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眼世界的科技
童眼,不单是孩子的眼,更应该是教育者的眼。
科技的世界千奇百怪,总能吸引孩子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而文德路小学的科技教育,不但能吸引学子的眼球,更能磨炼学子的意志,培养学子的综合素质。
文德路小学的科技活动可丰富啦!无线电测向、遥控车模、电脑机器人、科技创新,还有每年最让师生期待的科技节,真叫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一)无线电测向:像捉迷藏一样好玩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本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它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的丛林或近郊、公园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即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发射机),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参加测向运动的人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使用时间少者为优胜。通常,我们把实现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因此这项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无线电测向竞赛十分有趣,像玩捉迷藏游戏似的,运动员忙碌地测听、奔跑,漫山遍野地去搜寻一个个隐蔽电台。无线电测向竞赛也十分神秘,竞赛区域保密,电台位置保密,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运动,得不到教练员的指导,也不许接受任何人的任何帮助和提示。只有测向机是运动员的忠实伙伴,向“主人”指示一只只“狐狸”的藏身之处,引导“主人”一一抓获它们。
这样的“捉迷藏”,孩子们喜欢吗?我们来听听,文德路小学2013届毕业生吴睿涵和2014届毕业生陈学臻是怎么说的。
也许你们很难想象,刚刚加入测向队时的我,几乎可以用“不学无术”来形容,找齐台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因此值得庆祝的事情。在我最失落最想放弃的时候,是吕主任和队友们的安慰和鼓励使我坚持了下来,并发誓一定要学好测向,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如我所愿,在认真对待起来后,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大家都很欣慰,我也很兴奋。从那以后,努力学测向竟成了一件非常热血的事。随着在比赛中的名次逐渐提高,我也越来越努力。在那年的市赛中,我出乎意料地夺得了2米测向的冠军!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毕业,但还是十分想念我的教练和队友。我忘不了他们在我最低谷时给予我的信赖与支持!特别是吕主任,他对待所有的队员们都一视同仁,不会偏袒谁,也不会冷落谁,就是这种态度使我感动,也成了我认真训练的动力。(吴睿涵)
在测向队这个大家庭里,留下了我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在这三年里,我也曾经想过放弃,但我每次想起班主任陈老师对我们说的“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时,我就会打消这个念头。在多年的训练中,擦伤是常有的事,摔倒已经习惯了。有时阳光暴晒,有时风吹雨淋。不过不管再苦再累,我都能体会到无线电测向带给我的乐趣,并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赛中,由于各种原因,我没参加“猎狐”和2米的两场比赛,只剩下80米和团体赛。我们组由赵昊哲、黄嘉琦和我组成。第一天是2米团体,我们组只拿了第七,但是我们并没有相互责怪,而是一起总结经验,重新分区,努力跑好80米,最终我们拿到了第一名。这个第一名,来之不易,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同时,我也要感谢一直栽培我的测向队的老师,尤其是吕主任。
测向锻炼了我的毅力,增强了我的体能,发展了我的智力。当年,测向队成员很多,如今已经减少到了三四个。的确,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陈学臻)
因为喜欢,因为感动,无线电测向队伍连年壮大,从2008年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2014年120人,学校每13个孩子里就有1个是无线电测向队员。由于测向队表现突出,更是连年获奖。2009—2015年,无线电测向队每年参加市、省、国家级锦标赛和阳光测向大赛,获得冠、亚、季军以及各级奖项数以百计。其中,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在全国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冠军。
这样的队伍,正如吕恒教练所说,它的成长之路,就是因坚持而走向胜利之路。
2013年8月8日,历经磨炼,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的颁奖仪式上,号称历届实力最强的文德测向女队终于举起了全国大赛金灿灿的冠军奖杯,受到全场观众的欢呼与祝贺。这金杯,她们足足等了四年!
