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蜚声国际的合唱(1 / 1)

2015年是文德路小学合唱团成立30周年。回顾这30年的道路,经过几代“文德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从弱小到强大,从优秀到卓越,从国内走向国际,学校合唱团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辛勤,一路欢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自2006年起,合唱团远赴奥地利、韩国、美国参加了世界合唱节、世界合唱大奖赛,共获得金奖三个,银奖两个;在全国艺术展演中获金奖一个;在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三个;连续十三届参加广州市学校合唱节获得一等奖,被授予“十三连冠”的称号。

合唱团参加2014年国际合唱节

一个个奖项,记载着合唱团师生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一张张光盘,刻录了孩子们天真纯净的笑脸和天籁般的歌声。孩子们用音乐这种世界语言铸造了文德路小学的艺术品牌,成就了一个个艺术的梦想,凝聚了彼此的友谊。我们看到孩子们精神的成长要比合唱本身单一的艺术演唱价值,更为宝贵。

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在“文润智慧,德泽心灵”办学理念引领下,文德路小学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陶冶学生的性情,润泽学生的心灵。学校的艺术特色项目——合唱,立足课堂打基础,面向全体搭舞台,重点培训出成绩,形成以课堂为载体,以班级合唱为基础、校际合唱队为重点、实施梯队式的合唱团队建设模式。在黄锦萍、刁志君、陈妙华几任老师的带领下,传统与现代的合唱艺术相融合,练就了一批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队伍中、不同的舞台上,都能乘着歌声的翅膀,在广阔的音乐世界自由翱翔。

是的,歌声润泽心灵,陶冶了“文德学子”的性情。“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合唱作为艺术教育重要形式,一方面通过演唱优秀的合唱作品,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能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合唱训练还能舒缓学生的课业压力,歌声能放松学生的心情。文德路小学形式多样的面向全体的班际、级际、校际合唱活动,从每周一升旗礼的全校师生国歌、校歌大合唱,到庆“六一”班际合唱比赛、班际带动唱比赛、大课间活动的班级拉歌比赛……动听的旋律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任何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合唱依靠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最能触动孩子的情感,震撼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品德教育。合唱团的发展目标和孩子的追求是一致的,他们将一直唱下去。

是的,歌声启迪智慧,提升了“文德学子”的智力。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将一事无成。”当孩子打开音乐课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眼睛看到的音符以及乐谱上的各种标记反映到大脑里。大脑要立即发出指令,用声音表达出来,同时耳朵要注意自己与身边同学声音的配合、效果,从中找到和谐。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得到了锻炼,思维也更活跃了。合唱训练时对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表现手法的把握,无不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唱歌也许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但事实证明,参加各种团队训练的孩子比不参与团队的孩子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是的,歌声成就团队,磨炼了“文德学子”的意志。当今,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等方面,明显表现出集体主义精神的缺失。合唱要求声部之间要和谐统一,不能喧宾夺主,一味彰显个性。只要一位队员有不协调的表现,就会影响整个团队合唱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个队员既要有独立的声部观念,又要有整体意识,合唱的音色、节奏、力度、速度不允许有半点随意。所以,在合唱的排练与演出中,每个人必须各守其位,相互配合。合唱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励每一个合唱成员认识和感受集体的凝聚力和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改变散漫、随意、自我等习惯,学会与人沟通,增强互相合作的能力。的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就这样在一次次磨炼中得到了成长。

是的,歌声传递友谊,开阔了“文德学子”的视野。在一次次的合唱比赛中,孩子们在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在台下静心聆听,如海绵般吸收不同合唱队伍的演唱经验、技巧,不断提升自我。在交流活动中,他们以音乐这种无国界的语言,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谱写和谐的乐章,也收获了来自各方的友谊。

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说:“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回望过去的三十年,合唱一次次拨动了文德师生的心弦,引领着文德师生走进艺术殿堂,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今天,沿着这条音乐之路,文德师生正以崭新的标准、不断创新的精神,朝着更高更强的目标而努力,准备开启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