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gǒng)(1195—1246年),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南宋中后期军事家。
灭金抗蒙的名将
孟珙出身于武将之家,曾祖父、祖父曾跟随名将岳飞抗金,父亲孟宗政也参加了宋宁宗开禧年间的抗金战争。孟珙从小在军中生活,练就一身武艺,培养出了敏锐的战场观察力。
这时,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崛起,频频发起对金国的战争,金宣宗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宋朝见金国衰落,停止输送岁币,宣宗大怒,发起侵宋之战。孟珙跟随父亲,战斗在抗金第一线。
1217年,金军侵犯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孟珙认为金军必定会进犯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向父亲建议临河埋伏,以待金军。金军果然来了,当大队军马渡河过半时,宋军突然发起攻击,大败金军。
几年后,孟宗政去世,孟珙接管了父亲麾下的忠顺军,继续坚持抗金,多次立下战功。
1233年,金朝大部分领土已经被蒙古军队占领,金军将领武仙走投无路,集结了十多万部众攻打光化(今湖北省老河口市),企图打开入蜀的通道。孟珙率军迎击,将对方的先锋部队击败。
虽然初战得胜,但武仙的主力仍在光化境内,孟珙说:“武仙会进军吕堰(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北方),我只要八千人就能退敌。”不久,金军果然进攻吕堰,孟珙命各军将金军逼到大河边,金军无路可退,只好丢盔弃甲逃走。后来,金军一个将领投降,向孟珙提供了武仙驻兵的重要情报。孟珙安排好伏兵,攻打武仙。武仙连连溃败,但拒不投降。第二天,孟珙指挥军队全面进攻,这时下起雨来,很多将士为此担心,孟珙说:“这不正和唐朝时雪夜擒拿叛将吴元济的情形一样吗?”最终大败金军,彻底粉碎了他们入蜀的计划。
同年九月,蒙古军队统帅塔察儿在蔡州(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被金军打败,便邀请宋廷联合攻打金军,朝廷派孟珙率军出征。蒙古人崇尚武力,塔察儿听说孟珙击败了武仙,十分钦佩,和他结为兄弟。
宋军逼近蔡州城外围,挖开潭水,用薪柴填平潭池后攻城。蒙古军队从另一面兵临城下,遭遇顽强抵抗。宋军发动总攻,率先杀入城中,又打开西门放蒙古军队进入,大破金军。金哀宗自缢而死,孟珙将他的尸首分成两半,一半归宋,一半归蒙,金朝就此灭亡。
1235年,蒙古全面侵宋,接连攻陷湖北路包括襄阳在内的多个重镇,中路军由塔察儿率领,直逼蕲(qí)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而来。孟珙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驻扎,宋理宗急令他增援。塔察儿听说孟珙来援,不敢纠缠,立即撤围,转而进攻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地处长江中游,西控四川,北连河南,南接湖南,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孟珙接到消息,立即整军出发。他知道两军实力悬殊,先集中兵力封锁长江江面,再采用疑兵之计,白天不断变换军旗和军服的颜色,晚上沿着长江高举火把,制造大批援军到达的假象。蒙古军队不知虚实,军心浮动,孟珙下令出击,连破敌人二十四座营寨,抢回两万名被俘虏的百姓。江陵之战扭转了战局,为后来长期抗蒙奠定了基础。
两年后,蒙古军队又进攻黄州,宋军首战失利,士气低落。孟珙从鄂州(今湖北省鄂州市)驰援,黄州的宋军听说孟珙抵达,说:“我们的父亲来了!”蒙古军队最终以死伤十之七八的代价撤退,孟珙从此成为南宋中部战场的统帅。
孟珙很快制定了收复失地、稳定荆襄的战略,上报朝廷批准。朝廷同意了他的方案,孟珙率军出击,几个月时间就收复了襄阳等重镇。宋蒙战局稳定之后,孟珙着手建立防御体系。他奏请朝廷,建立三层防线,称为“藩篱三层”,有效地抵制了蒙古军队。
第二年,孟珙奉命增援四川战场,又连续击败蒙古军队,终于使得抗蒙斗争迎来转折性机遇。不久,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发生内乱,一位蒙古大将请求投降,孟珙大喜过望,请求朝廷接纳。此时,孟珙的军功和威望已经很高,宋理宗很忌惮,担心收降此人,增添了孟珙的实力,于是拒绝了他的请求。
孟珙深感失望,叹息说:“三十年致力于收复中原,如今不能实现了。”自此一病不起,主动上表请辞,宋理宗马上批准,孟珙不久就病逝了。
【原文】枢密调兵五千赴广西,珙移书执政曰:“大理至邕,数千里部落隔绝,今当择人分布数郡,使之分治生夷,险要形势,随宜措置,创关屯兵,积粮聚刍于何地,声势既张,国威自振。计不出此而闻风调遣,空费钱粮,无补于事。”不听。——摘自《宋史?卷四百一十二》
【译文】掌管军政大权的枢密院调兵五千奔赴广西路,孟珙给执政大臣写信说:“从大理国到邕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数千里之间部落互相隔绝,现在应该选择人才分别到各州去,让他们分别治理没有归附的夷人,遇到险要的地形,根据实际情况处置,建关屯兵,确定在何处积聚粮草,声势铺开以后,国威自然振奋。如果不这样制订计划而闻风调兵,白白浪费钱粮,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枢密院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词语积累
将门虎子:将门,世代为将之家;虎子,老虎的儿子,比喻强健的子弟。世代为将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强健子弟。比喻父辈能力突出,子孙们也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