2009年首次参加国赛,文德测向男队即迎来辉煌,独揽两项团体冠军!当男孩子们在领奖台上意气风发之际,人丁单薄的女队员们只能在台下暗自神伤……无线电测向对大部分男孩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项目,能依靠机器听着信号在公园里像寻宝一样寻找电台多有趣呀!每次新生报名,男孩子都非常踊跃。而女孩一般只有在尝试过后,才会慢慢爱上这项活动。因此,在组建队伍的过程中,女队员的流失会特别严重。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必是个中高手!正是男队夺冠的荣耀,吸引了这批女孩子踏入测向队的大门,开始了她们的测向之路。
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成年人眼中并不太难理解的测向技巧和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为了学习和提高测向技术,队员们必须保持长期的训练。在每周一次的外场训练,每天一千米的体能训练中,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蚊叮虫咬也习以为常。这些对女孩子来说,的确是不小的考验。而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付出了一两年的时间,看着身边的队友逐渐成长,自己却总是摸不着门道,感觉依然在原地踏步。这使不少队员心灰意冷,萌生退意。殊不知,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经历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沉淀和积累,不少同学在六年级时才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一下子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国赛夺冠团队的吴睿涵、朱沿铮同学都是这类后发制人、大器晚成的例子。跟她们同期入队的丁尹姿、高意心都是天赋很高的孩子,在一年左右的训练后已经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四年级就在国赛场上有突出表现,是学校领奖台上的常客。而吴睿涵、朱沿铮两位同学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们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坚持训练,认真总结,从五年级开始逐渐拉近与优秀队员的差距。天道酬勤,吴睿涵同学在六年级夺得市赛、省赛多项团体、个人桂冠,国赛上与朱沿铮、高意心组成的接力团队更是力压群芳,一举夺魁,为文德测向女队捧回首座国赛团体冠军奖杯!胸前那块沉甸甸的金牌,饱含了她们四年刻苦训练的汗水,铸满了永不言弃的信念。
然而,冠军不是终点,是下一站的起点。荣耀属于过去,目标永在未来,文德测向快车必将继续葳蕤前行!
(二)科技创新:小脑袋的大智慧
科技源于生活,又可以改善生活。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如果我们能动脑筋想新办法去解决,就是一种创新。而科技创新活动,就是把新点子加以整理。如果制造出别人没有的产品,那就是小发明;如果总结出别人没有总结出的道理来,那就可以写成小论文;如果能把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那就是科幻绘画!
科技队
文德路小学除了无线电测向活动外,还有科技创新、电脑机器人、遥控车模等活动,成就了一群科技创新小达人。例如,《对广州城市“飓风树倒”现象的思考——探究让绿化树“安居落户”广州有效的方法》(李均阳、张浚彬、牟进智),《多功能智能粉刷(家居)储物盒》(蔡宇轩、牟进智、袁天昊),《食品塑料包装——一个被忽视的安全问题》(叶亮宏、陈悦彤、陈奕璇),《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对水产药物残留say no》(黄怿彤),这些作品在广州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频频获奖。黄怿彤同学的作品可厉害啦,还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的比赛呢!
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和测试作品。例如,在研究让绿化树“安居落户”广州的有效方法时,辅导员李老师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学生在广州城区里到处观察和测量记录绿化树的情况,了解树种与种植方法,通过实验寻找解决盆栽树容易被飓风刮倒的问题。通过不断思考尝试,大家找到了竖井法这个种植方法。在研究食品包装对人们的影响时,邵老师带领一班同学到广州城市技术学院去找专家咨询,参观实验室,并在江博士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学生都觉这样的活动很有趣。
每年“六一”前夕,就是文德路小学举行科技节的时候了。有的活动项目,教师会提前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如环保服装秀、高楼降落伞、保护鸡蛋、建筑模型制作、环保话剧等;更多的活动项目则在科技节当天才闪亮登场。面对各种有趣的科技活动,同学们兴奋极了。
记得2015年的科技节,在第一个现场表演活动环节,越秀区少年宫老师们操控航空模型的精湛技艺,博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一下子把活动气氛推上了**。飞机模型就在学生头顶上来回盘旋,时而俯冲,时而翻滚,逗得学生总想跳起来摸摸飞机,似乎也想让飞机模型把自己带上天。紧接着的机器人舞蹈秀动作灵巧生动、无线电测向冠军现场PK、寓意深刻的环保剧以及创意十足的环保时装秀、因废利旧小制作、发明创造与科幻绘画、可爱的动植物展示、巧妙的保护鸡蛋装置、精致的竹木仿真建筑模型展示、神奇的吹泡泡等表演,又一次次赢得了现场大小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
在第二个环节“科技体育游园体验活动”中,全校同学手持《活动指南》穿梭于分布在校园里的车过龙门、任我飞翔、神奇大巴、科学电影、健康厨神大比拼、科技大篷车、电脑机器人、魔尺强人、魔方高手、T字谜团、占领阵地、垃圾分类、星空探秘、神奇药水、神秘**、一站到你、微小世界、科学灯谜、酸碱测试、土制电话、简单电路、虫霸天下等30多个体验项目,通过完成各种体验项目任务赢取奖章积分,在各项体验活动中尽情汲取科技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和养分。这么多活动项目,光是看名字就够吸引人的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到各个活动地点排队参与,其中由区少年宫主持的科技大篷车、电脑机器人展示以及由文德路小学师生主持的健康厨神大比拼、神奇药水、虫霸天下、星空探秘、微小世界、酸碱测试等活动都极受大家的欢迎。
就是这样,文德路小学用各种科技活动以及科学课堂,让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普之花一次次在学生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