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色项目的魅力(1 / 1)

2016年1月26日,南方日报旗下教育微信公众号shangxuele001的上学君,走进书香老校文德路小学,在对陆蓓校长的访谈中,发现了学校的三大“出人意料”。

其一,“自信娃”可向学校申请办“个人秀”。与学校的名气相比,藏在商肆之中的文德路小学本部大门颇为低调。这个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老校区,绿树红楼间尽显精致。风雨长廊的宣传栏没有呆板的管理规章和空洞的宣传画,而是成了各科组、班级乃至孩子个人的“大秀台”。班歌比赛风采展、征文比赛优秀作品、数学手抄报、学生书画展……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校长陆蓓告诉上学君,学校的文化宣传栏向所有师生开放,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特别优秀的孩子,都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在此开办个人风采展。前不久,学校就特意辟出专区为一位“小画家”办个人画展;还有一位“轮滑高手”在这里展示自己帅气的图片和学习心得。

其二,闹市“小学校”办成阳光长跑全国先进校。跻身于闹市的文德老校区,运动场仅有两个篮球场的大小。利用有限的空间开展体育锻炼,文德路小学竟成为全国阳光长跑先进单位。秘籍究竟在哪里呢?陆校长说,近十年来,每天早操后,全校学生都会分批在操场上坚持20分钟的蛇形跑。即便进入寒冬,仍有孩子自发在课后跑步锻炼。

其三,小学生写提案,“每周一天便服日”建议获批。为了激发孩子们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培养“领袖型人才”,学校还在全市率先举办少先队代表大会。大会每两年一届,征集全校师生对学校管理的提案。大会期间,学生代表与学校行政班子面对面沟通提建议,每一个少代会提案学校都要认真答复。有一年有学生提出每天穿校服回校单调无趣,希望学校设立“便服日”,校领导班子随即组织师生讨论。“设‘便服日’可以带来积极的学业情绪,但哪一天让学生穿便服回校合适?”学校行政起初提出周五实行,却遭到学生们的反对,学生们认为每周三是一周学习的疲惫期,当天穿便服能提升学生上学的热情。认为学生们言之有理,校长随即拍板,将学生的这一提议列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度。

像这样的“出人意料”,对于文德路小学来说已是常态,文德路小学的诸多特色项目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心理辅导项目:辅导心理,愉悦日常

1994年,文德路小学制定了“发展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实验方案。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构建出“全员参与,全面关爱,全程辅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02年,文德路小学成为教育部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学校,2006年又成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07年,学校在传承中超越,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文润德泽”教育品牌、打造“和谐快乐”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把它引向“快乐心灵”这一高层次的要求上,上升到“人的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以此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学校大胆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尝试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家庭辅导、团体辅导、沙盘游戏、心理剧场、感统训练、学习困难训练融入常规教育教学之中。学校的尝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前来观摩的学校络绎不绝。学校坚持常态化引进专业机构和心理专家在校驻点为孩子、家长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的做法,开创了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先河。在这二十多年的探索中,跟随世界心理学的最新走向,从重认知到重情感,从重干预到重激发自我意识,文德路小学提出了六种积极人格的培养目标,通过学校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学校活动,努力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

(二)学业情绪项目:干预情绪,积极学习

2010年,文德路小学设计了“小学生学业情绪干预策略研究”课题,并申报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团队以理性情绪治疗、情绪智力、积极心理学和脑科学等理论为指导,依据学业情绪的内外影响因素,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小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家庭治疗等途径对小学生学业情绪进行干预。在课堂教学、班级活动、小团体辅导和学生个别辅导等方面,该课题形成了小学生学业情绪的有效干预策略,对学生不良学业情绪进行了有效的干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从而促进了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

(三)经典诵读项目:诵读经典,涵养智慧

从2005学年上学期开始,文德路小学以语文学科为主,选取经典文选、经典诗词为国学课教材,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国学课程”教学实验,其宗旨为“读圣人书,立君子品;诵经典诗文,悟生活哲理”。通过学习经典,学校希望学生能够与圣人同行,树立君子品格,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陶冶诗性气质。

在实验过程中,文德路小学系统地规划了国学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一年级教《弟子规》,二年级教《千字文》《千家诗》,三年级教《论语》,四年级教《大学》《中庸》《唐诗三百首》,五年级教《老子》,六年级教《史记》《资治通鉴》《汉乐府民歌》《诗经》,并形成了朗读吟诵、学科渗透、兴趣拓展的实施策略和“诵读经文——释义明理——践行拓展”的教学模式。

(四)典礼仪式项目:善正修礼,德泽心灵

经过近十年的活动策划与积累,文德路小学的德育团队为文德学子量身打造了一个心灵成长典礼课程,把常规的新生入学教育和入队仪式、六年级的感恩课和毕业典礼变成了文德学子心灵成长的节点。而这一系列的典礼课程不仅让“文德学子”得益,更让老师和家长从活动中收获感动。

