙,草坪右边是一个背着剑的人。再往右有很多恐龙,右上角是一片水,里面有恐龙、珊瑚和两只鸳鸯。
箱庭故事:这是一个侏罗纪恐龙公园,除了左边背剑的人,所有的都是模型。左上方的黑色大型恐龙和下面的黑色恐龙在合伙追赶前面的四只小恐龙,要吃掉它们。下面是两对母子恐龙,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正带着它们离开。左边是原始森林,里面有蛇和果实。水里的恐龙正要吃前面那只恐龙。小玥说那只黑色的大恐龙是妈妈,正在追赶的最左边那只小恐龙是自己,妈妈太狠毒了,自己只想逃走,逃得越远越好。
2.阶段小结
在这一阶段,小玥的箱庭作品表达了一个从犹豫、恐惧探索到呈现其心理冲突、面对问题的过程。下面我们结合她的箱庭故事,重点从箱庭作品象征意义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阶段箱庭作品的内涵。
在第1次作品里,小玥强调了两点。第一,快乐的家园里只有孩子,没有父母。这可能是她心里认为父母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或者父母会带给孩子痛苦的投射。第二,整个场景非常安静。寺院是人们祈祷、倾诉的地方,是人们精神得以安宁的场所(张日昇,2006)。小玥对此的强调,一方面可能说明家里不安宁,另一方面可能也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安宁状态。这两点可能是小玥与父母关系及自我内心状态的表达。
第2、3次作品表现了小玥对自我探索及其无意识内容的回避和恐惧心理。在第2次作品里,海里的船在向左上方行驶,在空间配置理论里,左上是被动、旁观态度的区域,而行驶中的船往往表达了来访者心理能量前进的方向。朝左上方行驶的船,可能表现了制作者想要回避自我探索的心理。第3次作品里出现了大量动物,动物往往是与人类理性和判断相对应的本能、直觉、冲动和阴影等的象征(申荷永,2004),可能预示着小玥无意识中压抑的内容的出现或表达。但是,用栅栏将凶猛的动物围进来,则说明要面对它们,她的心底还是有恐惧的。
第4、5次作品表现了小玥回归的过程。第4次作品里的河水从右上流向左下方。左下角是诞生的区域,也是退化、对幼儿期的固着的区域,河的这一流向是回归的象征,她开始战胜心底的恐惧,退行到早期经验中需要重新整合的区域。这条河流的源头是一朵绽放的莲花,而莲花是诞生、再生的象征(张日昇,2006)。这一心象的出现可能预示了小玥内心将要发生成长与变化。在第5次作品里,继续了上一次回归的方向,且真实地回到儿时的记忆里。
图7-33 侏罗纪公园
第6次、第7次作品开始呈现小玥的心理冲突并预示了变化的发生。第6次作品里首次出现了汽车,且沙箱中间的三辆汽车正在行驶中。《象征词典》(Chevalier & Gheerbrant,1994)里认为,汽车是“积极心理变化的象征”。汽车的运动可能预示着之后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将产生改变(Mathis,2001),不过这一运动还不畅通,有教练的监控,还有玻璃珠做成的障碍。军用车辆表现了来访者内心的矛盾,象征着攻击性和毁灭(张日昇,2006),小玥在车展中放了军用车等,似乎暗示了其无意识中的矛盾与冲突。第7次作品首次出现了弱肉强食的意象。荣格学派认为,动物是无意识统合我的视觉表现,越是原始的动物,越象征着深层的无意识(林明清,2001)。恐龙属于史前动物,它可能代表了小玥内心最黑暗神秘的部分,是自我坏的和邪恶的一面的表现(Bradway & Barbara,1997)。追捕与逃亡是冲突的象征,大恐龙对小恐龙的追杀和吞食可能是她内心冲突的表达。
这一阶段里,小玥逐渐从犹豫、恐惧回归到经验中需要整合的区域,最终开始面对其无意识中的冲突与矛盾。
(二)自我调适阶段(第8~13次)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8次
