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润德泽的教育追求(1 / 1)

一、校本哲学的凝练

2012年11月至今,陆蓓在文德路小学任职校长。此时的文德路小学,已是一所声名远播的优质学校。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让这所名校发挥更大的价值,洋溢更大的教育品牌效应?这既需要校长拥有宏阔的教育视野,也需要师生付出更有力的教育作为。

2013年7月18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这为广州市各基础教育学校总结推广特色学校办学经验带来了机遇。

抓住这一契机,陆蓓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审视文德路小学特色化办学的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特色学校办学经验,并系统建构了“文润德泽”的学校教育哲学,整体铺排了“在文润德泽中积极发展”的办学路向。

(一)“文润德泽”有来由

地处“广府文化”的中心,文德路小学与“文”与“德”耦合的,不仅仅是因地名“文德路”而来的校名,更是传唱着“广府文化”的精髓。而其传唱的旗帜,就是“文润德泽”的学校教育哲学。在文德路小学的校园里,有一棵大榕树,下面立着一块大石,上面刻着的就是“文润德泽”。它是文德路小学信奉的教育理念。

这一学校教育哲学有着怎样的来由?文德路小学在申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的自评报告中,讲述其来由有三:在地文化、本校历史和时代发展。

第一,从在地文化中寻找办学的能量。

文德路小学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77号。文德路地处“千年商都、广府文化”的中心,是广州历史悠久的文化街,沿路及周边历来有古玩文物、字画装裱等商店,也有秉政祠、无着庵、番山亭、城隍庙、南越国宫遗址等名胜古迹,更有万木草堂、番禺学宫、广州贡院、凤和书院旧址等教育圣地。

这一社区所积淀的在地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德”特色。这是一个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圣地,也是一个化育德行的圣地,还是一个崇尚教育的圣地,更是一个兴盛学业的圣地。文德路小学浸润于其中,也必应传递其“传文化德,崇教兴学”的正能量。

第二,从本校历史中寻找办学的根基。

自1933年创办以来,文德路小学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近年来更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实践探索中,文德路小学注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展多姿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创新德育工作的同时,也拥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项目。

学校操场

这一品牌项目的特色在于,以“德”泽养心灵,进而促使每一个学子都能因心灵阳光而步向幸福的未来。也就是说,这一品牌项目所蕴含的“德泽心灵,晴向未来”的品质,为文德路小学奠定了传承与创新的办学根基。

第三,从时代发展中寻找办学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发展的瞬变和各种挑战纷至沓来,人的发展更应远离消极而趋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和积极品质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处在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由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学传统出发,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致力于以“文”润化人的成长和以“德”泽养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在“文润”与“德泽”中学会“积极应对,健康成长”,是创建品牌学校的文德路小学对时代价值的呼应。

(二)“文润德泽”有其义

文德路小学的教育信奉“文润德泽”,既明合校名,又源自学校所在地的文化,更契合教育以文化人、以德养心的价值。它的核心理念是文润智慧,德泽心灵。

“文”:知识、文化、礼仪等。“文润智慧”就是用科学的知识和先进的文化,滋润与化育学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智慧。

“德”:道德、品行、修养等。“德泽心灵”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多彩的活动,泽养与化育学生,促使他们培育美好的德行,形成优良的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美化他们的心灵。

这一学校教育哲学的意蕴,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人格理想、文化追求、办学特色。

其一,“文润德泽”蕴含着“文德人”的人格理想。在文德路小学,每一个人都坚守与认同“文润德泽”的办学愿景,并倾心于以“文润智慧,德泽心灵”的教育作为,培养具有积极人格的文德少年。其中,积极人格的特征,主要包括智慧、卓越、自律、勇气、爱心、正义。在培养这样的文德少年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潜能开发、学识见长、心灵敞亮中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享受着“文润德泽”的教育生活。

其二,“文润德泽”蕴含着“文德人”的文化追求。文德路小学坚持以“文”润化人的智慧,以“德”泽养人的心灵,促使全体师生在“文润智慧”与“德泽心灵”中积极发展,拥有健康快乐的积极品质。于是,文德路小学全体师生的教育教学生活,持续洋溢着“文润德泽,和谐快乐”的文化样态。

其三,“文润德泽”蕴含着“文德人”的办学特色。文德路小学以“文润智慧,德泽心灵”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并将其演绎于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德育工作、教师发展等各方面的实践探索中,学校一系列的做法,都聚焦于形成以“文润德泽”为旗帜的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业绩和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