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认识事物或参与活动。
2014年9月,文德路小学的全校师生把兴趣与爱好“玩”了起来。
中国传统上有“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观念,对于“玩”,人们多半采取贬抑、负面的态度。但是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玩”对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人格发展、知识学习等有许多正面的重要的影响。
学校搭建了让学生成为主角的兴趣课,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创造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优质的教育,更要从学生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于是,学校为学生创设这种学习的氛围和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在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文德路小学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了走进图书馆的课程,为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了22类课程,为四至六年级学生开设了35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如下:
到了星期二下午第二节课,孩子们背着书包,来到各自的小组,和志同道合的同学、老师一起玩耍。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玩,玩出了精彩!
于是,在这里,学生“玩”出了自信。这里没有规范的课本,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这节课是由小组的同学在开学第一节课一起制定好方案,然后根据方案,按照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在这里,你可以是司令,指挥小组研究的方向;你可以是参谋组内负责出谋划策的人;你可以是主角,站到台上介绍小组的研究成果……每个人的体验、感悟和关注点不尽相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表达和尝试自己的思考。在“玩”中,学生学习如何整合他们的想法、印象、感觉与经验,他们在“玩”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与他人分享。尤其,在自我引导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自信。
于是,在这里,学生“玩”出了乐趣。缤纷多彩的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各项素质:老火靓汤馆、广府剪纸秀、粤讲越精彩等广府文化课程,让学生在“玩”中传承广州文化;茶艺博物馆、书法艺术家、扇面制作社等中华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国学文化的底蕴;五星西餐厅、神奇美食屋等饮食文化课程,带给学生舌尖上与文化上的双重享受;新闻小主播、书香故事屋、英语电影展、数学大迷宫等学科文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方寸大天地、淑女成长馆、驴友旅行社、升级小能手等生活文化课程,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们都成为精彩生活、乐行天下的小能手。
于是,在这里,老师“玩”出了兴趣。通过兴趣选修课,学校的老师也“玩”出精彩,发挥了自己第二专业的特长,得到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启发。在“玩”中,老师与学生一起享受自己的兴趣。谭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在兴趣课中她教学生玩黏土。课上,师生合作用黏土构建不同的主题——神奇的海洋世界、美丽的小蛋糕、DIY镜框……几节课下来,学生越来越喜欢神奇的黏土,每逢在楼道碰到谭老师,孩子们都会追问她:“这个星期我们玩什么?”
在“玩”中,老师注重学生的成果积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通过兴趣课的开展,学生的视野得到了真正的拓宽!
把握教、玩、习三者的平衡,才是最好的学习。
文德路小学在开展兴趣选修课的基础上,将成熟的选修课程组建成学生社团,让志同道合的孩子们能够在社团中“玩”出乐趣、“玩”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