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壑难填隋炀帝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大暴君,可说家喻户晓,一是秦始皇,一是隋炀帝。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迄今留有遗迹,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八达岭长城那雄伟的气势,平添了国人一份骄傲之感,因此对秦始皇不免产生一些敬畏之意。对于隋炀帝就大大不同,虽然他也留下了贯通南北四千余里的世界上最长运河,但国人们只觉得他是一个荒**无道的昏暴君主而已。这“炀”字谥法,说明了一切。
自负天命
隋炀帝杨广是文帝杨坚的第二子,原不该他继承帝位的,是他用手段把长兄杨勇的太子之位夺了,才轮到他做皇帝。他和杨勇只差两岁,生来敏慧好学,美姿仪,最得母后独孤氏的欢心。文帝杨坚曾密令善相的来和遍相诸子(文帝有五子),来和说:“晋王(指杨广)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这位来和在北周武帝时曾相隋公杨坚“当为天于”,后果称帝。来和之言,在文帝来说是可信性非常大的。来和是何等人,他又何尝不会偷偷地把他的相法,透露给晋王杨广知道。在杨广的下意识中,恐怕早就认为自己会做皇帝,似乎这是老天早已派定的,所谓“真命天子”就是这个意思。不说杨广已是隋皇室的次子,继承帝位已属第二顺位,其觊觎大位,蠢蠢欲动,可以想象。像前汉末年的王莽,不过以后族当大司马执政,都会动篡位之心,所不同的,杨广已有自负“天命”的假定,而王莽只能无中生有地以伪作真罢了。
隋炀帝赏琼花图
伪装仁俭
原形毕露
弹琵琶女俑(隋)
骨肉兄不容
是年十月蜀王杨秀抵达长安,文帝怒加切责,要以君道治之,杨广还假惺惺地当庭涕泣为弟请命,但背后却令人密埋木偶于华山之下,唆使杨素往挖,布置的木偶缚手钉心,上写皇帝及汉王杨谅(杨广第五弟)姓名,诬为蜀王所为,文帝知道后大怒,废杨秀为庶人。文帝五子,除杨广外,长子勇已废为庶人在东宫看管中,三子秦王杨俊早在三年前就因好奢被免并州总管,召回京郁郁病死。四子蜀王杨秀现又被废,只剩幼弟汉王杨谅尚在并州为总管。杨广以蛇蝎之心,对自己的亲兄弟个个都放不下心,但碍于父王还在,对幼弟尚下不了手。到仁寿四年(604年)文帝病了,起病的原因是否与暮年接近女色有关,无直接考证。不过两年前独孤后死后,文帝宠幸宣华陈夫人和容华蔡夫人却是事实。两女皆江南佳丽,陈夫人而且还是陈后主之妹。杨广为了多了解文帝宫中近事,也曾在两位夫人身上下过工夫,两夫人对太子的谦恭和风度原也有好感。
辣手杀父
文帝在仁寿宫(有说宫在岐山,属陕西凤翔县,有说在陕西麟游县,均距长安约二百余里)避暑时得了病,病得很重。立刻召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去仁寿宫内殿侍疾。皇太子杨广也入居仁寿宫大宝殿。杨素那时因为过分倾权,已被夺去每日通判之权,国家机要权集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柳述。那柳述是帝婿,娶兰陵公主。太子杨广仍引杨素为心腹,常和他以密札交通。一次杨素的密札被宫人误送到文帝寝殿,文帝看了大不高兴。又见陈夫人晨出更衣,匆匆奔回,文帝诘询,陈夫人流泪说:“太子无礼!”原来杨广看见陈夫人走出内寝时,以通问消息为由,竟对陈夫人加以轻薄。文帝气极拍着床沿说:“畜生何足托大事,独孤(指亡后)误我!”立刻传呼柳述、元岩要他们召废太子杨勇。两人正在写敕书时,杨素知道了,就和杨广密商,又调东宫卫士代替御林卫士,宫门出入俱付亲信宇文述和郭衍指挥。还召太子右庶子张衡进入寝殿侍疾,把后宫宫人全部遣闭别室。片刻间,文帝就死了。有说是张衡以毒药强帝喝了死的,也有说张衡捶帝前胸使喷血而死,惨呼之声,尚达户外。杨广弑父成为永久疑案。