箱庭主题:海市蜃楼(图7-34)
箱庭场面:右边是一个穿披风的女性,面朝左,身后有一匹骆驼。沙箱左边是一片草坪,草坪左边是一座塔。人与草坪之间的沙地上露出一点蓝色,但是不是很清晰。沙箱里有四棵仙人掌。
箱庭故事:一个人走在沙漠里,又饿又累,这时看到海市蜃楼――草坪和塔。在他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近乎干涸的池塘,说明他其实就要走出沙漠了。
(2)第9次
箱庭主题:海岛(图7-35)。
箱庭场面:左边是一片水,水里有各种水生生物,岸边有很多贝壳,一个老人在钓鱼。右上边有一只船,右边是草坪、树和果实,其间有一间房子。
图7-34 海市蜃楼
图7-35 海岛
箱庭故事:一个钓鱼人在一次航行中来到这个岛上,回不去了,他就自己盖了房子,种了果树,一个人住在岛上,逍遥自在,乐不思蜀。有了他,这个岛也有了生机。水里有各种鱼、两只母子龟,鲨鱼在追金鱼吃,小山是水里的暗礁。左上方的船是钓鱼人用来打鱼的,这是早晨他在钓鱼的景象。
(3)第10次
箱庭主题:度假村(图7-36)。
箱庭场面:左上放了三间房子,左下是一些椅子,沙箱中间有看书、弹琴和下棋的和尚和一个女孩。右上是一片水,水边有两个女孩,远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女警。右下用栅栏围起一些动物。沙箱里缀满了草和玻璃珠。
箱庭故事:这是一个度假村,有很多人在度假村里休闲或看书。门口是警卫,右上是一个游泳池,两个女孩在这里游泳和玩。右下方的栅栏内是度假村里的动物。左上是度假村的房子,供度假的人住。中间的女孩是小玥,她玩累了,正要去椅子那里休息。
(4)第11次
箱庭主题:果园(图7-37)。
箱庭场面:沙箱右上是一座山,中上有一只鸡,下边偏左是两个下棋的老人,其他地方是草、花、树和各种果实。
箱庭故事:这是箱庭下边那两个老人的果园。因为周围没有篱笆,所以两人在这看守,种的果实主要用于自己吃。左上有一只鸡在吃虫子。
(5)第12次
箱庭主题:乡下的生活(图7-38)。
箱庭场面:沙箱左上是草坪,左下用栅栏围起几只动物,旁边是一个趴着的女孩。上方有两间房子,前面放了两个女孩,右边有一片蓝色,里面有一只船。右下是一座山,用玻璃珠从房子往山边铺了一条“S”形的路。水左边是一间房子,两边有两个神仙、两座塔、两个小和尚。沙箱里点缀了草。
图7-36 度假村
图7-37 果园
图7-38 乡下的生活
箱庭故事:趴着的女孩是小玥自己,住在乡下,这是她的家,她在那儿数家畜。另外两个在拍照的女孩是来她家参观的。右下方是山,家里有路通到山里。右边河里的船也是她家的。河右边有一个庙,庙里有神仙和和尚。
(6)第13次
箱庭主题:隔海相望(图7-39)。
箱庭场面:沙箱左上、右上和下边分别有一座房子,左上到下边的房子之间用玻璃珠铺成路,左边是草坪。在偏右边挖出水,水里放了鱼和一只船,岸边有贝壳。水的左边是一个女孩,右边有一个男孩。
箱庭故事:左边是中国,右边是日本。中间是大海,船载着游人从中国去另一个国家旅行。海两边是一个中国小孩和一个日本小孩。左上是富人住的别墅,左下的房子是卖冰激凌的商店。
2.阶段小结
这一阶段是小玥进行自我探索与心理调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小玥获得了极大的成长,看到了自我中不曾理解的地方并试图加以整合。
在第8次、第9次作品里,小玥表达了独身旅行的过程。旅行是个体化过程的象征,而孤独旅行则是超越的象征(荣格,1988)。第8次作品里出现了沙漠,沙漠是生命匮乏的场所,也是生命受到严峻考验的地方(张日昇,2006)。沙漠里的女性可能就是小玥自己,她又饿又累,表明她已走了很久。海市蜃楼可能是她开始有了希望与梦想的表现,而前面的水虽然快要干涸了,但是正如小玥所说,说明这个人就要走出沙漠了。这次作品可能是她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逐渐走出困难的表达。在第9次作品里,一个人在航行中到达了某个岛,在岛上盖了房子,收获了果实,还钓到了鱼。此时的小玥满足,有成就感,所以她逍遥自在,不思归路。
