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文德路小学的危淑玲校长,走向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的新岗位。虽然在文德路小学的时间不长,但她不仅带领全体教师传承并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小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相关的著作,还带领全体教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以“文润智慧,德泽心灵”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治校方针,坚持“科研兴校、人本立校、品牌强校”的办学方略,全力建设“文润德泽,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促使文德路小学迈上了新的台阶。
危校长和学生们
(一)文化引领后……
文德路小学着力营造一种和谐快乐的阳光家园文化,努力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强化教师的家园意识。同时,学校给予教师心灵的关怀,引领教师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并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辐射他人,温暖他人,激励他人,共享家园的温暖和教书育人的幸福。
为打造智慧的教师团队,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文德教坛新秀”的评选、“文德教师基本功大赛”、连续六年的“文德阳光教师团体训练营”、“抗逆力教师工作坊”、出国培训等活动,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学校构建了“自主发展”校本培训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专家论坛、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案例剖析、叙事分享等互动参与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与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沟通与合作,重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创生经验和智慧,在已有的经验背景下主动建构起新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培训模式促进了学校管理过程优化、教育过程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加快了教师队伍的自主发展,取得了教学效绩和科研成果的双丰收。
一支敬业、乐学、善教、勤思的智慧教师队伍就此茁壮成长起来,不少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
(二)心灵德泽后……
“德”是文德路小学教育的核心,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它强调的是孩子德行的培养、品德的熏陶、行为的养成。“德泽心灵”就是要以教师之德,培育孩子善爱、宽容、感恩之德;以教师之爱,春风化雨般润泽孩子的心田。
在“德泽心灵”的德育文化滋润下,学校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目标,丰富了“三好学生”的内涵,即阳光的、有特长的、多元发展的“五星级”学生。“五星”分别是阳光之星、学习之星、艺术之星、科技之星和健康之星,从而把“道德、学识、运动、审美、合作”这些具体的培养目标包含其中。学校根据学生平时在各方面的表现,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评定为不同类型的“星”。孩子们只要把“五星”集齐,就能成为“三好学生”。
每学期精彩纷呈的开学典礼,深受文德师生的欢迎。舞龙舞狮拜新春、师生齐走红地毯、妙手生辉写童年、奥运健儿中队命名等活动,既极富中国传统特色,又充满人文关怀;既让孩子感受到多元的文化,又让孩子深受教育和启迪。社会对文德路小学的开学典礼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省市各大媒体连续五年播出学校开学典礼的盛况。
一年一度扎实开展的少代会,通过“提案”“竞选”“体验”“展示”等环节,使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小主人精神,更让他们学会关注团队,关爱别人,逐步形成自主、自立、自强、合作等品质。
以年级为单位组织的“七彩虹论坛”,及时捕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展开讨论,让孩子在互动中擦出思维的火花,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增强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也培养了孩子善于思辨、勇于表达的能力。
每周一次的十分钟队会,由于短小灵活,已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培训平台。学校采取中队干部主办、小队承办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一个队员都有机会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表达自我的意愿,展现自我的才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批批学生“小领袖”成长起来,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自主管理的道路,并且走得踏实,走得精彩。
抓住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感恩节等契机,学校积极开展“每天一拥抱,感恩我知道”“我当一天妈妈”“感受妈妈的爱”“月亮代表我的心”“给母亲的一封信”等活动,让孩子感受爱,理解爱,回馈爱。
由于活动有亮点,显特色,富实效,成绩突出,文德路小学先后被评定为首批省、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和省、市红旗大队,各级主流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学校精彩的少先队活动。
(三)情绪干预后……
为了促使课堂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在情绪心理学的启发诱导下,文德路小学不仅仅关注孩子认知领域的问题,更关注影响孩子学习的情感因素——学业情绪。于是,学校进行了国家级课题“小学生学业情绪干预策略研究”的实验。该课题通过了解孩子学业情绪的现状、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掌握不同情绪类型的行为表现,从而探索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情绪的有效途径及策略,以及不良学业情绪学生的辅导策略;通过实施对学业情绪的调节和干预,帮助更多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业情绪,使孩子变得更自信、更自主,获取更大的成功。同时,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家庭辅导、团体辅导、沙盘游戏、心理剧场、感统训练、学习困难训练融入常规教育教学之中,效果明显。这种坚持常态化引进专业机构和心理专家在校驻点,为孩子、家长提供咨询,辅导服务的做法,开创了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先河,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前来观摩的学校络绎不绝。
在追求课堂轻负高质的基础上,学校积极为孩子营造自主、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各年级每周一天的自主作业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学期,学校定期开展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学科活动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精彩纷呈。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充分享受学习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感受知识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四)课程创生后……
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发展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课程结构和设置上以新课程框架为基础,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课程特色,锲而不舍地铸造自己的品牌课程。
文德路小学原址是孔子庙,临近万木草堂和原番禺学宫,周边历史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基于这一地缘文化优势,学校开设了“文德第一礼”“文德第一课”等孝道、感恩、礼仪类传统美德课程,每个年级均开设了每周一节的“经典国学课”,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润泽和熏陶,汲取经典文化的精髓,立德树人,善正修礼。
为了促进孩子的多元全面发展,我们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兴趣与提升素养相结合”的思路,根据时代性和实用性,结合学校师资的优势,开发了各种各样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体育、艺术、科技课程。
以阳光运动课为例:体育舞蹈——新疆舞、蒙古舞、秧歌舞、斗牛舞、踢踏舞等;棋类项目——围棋、象棋、军棋;传统项目——武术、跆拳道、柔力球、拳击、游泳;特色活动——感统训练、特色自编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孩子们在这些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阳刚与柔美完美体现的运动项目中享受着运动的乐趣,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激发着生命的灵动。
学校组建了多个专业团队,有蜚声国际,多次登上奥地利金色大厅并摘取桂冠的合唱队;有凭着自己的实力扬威全国赛场的无线电测向队;有承载着“广州市示范团艺术团”称号的文德艺术团;还有屡获殊荣的田径队、游泳队、舞蹈队、管乐队、机器人队和电脑绘画组等,努力构建使孩子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的活动课程。
每学期,学校还定期举行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大型活动,为孩子搭建锻炼和展示的舞台。例如,一年一度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艺术节,以年级为单位先进行预赛,然后推选出优秀的节目在全校做展示,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登台亮相、展示自我的机会。又如,在每学期举行的体育节中,务求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特色汇报,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文德路小学就是这样,勇立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以东方悠久历史的灿烂文明为依据,广泛吸纳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优秀文化、教育成果,为己所用,融会贯通,积淀“文德文化”,绽放着“文润德泽”的教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