悖逆伦常
隋炀帝的欲望包天,从他害死亲父文帝那天又玷污父王的爱妃宣华陈夫人这件事上,更得证明。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文帝被张衡弄死时,宣华陈夫人及其他宫人们都被遣闭在别室。帝崩消息传出后,各宫人相顾战栗,宣华陈夫人更是哀痛欲绝。但是傍晚的时候,太子杨广忽遣使者送来小金盒一个,盒上贴封,太子亲签封条,使者说是太子赐给陈夫人的,陈夫人见了惶惧不敢开启,以为盒内必藏鸩毒。在使者催促下,陈夫人启封开盒,盒中置同心结数枚,宫人们看了都说:“可以免死了。”陈夫人心中恼恨跌坐一边,众宫人催她赶快申谢,她只好委屈地向使者下拜致谢。那天晚上,太子杨广就宣召陈夫人,加以**辱了。另一位容华蔡夫人,后来也一并被杨广**辱。中国传统的伦常观念,在隋炀帝难填的欲壑中,早成为火山口的玉石,灰飞烟灭,踪迹全无。
杀兄废弟
隋文帝既死,杨广在仁寿宫即帝位,他第一件急着要办的事,是令杨约(杨素之弟)矫称奉文帝诏,驰赴长安赐废太子杨勇死。杨约把那囚在东宫的杨勇缢杀后,才在长安为文帝发丧,立刻又以新皇帝之诏令,进封杨勇为房陵王,不予立嗣,既推杀兄之责,又收仁厚之名。杨约心狠手辣,做事层次分明,干净利落,博得炀帝称赞说:“杨素老大之弟,果然才堪大任。”此外把那曾被文帝重用的妹婿吏部尚书柳述和其他文帝亲信都免官发配南疆,嫁柳述的亲妹兰陵公主被迫与夫离异改嫁,公主誓死不从,还要与夫同徙,炀帝大怒不许,后来公主忧愤而死,炀帝一点眼泪都未掉。他的幼弟汉王杨谅,对二哥的作为心有不平,就在并州(山西太原)发兵造反,响应的共十九州郡,声势相当浩大。炀帝令杨素讨伐,没多久杨谅兵败投降,被废为庶民,在幽禁中死去。炀帝五兄弟,三弟秦王俊,四弟蜀王秀都已被父王幽废而死,长兄废太子勇,幼弟汉王谅均在炀帝手中杀的杀,废死的废死,隋王朝足以觊觎帝位的全除灭了。在炀帝当“真命天子”的前程上,阻碍尽除,就炀帝的心理状况来说,他就此可以为所欲为了。
隋炀帝迷楼记
极尽奢侈
游春图(隋 展子虔)
隋炀帝即位时37岁,那是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第二年改为大业元年(605年)。据《隋书·五行志》,这业字拆开来是“大”“苦”“未”,识者以为大苦难未可限量。事实上那时“国家殷富,府库盈溢”(《隋书·食货志》语)“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内,红腐之栗(积谷太久已经发霉腐)委积于塞下”。全国开垦的田有5585万余顷,人口才4602万左右,比起汉末时,垦田才689.6万余顷,人口倒有4915万人。这当然是隋文帝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二十多年累积起来的佳果,而这位心傲志大,自负才智过人,而且欲壑无底的隋炀帝把持了这份基业,自以为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他第一件大事就是大业元年三月下诏建洛阳为东都。这洛阳原是东汉以来的帝都,但迭经破坏,到北朝齐、周时,已归废败。当时南北统一,在经济上也需要在河洛水陆交通绾毂之地,建立一个政治经济的中心。既然理由充分,而且国力正雄,所以他马上任尚书令杨素为总监,宇文凯为副监,以长安大兴城(隋文帝所建的新都城)为蓝本,还参考南朝建康城的繁华,建造洛阳东都。在东都西郊河南新安县境方圆二百里内又筑西苑,苑内凿土为内海,周十余里,海内筑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面百余尺,又广征宇内奇禽异兽珍卉稀草以实园圃。还筑殿阁楼台十六院,所役民工,盛暑严寒,强迫工作,十人中死四五,载尸之车,相望于道。
