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544—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宰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隋朝第一权臣
杨素的远祖是有“关西孔子”之称的东汉名臣杨震,父亲做过北周的刺史,在与北齐作战时战死。
杨素自幼**不羁,胸怀大志,不拘小节。人们都不看好杨素,只有他的堂叔祖常对儿孙说:“杨素必成大器,不是你们能比的。”
杨素长大后勤奋好学,工于文章、书法,仪表不凡,得到北周权臣宇文护的赏识,官职逐步提升。周武帝除掉宇文护之后,株连到杨素。
杨素对父亲为国捐躯却没有受到表彰深感不满,上疏申述。周武帝置之不理,杨素便再三申请,武帝大怒,命人将他斩首。杨素大声说:“我侍奉的是无道昏君,死了活该!”武帝欣赏杨素的胆识,追赠他父亲为大将军,还重用了他。
周武帝让杨素起草诏书,杨素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文理优美。武帝赞赏他说:“好好努力,不愁没有富贵。”不料杨素应声答道:“臣无心谋求富贵,只怕富贵找上门来,推都推不掉。”
周武帝、周宣帝父子相继去世,当时还是北周丞相的杨坚执掌朝政,杨素见他胸怀大志,气度不凡,于是倾心结交。
杨坚早有称帝之心,急需支持者,对才干过人的杨素特别器重,任命他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杨素在上任的路上遭遇叛乱,被任命为大将军,参与平叛有功,再次升官。
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加封杨素为上柱国,地位非常尊崇。
当时,陈朝割据江南,与隋朝南北对峙,杨素多次进献伐陈的计策。588年,隋文帝决定伐陈,命令杨素跟随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一起出征。
隋军的船只走到一处险滩,遭遇陈军阻击,由于地势易守难攻,将领们都很担心。杨素说:“胜败的关键,在此一举!如果白天顺流而下,会被敌人发现,滩流迅疾,船只难以灵活控制,我们将失去主动权。”
于是水陆协同,趁夜发起袭击,一举击败守敌。杨素下令安抚俘虏,将他们全部释放,陈人对他心悦诚服。
杨素率领的船只军容严整,顺长江而下,而他稳坐船头,相貌威武。陈朝人看到后惊恐地说:“杨素就是长江之神啊。”隋军所向披靡,只用了三个月就消灭了陈朝。
回朝之后,隋文帝任命杨素为宰相,成为最受信任的大臣。对太子之位垂涎已久的晋王杨广看中了杨素这一点,倾心结交。
杨素见隋文帝年事已高,在探知独孤皇后也有废长立幼的打算后,果断加入晋王杨广的阵营,多次在隋文帝面前诋毁太子杨勇。
有一次,隋文帝派杨素去观察杨勇的动向,杨素故意先将消息泄露给他,走到太子宫门外却迟迟不肯进去。杨勇郑重其事地等了很久,脸上逐渐露出怒色,杨素才进入太子宫。
事后,杨素对隋文帝说:“太子神情流露不满,恐怕要谋反,请陛下早做防备。”隋文帝信以为真,最终废黜了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杨素又诬陷隋文帝的第四个儿子蜀王杨秀用巫术诅咒隋文帝,致使他被废为庶人,替晋王杨广扫除了潜在威胁。
隋文帝病重,发现了晋王杨广的真面目,想要废黜他。杨素得知后假传圣旨,派禁军严密守卫皇宫,隋文帝当天暴死,外界怀疑他是非正常死亡。
隋文帝的第五个儿子杨谅镇守并州,早就对大哥、四哥的被废感到不满,又怀疑父亲之死另有隐情,拒绝入朝奔丧,举兵谋反。杨素率兵将他擒获,幽禁而死。隋炀帝能够稳坐皇位,杨素出力最多。
杨素很快发现,由于自己知道太多隋炀帝见不得人的秘密,隋炀帝表面上对其恩宠有加,内心却非常忌恨他。
后来杨素得了重病,隋炀帝一面派名医问诊,赏赐良药;一面却问医士杨素什么时候能死。
杨素知道后对弟弟说:“我难道还需要再活下去吗?”从此拒绝服药,任由病情恶化而死。
杨素的儿子杨玄感看着父亲受尽病痛折磨而死,怀恨在心。七年之后,杨玄感趁隋炀帝东征高丽之机,举兵反叛,失败被杀。杨素的其他几个儿子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处死。
【原文】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舆鹿角为方阵,骑在其内。素谓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于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骑阵。……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摘自《隋书?卷四十八》
【译文】此前,其他将领和突厥作战,总是担忧突厥骑兵冲击,都将战车与步卒、骑兵混合,用车装着木制障碍排成方阵,骑兵列于阵中。杨素对人说:“这是自我固守之道,不是取胜的方法。”于是全部放弃原有阵法,命令各个军队列为骑兵军阵。……大破突厥军队,达头可汗身负重伤逃走,死伤的突厥人不计其数,突厥人大哭着逃走。
词语积累
破镜重圆:破碎的镜子重新复合。比喻夫妻失散后再次团聚,或者决裂后再次和好。
逸群绝伦:逸,超出;群,世人;伦,同辈。超过世人和同辈。形容才能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