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于夫人书
顷收到尔六月八日所发之家信,询问大儿与苏州吴家定亲事。盖亲家系名翰林,外任湖南巡抚,官印大溦,字清卿。此次愤日本之藐视吾国,自请率兵赴韩,与日决战,不料兵不用命,未至前敌已全军溃散,当时即拟拔剑自刎,幸为幕僚所劝阻,都谓兵士贪生怕死,至半路溃散,并无失地辱国之耻,尽可入京奏请交部议处。清卿从其言,来京自请严议,部议无罪,仍冋原任。
其时余亦因事抵京,徐菊人为余与清卿洗尘,偶于樽间酒说及余二人同病相怜,都被倭奴所贾祸,有此同病,当结为生平知己。清卿遂笑问余家世,知余有三子,即将其长女许配我家大儿,由徐菊人为男媒,汪柳门为女媒,传红文定。
据汪公告我,彼与清卿邻居,女公子常至其家,秀外慧中,乃不多见之闺秀也。所以余颇合意。论家世清卿已官至巡抚,余乃未得缺之候补道,确系仰攀也。
尔须教训大儿,以后当格外勤习中西文字,并练习书法,盖乃岳系名翰林,所书篆隶当代推为第一。若小子胸无点墨,何颜作彼家之娇客?
余浮沉宦海,无暇内顾,教子之责全在汝身,勿以姑息为爱,当持义方立教,则有造于儿辈多矣。
译文
刚刚收到你于六月八日发来的家信,你向我询问我们家大儿子和苏州吴家定亲的事宜。我们的亲家是有名的翰林,任湖南巡抚,官印是大溦,字清卿。因为这次对日本小看我大清国非常愤恨,自愿向朝廷请兵带领军队开赴朝鲜和日本兵展开生死决战,没有料到手下将士不效力,没有到前线全军就已经溃散。当时他就想拔剑自刎,幸亏手下幕僚劝阻才没有自杀。他们劝解他说,都是当兵的贪生怕死,到半路就溃散奔逃才造成这种局面,这件事并不像失地丧权辱国那样的耻辱,完全可以到京城后向朝廷奏明这些情况,交给有关部门讨论处理这件事。清卿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来到京城主动请求严查,相关部门讨论认为他没有罪,仍然回到原来的职位任职。
那个时候我也正因为有事情到达京城,徐菊人为我和清卿接风洗尘,偶然在举杯饮酒时说到我们两人同病相怜,都是因为日本人才被祸害,有了这样相同的命运,应当结为一生的相互理解的知己。清卿笑着问起我们家中的情况,我告诉他我有三个儿子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就把他的大女儿许配给我家大儿子,由徐菊人作为男方的媒人,汪柳门作为女方的媒人,就这样我们互送约书定下了这门亲事。
据汪柳门说,他家和清卿家是邻居,这个女孩子经常到他家,外表美丽,内心聪明,是不多见的大家闺秀。所以我觉得非常合我的心意。论及家世,清卿已经官至巡抚,我只是没有得到官位的候补道员,我家确实是高攀他了。
你要教育训导我家大儿子,以后应当格外认真地学习中西文化,并练习好书法,他的岳父是有名的翰林,所写的篆隶书法可是当代可以被推举为第一的好书法。如果他这个小子胸中没有一点文化,有什么颜面去做他们家的女婿呢?
我在宦海沉浮,身不由己,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事,教育儿子的责任全在你身上,不要把对他们的姑息迁就当做是爱他们,应当教育他们行事时遵守规矩和法度,这样就会使子辈有更多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