学生和家长在开学前一起走进校园,参观番禺学宫、万木草堂等,参与和见证其终生难忘的文德第一礼、第一课和第一营。

文德第一礼——开笔礼: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和家长的见证下,到农讲所番禺学宫进行传统的“开笔仪式”。学生点朱砂,拜孔子,击鼓奋进,敲钟鸣志,诵读《弟子规》;学生稚嫩的身影在古乐声中步入明伦堂,聆听开笔的意义;学生懂得了要尊师重教,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文德第一课——善正课:开笔礼结束后,学生和家长一起来到万木草堂,聆听“善正第一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用稚嫩的童声诵读《弟子规》,学习向家长、老师行礼问好,明白了人生要走“正道”、存“善心”、知“礼节”,激发学生做善正之人,树报国之志。

文德第一营——亲子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游戏的方式,在与父母的同乐中,自信地介绍自己,开心地认识新朋友,在玩乐中熟悉新环境,并确立了新目标,消除了入学的紧张情绪,为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长还可以在专家的讲座中了解如何做好幼小过渡,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班级家长会中,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要求,为实现家校合力、共同管理的教育目标打下基础。

两天的亲子营活动结束,孩子和家长意犹未尽,他们开始爱上了学习,爱上了老师,爱上了文德校园,迈开了成长的第一步。

入队仪式,成长之约:每年的新年前夕,一年级的学生集合在星星加火炬的队旗下,与爸爸妈妈共享身为文德学子的幸福成长。

在新队员入队仪式中,校长对新队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接着团支部书记带领新队员宣誓。当新队员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为父母献上入队第一礼时,家长们都十分激动!新队员们还与家长定下“文德之约”,这是德育团队精心设计的富有深刻含义的成长约定:新队员与家长用小指拉钩,代表这是一个成长的约定;大拇指相互支撑,代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鼓励和支持;家长和孩子互相拥抱,代表互相接纳与宽容;最后,孩子和家长在耳边亲昵地诉说感恩与祝福的话语。整个仪式隆重规范又充满温情,家长在这里不但见证了一个光荣的时刻,还分享了孩子成长中的幸福。

感恩有你,润泽生命:在毕业班的感恩课中,孩子们感恩同伴、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学校。同伴的鼓励与拥抱;孩子对老师说出动情的话语;孩子含着泪细读父母给自己的一封信;最后全班孩子把对文德校园深深的祝福写在心意卡上,变成一棵“参天大树”,一如操场上陪伴文德学子成长的老榕树,再把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学校,由校长亲自接受,留下孩子们一份份浓浓的爱校之情。

恩情终难忘,唱响毕业歌:毕业典礼上,校长亲手为每一个毕业生颁发毕业纪念册。纪念册中有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每一个孩子的文章和画作,这是他们在文德最美好的记忆。学校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对学弟学妹送出殷切寄语,孩子们也为毕业班的老师送上充满敬意与谢意的鲜花。在场的家长纷纷举起相机,拍下这令人难忘的一刻。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尽情表达对母校和师长的感激与不舍。

(五)少先队活动项目:实践体验,自主自立

践行公益,为善最乐。文德路小学拥有广州市首支义工队,多年来积极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中,比如花市慈善义卖“福”字、为留守儿童送月饼、为山区孩子送字典,探访孤儿院,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校意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2014年10月12日上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文德路小学“金海豚”和“彩虹星”两个志愿中队义工小代表共10人,踊跃参加了在流行前线广场举行的“预防登革、人人有责”报纸义卖活动。小义工们利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义卖了200多份报纸,派发宣传品、宣传单张600多份,成为“防疫小卫士”,用实际行动为宣传防治登革热奉献爱心。

“福”字义卖

在义卖活动中,经过简单的卖报培训后,文德路小学三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通过“大手牵小手”进行结对。在老师们的带领和家长的鼓励下,他们走上街头,在“推销”报纸、宣传品的同时宣传防治登革热知识。洪亮又略带羞涩的叫卖声吸引了地铁站、中华广场前路过的行人,路人们纷纷走上前去,向孩子们买报纸。不一会儿的工夫,这些会吆喝的孩子就完成了“销售”任务。也有一部分一年级孩子,比较害羞,不敢开口,“积压”在手中的报纸自然就比较多。这时,老师、家长就鼓励他们克服羞怯心理,注意观察学习那些胆大的哥哥姐姐如何与人交流、“推销”报纸。慢慢地,这些孩子也敢于与路人交流了,手中的报纸也越卖越少,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2014年11月17日,“文德队长学院”小干部于“2014文德路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及队干部聘任仪式”上集体亮相。33名大队委及大队干事在大队长郝雨时的带领下就职宣誓。本届队干部也是由队员民主监察、选举产生的,体现了队员们充分参与队务管理、发挥主人翁作用的精神。

文德大队委竞选活动也是一个队干培养活动。在竞选中,候选人要制定施政纲领,组建自己的助选团,并在红领巾广播站、中队和年级进行宣讲和展示才艺,还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被考察协同性和行动力。这次,三、四年级的候选人在《睡不着的卡夫卡》的作者廖子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指印画,并分组以“诚信”和“友善”为主题进行绘本故事创作。五、六年级的候选人参与DFC孩童创意挑战行动。他们成立了行动小队,寻找并确定行动主题,如“‘嗑笔’不健康”“文德花香满校道”“校园积水No!No!No!防疫小卫士Go!Go!Go!”等。竞选活动改善了校内少先队阵地的环境和条件,也规范了队员的行为。各候选人通过一系列竞选活动,增强了作为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