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办学视野的追求(1 / 1)

校道:“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

历经风雨,收获荣耀。如今的文德路小学已经出落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学校、国家教育部中小学管理规程联系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学校优质教育研究》实验学校、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基地、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自我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研究”实验学校、广东省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文明示范校园、广州市卫生模范单位……

这样的荣耀,来自文德路小学为学生一生谋幸福的远见,来自文德路小学为学生一入学就开启美好的希望,来自文德路小学“倡百家,融一家,形成自家”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

(一)办学宗旨的意义

冠揽教育圣域的盛名,触摸府学文化的根脉,传承文德精神的精髓,文德路小学自创办开始就确定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开创出“美好未来起步于文德”的教育新天地。

文德路小学“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办学宗旨,与“三个面向”“三个一切”的思想是相通相融的。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于“面向现代化”。文德路小学确信学校教育既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又要让学校自身现代化,从办学的理念、行动到评价等,都与时俱进。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于“面向世界”。文德路小学确信学校教育既要以世界眼光办学,向世界开放,融入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能够眼瞻世界,拥有国际视野、国际胸怀,形成走向世界的能力。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于“面向未来”。文德路小学确信学校教育既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让明天的教育要求引领今天的教育作为,又要以未来的需要为出发点,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于“一切为了学生”。文德路小学坚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努力使学校所有的工作都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于“为了一切学生”。文德路小学坚持把学生视为独特的生命个体,努力使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机会,尽一切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于“为了学生的一切”。文德路小学坚持把学生视为“发展中的完整人”,努力使学校所有工作都能涵盖德智体美各方面,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与提高。

一直以来,文德路小学都坚守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这一办学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正如郑伟仪校长所说:

学生到学校来念书,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点滴知识,为了将来能考入高一级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学校要为学生一生不断学习和不断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形成一生持续发展的能力、信心和勇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生活是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不仅体现在帮助学生为今后做准备,也体现在实现学生生命活动的意义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文德路小学正是朝着这一境界不懈进发……

(二)入学开笔的希望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文德路小学把“开笔礼”作为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意在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8月30日,阳光灿烂,文德路小学在农讲所番禺学宫举行了“开笔礼”。活动以“开笔添智,人生始立”为主题,共有306位新生和306位家长参加。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教育局党委书记等多位领导亲临指导。

在文化底蕴丰厚的番禺学宫,孩子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在老师的带领和家长的见证下,孩子们通过学宫前泮池上的青云桥,在古乐声中步入明伦堂,聆听“开笔”的意义。第二,在教育局关工委老同志的引领下,孩子们“点朱砂”“拜孔子”“击鼓奋进”“敲钟鸣志”。第三,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诵读蒙学经典,诵出“走正道、存善心、知礼节”的人生之理,读出“做善正之人,树报国之志”的人生之韵。

开笔礼

8月31日上午,凤凰花开的文德校园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与父母同乐,自信地介绍自己,开心地认识新朋友,熟悉新环境,确立新目标,消除了入学的紧张情绪。

接下来,孩子们有了在“文德”的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六年时光,“文润德泽”的孩子们,在家里,乐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中,乐做一个勤奋进取的好学生;在社会上,乐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公民。

就这样,孩子们迈出了一生“文润智慧,德泽心灵”的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