在第10次作品里,小玥又回到集体社区中。这一回归共同体的阶段是自我发展的最后阶段(Kalff,1980,2003)。营造了自己的世界后再回归到集体中,才是个体健康发展的路线(Glen,1988)。经过这一阶段,个体的自我将达成新的平衡。
在第11次作品里,小玥再次表达了其获得成长的成就感。她的箱庭中虽多次出现果实,但是只有这次果实是箱庭的主题。老人一般是智慧老人原型的体现,代表了智慧,鸡则象征了由黑暗到光明的解放(张日昇,2006)。这些可能都是小玥心理获得成长的表现。
图7-39 隔海相望
第12次、第13次作品里,表达了小玥人格的不同方面从相互漠视到面对的过程。在第12次作品里,她的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分析心理学认为,陌生人是人格中为自我所不熟悉的方面(荣格,1988)。小玥不接待她们,却趴在一边数动物,可能暗示着一时之间她还没有办法去整合新看到的自我的方面。第13次作品里的两个属于不同国家异性人隔海相望。从分析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梦、箱庭作品中,自己之外的男性与女性分别是来访者人格中的男性与女性特征(荣格,1988)。此时,虽然小玥人格的不同方面仍无法直接交流,但是已经开始互相面对了。
这一阶段的小玥在进行自我探索与调适,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较高的成就感。
(三)解决成长阶段(第14~15次)
1.箱庭作品描述
(1)第14次
箱庭主题:地球(图7-40)。
箱庭场面:沙箱的中间是地球。地球周围用十颗玻璃珠围成一个圈,再外一圈由十颗玻璃珠和十个人物围成,第三圈是各种动物。沙箱最外围,即沙箱的四个角,放上了植物,左上和右下是树和花,左下和右上是草和果实。
箱庭故事:中间是地球,外面用玻璃珠围的一圈代表山之类的自然物,再外面的一圈是人,然后是动物圈,最外面是植物。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人和动物都包括了不同的时代和类别。
(2)第15次
箱庭主题:野生动物园(图7-41)。
箱庭场面:沙箱里是各种动物。右上有一座山,两边是草坪,上面有各种果实。左边有两辆车,还有孙悟空和长翅膀的女孩,女孩前面正对着一只老虎。沙箱里点缀着玻璃珠和草。
箱庭故事:这是一个动物园,里面散养着很多动物,也有很多瓜果蔬菜,远处还有山。在这里适者生存。有人坐在车里观看这些动物。老虎是妈妈,对面的女孩是小玥,妈妈不能伤害她,因为她有翅膀,会飞。
2.阶段小结
图7-40 地球
图7-41 野生动物园
这一阶段的箱庭作品表现出高度的整合与自我的平衡。第14次作品体现出高度的整合性及精神象征,是一个典型的自性箱庭,是中心化主题的表现。圆是治愈、整合的象征,连同整个箱庭作品的对称与平衡一起表明,小玥的自我得到了整合,实现了新的平衡。十这个代表圆满的数量多次出现,再次支持了这一观点。
Grubbs(1995)认为,继自性箱庭后,来访者往往会制作出与最初的箱庭相似,但是表现出明显的问题解决的场景。小玥这次的作品似乎融合了第3、6、7次作品,又有极大的不同。在上一次动物园主题的作品里,有攻击性的动物是用栅栏围起来的,与其他动物相隔离,而此次它们自然地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小玥内心对立面得以整合的表现。此次箱庭中,她再次跟妈妈同时出现,虽然仍是用凶猛的动物代表妈妈,但是这次小玥不再逃离,而是开始面对妈妈。这可能是她在现实中习得了与妈妈更好地相处且内心更加独立的体现。再次出现了行驶中的汽车,但不再有教练的监控及路上的障碍,这可能体现了小玥的内在能量得以通畅地运行。
