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蓝图的描绘(1 / 1)

当进一步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我们发现,文德路小学一路走来,演绎的就是“文润德泽”的办学品牌,描绘的就是“文润智慧,德泽心灵”的教育蓝图。

(一)描绘于办学品牌的勾勒

人是学校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学生则是学校的核心主体。一所学校塑造其办学品牌,为的就是通过优质而可持续的教育培育健康和快乐成长的人才。为此,学校对其办学品牌的勾勒显示如下:

这一路线图的思考点在于:学校里,谁最重要?换句话说,即学校发展的立足点应该在哪里?

对此,陆蓓校长的回答是:人,大写的人,完整的人。学校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培养人”而展开的,离开了“人”和“人的培养”,这些工作就会毫无意义。

回归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是再生产新的社会关系,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过程。教育根本任务是实现自然人和社会人的适应与协调。这样的人是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个性特长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能够参与竞争的人。

文德路小学在其办学历程中所做的两件大事,都是聚焦于教育本质的回归:第一件事是基于学校社区文化的特点,从府学文化到中华传统文化到世界经典文化,用文化来培育人;第二件事是在进行“发展健康心理,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改革实验后,进而实施心理团体辅导,之后于近年开展学生学业情绪干预策略研究,为的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奠基幸福人生。

这两件大事正是学校“文润德泽”品牌建设的着力点,由此也就决定着文德路小学今天要培养的学生是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

形塑“文润德泽”办学品牌,最先需要厘清一系列追问。

(二)描绘于品牌形塑的追问

文德路小学为什么要培养有积极人格的学生?

积极心理学理论启示我们,积极的人格特质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个体一生幸福快乐的核心因素。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应不断培育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以积极人格的力量抑制消极人格品质增长。

于是,文德路小学的学生就像花朵,绽放着智慧、卓越、自律、勇气、爱心、正义的品格与风采,如君子兰一样敞现君子般的风姿,如百合花一样敞现纯真洁美的品性,如迎春花一样敞现凌寒迎春共芬芳的气度,如鸢尾一样敞现对大爱、自由、美好的向往……

怎样的教师有资格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学生?

也就是说,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的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具备这样的气质与素养?现实状况与理想要求之间又有哪些差距?对此,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让文德路小学的教师具有能培养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的气质与素养。

文德路小学通过什么内容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学生?

这里的教育内容,主要指课程,因为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学校需要对文德路小学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检视与反思,通过国家课程生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多元化,实现整体课程的优质建设,进而发挥其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的价值。

文德路小学通过什么途径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学生?

首先是探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特色基础上,文德路小学开展课堂学习情绪干预策略研究,致力于构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呈现新颖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趣味需求;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成功需求;建立合作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需求。

其次是探索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才有利于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再次是探索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才有利于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以及最后探索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才有利于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

文德路小学如何统筹诸要素,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达成育人目标?

这是一个管理问题。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因任务而存在。要完成组织任务,达成组织目标,就需要科学管理。仅仅单项要素优秀是不够的,还需要统筹整合各要素,优化系统内外资源,其推动策略包括组织管理策略、绩效评价策略、课题推动策略、形象传播策略。

在一系列追问下,文德路小学描绘其“文润德泽”的教育蓝图,呈现的是下图这样一幅独特的办学品牌形塑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