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至2012年7月,郑伟仪在文德路小学任职校长。她是德育小学高级教师,广州市评估专家,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专家,中国共产党广州市越秀区第九、第十届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三等奖,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郑伟仪老师和学生们
在师生们的眼中,郑伟仪老师是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辈。她的笑容是一面旗帜,和蔼可亲的她总是带着阳光般的笑容,去温暖老师,激励学生。她“容”老师,每个老师都能从她的眼中读出“鼓励”和“期待”!她“容”学生,总能轻易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她的“笑”和“容”,成为她洒向所有师生、洒向整个文德校园的暖暖阳光!
在文德路小学任职校长期间,郑伟仪带领全体教师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确立了“文润德泽”的教育信奉,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文润”与“德泽”中奠定一生大爱有成的根基。
(一)在管理优化中洋溢大爱有成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文德路小学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学校争取把有限的面积运用到极致,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个细节。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学生成长的芬芳沃土;每一堵墙,都被精心开发成德育的广阔空间。走廊、厅柱、窗户、门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德育的春风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慢步轻声,礼让右行。”“我是好孩子,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一行行小标语,没有刻意的要求,没有严肃的训诫,一切都来得那么亲切、温馨和自然,点滴之中透露出学校对学生心灵的细腻关爱。这也正是文德路小学“教育要从心出发,到达心里去”的“以心育心”教育原则的体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激励教师成长,使他们享受工作的成就和幸福,让学生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文德路小学构建了“自主发展”校本培训模式,实施“专家导向、专业引领、任务驱动、实践体验、切磋分享”的二十字策略,用工作坊、教师讲坛、教育叙事的方式努力反思教师教学,提高业务,站稳教坛。2008年,在“以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带领下,学校全体教师通过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成为广州市唯一一所全员考获B证的学校。七年间,文德路小学的教师获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奖项共109项,学校也成为广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显著的办学效能与郑伟仪校长对教育的理解有关。她这样道出自己对工作的体验和感悟:“教育是生命与生命沟通的过程,是校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度过的,丰富的、涌动着的、特殊的生命历程。校长只有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才有可能与另外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进行交往和沟通,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课程建设中洋溢大爱有成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前身为孔子庙的文德路小学便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便在番禺学宫和万木草堂拜孔子、宣誓词、点朱砂、开笔描红、敲启智钟、在金桂树下许愿。学生一边背诵着《弟子规》,一边跨过青云桥,进行“开笔礼”。这些准新生们背诵的《弟子规》,是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的国学课程。学校在开学之前就发给新生们上一级学生传下来的旧书,取的就是文化的“传承”之意。“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的总序时时刻刻提醒着孩子们做人的原则。到了二年级,他们又开始诵读“人之初,性本善”。学校每学年都开设国学课程,激起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文化的探究热潮,一种浓厚的人文情怀在校园里流动。
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引领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强势推进。通过努力,学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8%。在场地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积极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形式,创造性地开设特色体育项目“无线电测向”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推动阳光快乐体育的开展。学校测向队曾获得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分区赛团体第二名、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团体第三名,多次获得广州市比赛的第一名。
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也让体操“大变脸”。每个年级设计一套年级的自编特色操作为大课间的热身运动,而且每学年创建一套,再加上校园集体舞、武术、棋类项目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成为学校的特色,连续三年获广州市大课间评比的特等奖。2007年,广州市首届“活力青少年”流行健康舞大赛的启动仪式在文德路小学举行,学校一举夺得比赛的一等奖。
学校的竞技体育也是“阳光体育”的一大亮点。五位体育教师分别负责各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做到选好苗子,着眼未来。学校田径队、游泳队多次获市、区田径比赛团体前三名,并向市、区体校和重点中学输送多名体育尖子。仅三年的时间,学校就先后培养和向市、区体校输送田径、游泳、武术后备人才35人。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大胆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将绘画心理辅导、心理剧、沙盘游戏、感统训练和家庭辅导引入校园。在考评中,专家们认为,文德路小学的心理教育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校也成为教育部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创造性地把团体心理辅导与少先队争章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雏鹰争章考评制度。从2006年开始,学校推行“阳光之星、学习之星、健康之星、艺术之星、科技之星”五星争章,并特意将标准定得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队员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奖章亲自钉在荣誉带上,一到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每个人都佩戴上自己的“荣誉绶带”,挂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展示他们的累累硕果,也激励着他们继续进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等各主流媒体,多次报道精彩的文德少先队活动。文德路小学也被评为广东省文明示范校园、广东省首批红领巾示范校、广州市首批红领巾示范校、广州市文明单位、越秀区德育示范单位。
学校以春风化雨润心田的爱的教育,辅幼扶青,将对生命的关怀融入校园的建设之中,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大爱无疆”。如此,文德路小学的学子,在“文润”与“德泽”中,奠定了一生能够大爱有成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