开辟运河
同年三月又征发河南男女民工百余万人,从板渚(河南汜水)开通蒗**渠以达淮河流域的盱眙,这道运河称通济渠。接着又从山阳(江苏淮安)浚通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以达江都(扬州),运河全程分3段共2000余里,在不到6个月之内,全部完成。运河宽120尺,两岸筑御道,植以杨柳。自长安以至江都,沿途造离宫40余所,又遣人到江南督造龙舟及大小舟船数万艘。
民不堪命
大业元年(605年)八月,隋炀帝等不及洛阳工程完竣,就从洛阳出发乘坐二百尺长、四层楼高、装金饰玉、殿阁齐备的龙舟沿新开运河,偕同皇后萧氏及宫嫔、诸王、百官、僧尼、道士一干人乘千余艘舟船,巡幸江都了。龙舟与宫嫔贵族百官的船都用挽夫,穿了锦彩之袍牵船,沿途轮班更替,凡8万余人。舟上拱卫的兵士则自载兵器帐幕,自挽船舰相随。两岸复有骑兵翊护而行。因此舳舻相接200余里,采耀水陆,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供应食用,水陆珍奇罗列,各县竞丰。吃不完的,都弃埋两岸。到了江都,乃是炀帝旧游之地,流连忘返,直住到第二年的三月才自江都起驾北归。沿途为了增饰仪仗,需用大量羽毛,向州县征索,凡水陆禽兽之有氅羽的,都被网罗捕捉殆尽。湖州乌程县有一棵百尺高大树上有鹤巢,民夫难于升木捕鹤,欲伐其干,鹤似通灵,竟自拔氅毛投之于地,人称祥瑞,说是“天子造羽仪,鸟兽自献毛”。大业二年(606年)四月时洛阳东都已完工,炀帝以千乘万骑的浩**御驾进入洛阳,于是下令大赦,并免天下当年租赋,其实州县百姓对皇帝的供应,早已罗掘俱穷了。
迦叶(隋)
好大喜功
其后隋炀帝无年不出巡,无年不大兴土木,不是兴修行宫,就是开筑驰道,又要增修长城。到了大业四年(608年),又开通自沁水的武陟经内黄、大名、沧州、清县,而北达于河北涿郡的永济渠(又名卫河),全长2000余里,动用民工男女又是百万余人,这是北段运河。大业六年(610年)又从京口(江苏镇江)至余杭(浙江杭州)开凿江南河,全长800余里,6年之中,凿通了长达4800里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根据唐代《开河纪》所记全部所役民工和执役兵卒共543万人,其中罹疾疫而死的,受伤或灌江淹死的,总数达200多万人,几乎死了一半出工的人。运河在当时自有其政治和经济上的需用价值,但只是满足了隋炀帝好大喜功和游幸便利的欲望,代价未免太大了。
末日来临
隋炀帝以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业自许,在对外关系上,他曾运用和亲和讨伐,暂时平定突厥的侵扰,对土谷浑还能加以讨平,因此他要在番邦前夸耀功业,做大皇帝。东方的高丽国王,竟一再地不肯应召朝见,他就三次发兵征伐,劳师动众,都无功而归,引发了天下的骚乱。他索性躲在江南行宫里,在酒色中求其满足,哪知这是无底的欲壑,越填越不足,他终于末日来临,为其亲信所杀,隋王朝也跟着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