小玥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得到解决,自我得到整合,心理能量得以畅通运行。
三、治疗效果
以下,我们分别从箱庭治疗室外及箱庭治疗室中的变化来看箱庭治疗的效果。
(一)箱庭治疗室外的变化
我们分别从家长访谈、老师访谈结果来看小玥的箱庭治疗效果。
1.家长访谈结果
(1)箱庭治疗前后小玥与异性朋友交往行为的变化
箱庭治疗开始前,小玥在外**异性朋友,常常跟他们一起“混”。箱庭治疗过程进行中,小玥与外校异性**往的现象逐渐减少,到箱庭治疗结束时,小玥已无此种行为。
(2)箱庭治疗前后小玥晚回家行为的改变
箱庭治疗开始前,小玥放学后常常不能按时回家,且不给家里打电话说明情况,晚上很晚才回家。随着治疗的进行,小玥晚回家的现象越来越少,到治疗结束时,已经不再出现晚回家的现象。
(3)箱庭治疗前后小玥撒谎要钱、娱乐行为的变化
箱庭治疗前,小玥常常跟父母撒谎要钱,学校退的学费也自行留下,跟同学去一些娱乐场所消费。箱庭治疗结束时,个案已经不再撒谎要钱和瞒着家长大笔花钱。
2.老师访谈结果
(1)箱庭治疗前后小玥学业表现的改变
在箱庭治疗开始前的期中考试中,小玥的成绩是班里第35名,在之后的期末考试中,小玥在班里是第23名。
(2)箱庭治疗前后小玥在校表现的改变
箱庭治疗开始前,小玥穿着另类,且不听老师劝说,我行我素,与其他“问题学生”交往频繁亲密,形成“小团伙”。治疗结束时,小玥能够与老师交流、沟通,穿着打扮普通化,与男生交往虽比其他女生稍多与密切,但是已经有大幅度改善。
(二)箱庭治疗室中的变化
小玥的箱庭,在最初自我像的出现较少,即使有,也较少与现实世界相联系,较明显的联系即是自己与妈妈的关系。同时,小玥对沙子和玩具的使用情况也在治疗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及发展历程。因此,本部分,我们通过对箱庭作品主题、沙子及玩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小玥的变化与成长。
1.箱庭作品主题及改变
小玥的箱庭作品主题绝大多数是对自然或人工景点、场面的描述,且多数与其现实生活无关。在15次作品里有6次出现了明确的自我像,并明确表达了作品与自己的关系,即第3、5、7、10、12、15次,其中在第7、12和15次的箱庭故事里,小玥描述了与家或父母有关的主题(表7-5)。可以看出,在整个箱庭治疗过程中,小玥在意识层面上并没有太多的自我反思及对自我内心进行洞察的动机。下面我们就其6次箱庭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考察其中表现出的小玥与家人的关系及小玥的自我状态。
表7-5 小玥自我像的箱庭作品主题
(1)个案与父母的关系
第7次作品,侏罗纪公园里,自己正在遭受母亲和父亲的夹击,尤其是母亲特别恐怖与强大,自己拼命地要逃离。第12次作品,在乡下的无聊生活里独自一人在家,没有父母。第15次作品,重新与母亲面对,不再逃离,而是去面对,自己也不再是比母亲弱小几倍的孩子,而成长为一个长着翅膀,可以自由飞翔的女孩。这些可能是经过调整,小玥可以与母亲面对并进行沟通的反映。
(2)个案的自我状态
第3次作品,自己在放学后去动物园玩,连同女孩的跳跃姿势,一起表达了一种放松的心情。第5次作品,小玥作为一个悠闲自在的钓鱼老者出现。第10次作品,在度假村里玩累了后,正要去椅子那边休息。这一系列小玥对自我的描述,可能是小玥意识层面上并未有情绪困扰的表现。
2.个案对沙和玩具的使用情况
小玥动沙的频度一直较大,主要的动沙方式是挖沙及平整沙子,基本未呈现出阶段特点,但是在箱庭治疗后期,小玥动沙的频度有降低倾向。小玥使用的玩具数量及种类也一直较多,在治疗的中期,玩具数量的使用有了一个从增多到减少的过程。
(1)个案对沙的使用情况
