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磁场的活力(1 / 1)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作用,离开了环境也就没有了教育。”学校在努力构建“文润德泽”文化场,即充满人文关怀,让师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文化场。通过“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场”的势能约束行为,通过“场”的辐射激励师生,通过“场”的影响促进师生的发展。当你走进文德路小学,看到的是诗情画意的物象,感受到的是文润德泽的张力。而当你沉浸于文德路小学的日常生活,体验到的是生命的温馨律动,享受到的是文润德泽的快乐。整个校园,俨然一个文化磁场,释放着师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和谐快乐的生命活力。

(一)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动态教师成长文化环境场

清晨,校长微笑着向每一位师生行礼问好,用笑容传递着师长的爱。学校在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时空、每一个细节,努力建造一个适宜学生生命发展的学园、家园和乐园。这种爱的关怀使充盈着生命律动的校园,泛起浓浓的人文情怀。人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好的精神状态使人意气风发,同心同德。学校实施了人性化的民主管理,以开放平和的文化心态,鼓动教师,服务教师,引领教师,成就教师,构建起开放、平等、合作、团结、民主、和谐的文化环境场,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为教师构建宽松快乐的工作文化环境场,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重新修订评价标准,从科学人文的维度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赏识,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满足和快乐。

校长的微笑

心灵关怀首先来自学校的领导,校长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让积极的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辐射他人,温暖他人,激励他人。

这种关爱表现为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要求一切从工作出发。择人、设岗、褒奖、责罚等一切都是为了工作,不掺杂个人私情,不树立个人标准。

这种关爱蕴藏着对同事的盼望。这份期望不明说,却让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得到。这份涌动着的期望能激励教师,让每个教师都能将自己视为可塑之才,相信有成功的机会。在学校,校长发自内心的适时的称赞成为教师自信与动力的加油站。

这份关爱体现为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学校给予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善用人之长,为教师创造表现才能、发挥才能的机会,提倡教师勇于表现自己。

这份关爱更体现为对教师职业生命的关爱。引导教师制订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对终身学习的设计。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学校和教师一起设计与规划,引领教师走向教研之路,让教师享受职业出彩的乐趣。

(二)潜移默化的、和谐快乐的、积极向上的学生成长文化环境场

文化育人之所以强调精神的、信仰的、美德的、挖掘兴趣培养个性的育人效果,就是要在有形的文明状态中,规范人们生活的秩序,把握人性的自我教化,以此形成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以透明莹亮的晶体展示人性美德,以文化育人、德润天下的风范铸就文明的晶体。学校每年举行富有特色的新春音乐会、科技创新节、体育节、外语文化节、阅读节、数学文化周等活动,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文化环境与校园的快乐活动中,提升品位,减轻压力,展示才华,茁壮成长。

开学典礼

每年初春的开学典礼,师生一起舞狮子、穿唐装、派利市、动漫拜年、对春联,喜气洋洋,极富中国特色和人文关怀,使孩子们在心中涌动起暖暖的春意。

2015年9月1日上午,文德路小学举行以“珍爱和平筑梦未来,明责担当超越自我”为主题的开学典礼。这次开学典礼凸出“和”字,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和平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并学习到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一名和平的使者。

这次开学典礼不仅有传统的升旗仪式和校长致辞,还有对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相关知识的分享,辅导员李老师号召少先队员们以国家富强为己任,从小立志自强,做新时代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和的分享”环节,在合唱队《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辅导员陈秀茹老师娓娓道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故事。这位最年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她在枪林弹雨的环境中执着上学的行动赢得了该项奖项,陈老师借此向学生传递坚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精神,鼓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暑假远赴德国CISV的学生,也对这项以促进世界和平教育为目的而进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开回顾,并向学生们传递CISV理念——超越人种、宗教、政治、生活方式和经济体制,让世界各地的人认识人类的共同点,相互理解各自不同的想法,培养理解、忍耐、和平、友爱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和的传递”环节,这个环节包括为广州文明行为、校园文明行为点赞;测向队群英展示测向风采;金海豚中队分享他们在艺博园当小小解说员的乐趣,让学生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漫画了解抗战历史;DFC小组的同学分享假期参加义工活动的体验。学生们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中明理守法讲美德、自强自律健身心、勤劳笃行乐奉献等观点。

“和的延续”环节,全校师生共同折纸鹤,师生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心愿。最后,学生们把这些纸鹤设计成一幅创意画,贴在班级墙报上。一只只五彩缤纷的纸鹤代表了师生的新学年愿望,大家携手迈向新的学期。

(三)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交融的、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场

文德路小学师生走出国门,与澳大利亚北贝多莱小学、韩国光州鹤云初等学校、美国胡佛中学、日本武藏台小学等学校结成姐妹学校。学校每年派出10位11岁的孩子参加由12个国家组成的CISV国际交流营,并多次作为友好城市的代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互访交流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课程资源,擦出了友谊的火花。

学生在CISV国际交流营

2016年5月3日下午,天空飘下毛毛细雨,惬意地洒落在操场上。文德路小学全体师生喜迎由李克东教授带领的从日本远道而来的教育同行——“可视化学习行动研究”项目的日本朋友。他们有来自日本大阪关西大学的久保田贤一教授,来自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的岸磨贵子副教授,来自日本大阪关西大学小学部的教师三宅喜久子博士,以及作为翻译的日本大阪关西大学的研究生张晓红女士、广州市电教馆何一茹老师等。

李克东教授、日本教育专家及项目课题组实验学校等相关老师在阶梯教室观摩了一节由何玉华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英语课。日本教育专家对何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非常赞赏,李克东教授也对这节英语课例给予很高的评价。课后,学校领导与日本的教育专家以及课题组老师们在会议室针对文德路小学可视化学习行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愉快融洽的交流和探讨。三宅喜久子博士对文德路小学在短短一年之内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表示惊讶,对学校在可视化学习的推广以及对教师的思维工具使用培训的做法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