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擒虎列传(1 / 1)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961 字 6个月前

韩擒虎(538—592年),字子通,河南郡东垣县(今河南省新安县)人。北周、隋朝名将。

灭陈第一功臣

韩擒虎出生于武将世家,父亲长期效力于西魏、北周政权,多次参加对东魏的战争。

韩擒虎年少时意气风发,胆略过人,身材魁梧,很有英雄气概。他勤奋好学,对经史百家之书都能略知大意。北周文帝宇文泰对韩擒虎非常欣赏,让几个儿子与他结为好友。

韩擒虎成年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将领,表现出过人的谋略和英勇。当时,北周与北齐、陈朝三分天下,北齐是北周的宿敌,两国交战几十年,最终北周消灭北齐,统一了北方。韩擒虎在与北齐作战时屡建军功,逐渐晋升为刺史。

周宣帝去世后,儿子周静帝年幼,朝政大权落入当时的大丞相杨坚手中。杨坚早有夺位之心,特别注意招揽人才,对韩擒虎委以重任,将他调至靠近周、陈边境的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任刺史。

陈朝多次兴兵进犯,都被韩擒虎打得落花流水,陈人提起韩擒虎就胆战心惊。

581年,杨坚取代周静帝,建立隋朝。由于韩擒虎文武双全,堪当大任,陈人又非常畏惧他,隋文帝杨坚便提升他为庐州(今安徽省中部)总管,为消灭陈朝、统一天下做准备。

588年冬,隋文帝合兵五十一万讨伐陈朝,任命韩擒虎为先锋。第二年元旦,韩擒虎带领五百名精锐趁夜渡过长江,袭击对岸的军事重地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当时的陈朝守军全部喝醉睡熟,韩擒虎轻而易举地将他们俘虏。

与此同时,另一位名将贺若弼也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渡过长江。采石矶在陈朝首都建康城的上游,京口在建康的下游,两人一东一西,对建康形成夹击之势。

随后,韩擒虎继续攻城略地,江南父老被他的威名震慑,前来归附的人络绎不绝。陈朝将领见大势已去,也都丧失斗志,相继投降。

不久,韩擒虎带领五百名轻骑兵抵达建康城的南门,一名陈朝高级将领主动归降,成为他的向导,陈朝士兵见状一哄而散。韩擒虎兵不血刃占领了建康,率军进入皇宫,在一口枯井里活捉了陈后主。

当天黄昏,贺若弼也进入建康城,发现首功被韩擒虎抢去,勃然大怒,险些拔剑相向。

隋文帝收到捷报后,下旨嘉奖两人说:“你们两人深谋远略,江南能够平定,几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都是你们的功劳。”

回京之后,贺若弼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认为自己打的都是硬仗,韩擒虎却总是捡便宜。韩擒虎愤愤不平地说:“我们两人接到军令,同时进攻建康。贺若弼却公然违反约定时间,率先发起进攻,遇到敌人只会硬拼,导致我军伤亡惨重。臣率领五百名轻骑兵,兵不血刃占领敌巢,贺若弼直到黄昏时分才赶到建康城下。他赎罪都来不及,哪有资格与臣争功劳呢?”

隋文帝无可奈何,安抚他们说:“两位将军都该记上等功。”于是晋升他们为上柱国,赏赐了许多财物。有官员弹劾韩擒虎曾经放纵士兵凌辱陈朝宫女,因此隋文帝没有给他增加食邑。

后来,有突厥使者来朝觐见,隋文帝问他是否听说过陈后主,使者说听说过。隋文帝立即将韩擒虎叫来,对突厥使者说:“这就是活捉陈国天子的人!”

韩擒虎怒目圆瞪,威风凛凛,突厥使者被他的威严所震慑,畏惧地低下头,不敢直视。隋文帝对韩擒虎的表现十分满意,为他补封了爵位,赏赐食邑一千户,恩宠特别优厚。

关于韩擒虎之死,有不少离奇的传说。有一天,韩擒虎邻居家的老妇人看到韩府门前出现了整齐威严的仪仗队,规格像帝王一样盛大,感到非常惊奇,便上前询问。仪仗队中有人说:“我们来迎接大王。”说完便消失了。

后来,又有一个重病的人跑到韩擒虎家,说:“我要拜见大王。”问他拜见什么大王,那人说是阎罗王,气得韩擒虎的侍从要打他。

韩擒虎制止了他们,坦然地说:“活着做上柱国,死后做阎罗王,我已经很满足了。”不久便暴病而死,终年五十五岁。

韩擒虎因此成为民间传说中的“四大阎王”之一,另外三位是北宋名臣寇准、范仲(zhòng)淹和包拯。

【原文】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摘自《隋书?卷五十二》

【译文】陈后主陈叔宝派遣领军将军蔡征镇守建康城南的朱雀桥,听说韩擒虎即将赶到,部众惊恐溃逃。陈朝将领任蛮奴被贺若弼打败,抛弃军队向韩擒虎投降。韩擒虎率五百精锐骑兵,直捣朱雀门。……于是平定金陵,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

词语积累

寸阴若岁:寸阴,一寸光阴,形容极短的时间;岁,一年。一刹那就像过了一年。形容十分殷切地期盼。

兵不血刃:兵,兵器;血刃,刀刃沾血。兵器没有沾上血。比喻不经过战斗,很容易地取得了胜利。

不敢仰视:仰视,抬头看。不敢抬头观看。形容面对权威时畏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