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等到韩信、彭越、黥布等援军到达固陵后,就对项羽发动了攻势。项羽的军队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被刘邦的军队所围困。他兵少食尽,外无援兵,处境十分困难。
虞姬像
项羽这时只有不到10万的军队,而韩信就率军达30万。刘邦让韩信为前锋,韩信的部将孔熙和陈贺为左右军。刘邦居阵中,周勃殿后。韩信先率军向项羽进攻,战斗不利,暂时退却。这时孔熙和陈贺率左右翼的军队又向项羽军进攻,项羽军迎战不利,韩信趁机率前锋军又反攻,项羽军战败,只得坚壁据守垓下。刘邦的军队借助自己数量上的优势,将项羽的军队重重包围起来。
刘邦为了动摇项羽的军心,找了一批会唱楚国地方民歌的将士,让他们夜里在军营中大唱楚歌。项羽听到四面皆楚歌的声音,十分吃惊。他自问:“难道刘邦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楚人唱歌!”项羽被四面的楚歌声所触动,夜里起来在军帐中独自饮酒解闷。
项羽有一个喜爱的美人姓虞,常跟随在他身边;有一匹骏马名骓,是他常骑坐的。这时美人虞姬和名马骓,都在他身边,他听到四面的楚歌声,看着自己喜爱的美人和名马,心情十分悲痛,就自编自唱了一曲慷慨悲哀的楚歌。歌词是这样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
(我有拔山的力量和盖世的勇气)
时不利兮骓不逝。
(可为什么名马还在而时运不利)
骓不逝兮可奈何,
(名马不愿离开我又有什么办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呀,虞姬,我们该怎么办)
项羽反复唱了几遍这首自编的歌,虞姬也和唱了一首自编的歌。歌词是这样的:
汉兵已略地,
(刘邦的军队已侵占了我们的地方)
四方楚歌声。
(四面传来了唱楚歌的声音)
大王意气尽,
(项羽的气势已经完了)
贱妾何聊生。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虞姬唱完这首歌,就在项羽面前自杀而亡。项羽抚摸着虞姬的尸体,痛哭不已。左右的随从,听到项羽的歌声,都起来了。他们目睹了这幕悲痛离别的场面,都暗暗哭泣,不敢看项羽痛不欲生的样子。
项羽对自己的处境虽然很绝望,但他绝不是一个束手待擒的英雄,他还要为自己的命运去拼搏,去战斗。他骑上自己的名马骓,带领能跟随他战斗的骑兵800多人,夜里偷偷地从南部突围出来。到了天明的时候,刘邦的军队才发现项羽突围了。刘邦让骑将灌婴率5000骑兵去追击项羽。
项羽突围渡过淮河后,还剩下100多名骑兵跟着他。到了阴陵(今安徽淮南市东),迷失了道路。他们向一个田夫问路,这个田夫不知是出于对项羽的反感,还是不知道他是项羽,欺骗项羽说向左走。照他指的路走下去,结果陷入大泽中,行动很困难,所以被灌婴的骑兵追上。
项羽退出大泽后,带领部下东去,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时,只有28个骑兵还跟着他,而灌婴的数千骑兵这时已经追上来。项羽估计自己难于逃脱追兵,就停下来对他的28个部下说:“我起兵反秦到现在已经八年,身经70余战,阻挡我前进的没有一个不被攻破,我所要攻取的没有一个不被征服,从来没有吃过败仗,所以才得以称霸天下。可现在我竟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不胜的罪过。现在固然只有死路一条,但我愿再次快速决一死战,斩一敌将,断一敌旗,突破敌人的包围。让你们好知道,并不是我不能打胜仗,而是上天要灭亡我。”
项羽说完,就让仅存的28个骑兵,分为四队,组成一个方阵,灌婴的骑兵将他们围了数重。项羽对部下说:“我为你们斩一敌将。”他下令28骑向四面驰出,约定到山的东部合为三处。项羽大呼驰下,灌婴的骑兵都被吓得连连后退,项羽趁势杀了一名敌将。
这时杨喜为灌婴的骑将,他见项羽杀了一名自己的战友,就愤而追杀项羽。项羽回头怒目斥之,杨喜人马俱惊,跑了数里才镇定下来。
项羽的骑兵在山的东部会合为三处,灌婴的军队不知项羽在哪一处,就把三处都包围起来。这时项羽又飞驰而出,斩了灌婴的一名都尉,杀了几十个骑兵。
项羽把分在三处的骑兵会合在一起,损失了两名骑兵,还剩下26骑。他对部下说:“你们看,不是我不能打胜仗吧!”剩下的26名骑兵对项羽的勇敢善战十分佩服,他们齐声说:“正像你说的那样。”
项羽在垓下决战时,仍有将近10万的军队,这些都是跟随他久经战场的精兵,当时虽然很疲惫,但仍有战斗力,固陵之战击败了刘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项羽本应率领这支军队从固陵向彭城方向撤退,因为彭城是他的都城,一定还会有守军和物资储存,他应到彭城与留守的军队会合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战略。可他没有向彭城的方向撤退,而是到了垓下,其意图显然是想渡过淮河,撤退到江东另谋出路。这样的退却是不妥当的。
因为当时江东的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人口也稀少,如果退到江东,想依靠江东的力量与刘邦争天下,是很困难的。当然,刘邦要想渡江追击项羽,也不容易。结果可能是项羽割据江东一隅之地,老死在那里。这种结局与项羽的性格是不符合的。
项羽当然是想退到江东后,经过一番整顿和补充,像他开始和项梁率8000子弟兵渡江时一样,再返回来发展,与刘邦争天下。可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情况已与项羽和项梁渡江北上时大不一样。这时刘邦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他哪能让项羽渡江后再发展,必然会集中力量一举加以消灭。
项羽未向彭城撤退,也可能彭城当时发生了变化。因为彭城一直在彭越活动的范围内,这时也可能彭越已包围彭城,或者已经占领了彭城。项羽是因为老窝被端,无处可退,才不得不退向江东。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从项羽失败后,只有鲁地还坚守不降,没有提到彭城的战守情况看,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项羽当时后方的重要城市,除了彭城外,仍有不少,其中的一些还在项羽力量的手中,如鲁地的一些城市。项羽还拥有10万精兵,不管退守哪一个城市,刘邦一时也不易攻下。项羽为什么要选择退到江东的下策呢?这可能与他留恋故乡的家乡观念有关。他在进入咸阳后,就因为富贵要归故乡的思想作怪,不愿王关中,宁要回到彭城。现在他在与刘邦争天下的斗争中失利了,可能也产生了失败也要回归故乡,宁愿葬身故土,也不愿流落他乡的想法。项羽这样留恋故乡,当然不是一个大政治家的风度。因为大丈夫应该以四海为家,这是我国优秀政治家的一贯传统,而项羽却做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