如表7-6所示,在15次箱庭治疗中,小玥只有3次未动沙,一次在沙上画线,一次撒沙,其余各次都是在挖沙。这可能表明,自始至终小玥的心理能量都是较大的,这与她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一致的,按其同学的形容,她比较“疯”,在外交朋友、娱乐等都可表现出心理能量很大。动沙的力度越大,说明其在治疗过程中心理能量的调配幅度越大。最后2次箱庭治疗过程中,小玥均没有动沙。但是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2次作品都蕴含着极大的能量,能量集中且流畅。可见,不只是动沙可以体现来访者能量的大小,玩具及其摆放方式也可以。心理能量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行表达,可能也是个案学会对心理能量进行转化及调配的表现。
表7-6 小玥对沙的使用情况
小玥常在作品中挖出湖、海及河流。如前所述,水代表无意识的力量,同时也是女性的象征(张日昇,2006)。但是,水有时候也代表不定型、无方向的能量状态(Turner,2005)。河流及海洋的流动性较大,方向也较明确,湖、池塘的流动性较小,方向也不太明确。小玥的作品中更多地出现了湖,且其作品里的河与海也常常是封闭的,可能是其心理能量虽大,却未定型,方向不明确的一种表现。与她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相联系,她常在放学后不回家,跟朋友玩到晚上,与朋友去娱乐场所消费,可能正是其心理能量无方向,要寻求刺激的表现。
小玥常常在挖完水后仔细地平整沙子。沙是母性的象征,她在抚摸沙子的过程中可以使心灵得到放松与休憩,有利于宣泄个体的情绪。平整沙子的过程有利于减缓小玥内心的不安宁,更快地深入治疗。
(2)个案对玩具的使用情况
从表7-7中可以看出,小玥玩具的使用量很大,除第8次作品使用了13个玩具外,其余各次都在35个玩具以上,远远超过初中生29~35个的平均使用量。第4次作品的玩具使用量最大,多达120个玩具。Sjolund(1994)等人认为使用玩具超过100个的箱庭属于“拥挤的世界”,他还认为,选择过多的玩具常表示情感尚未成熟。从小玥在现实中晚回家或不回家时不给家里打电话,家里经济状况较差却常常无节制花钱等表现来看,她可能的确有这样的倾向。不过从第4次后,玩具使用数量又有下降的趋势。自我调节阶段使用玩具的数量少于第一阶段,更接近初中生使用玩具的平均数,这可能也是其开始与一般同学更为接近的一种表现,或者是情感逐渐成熟的表现。
表7-7 小玥对玩具的使用情况
除第8次作品外,小玥的箱庭作品使用的玩具种类为5~7类(共9类),玩具使用种类也比较稳定。这与其玩具使用的数量一起说明了她的内心世界并不贫乏。这可能与小玥在现实中爱与人交往,经常参与各种活动相一致。有研究发现,受虐儿童如果能有较好的同伴关系,这将是其重要的保护因素,使其受虐的影响得以降低。小玥良好的同伴支持可能是其未有明显情绪问题且内心世界保持丰富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她能够较快地发生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要求,在父母或他人照料儿童时,各国要保护儿童免受任何形式的躯体或精神伤害。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与我们一起关注儿童虐待、儿童虐待的干预和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加快立法及建立相应的儿童保护机构,制定相关制度,以便在早期就可以对儿童虐待现象进行干预,对实施虐待的父母给予强制措施、教育与治疗,而不是只在事后对受虐儿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