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北首义与荥阳大会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灾荒,遍地都是饥民,澄城知县张平耀不顾人民死活,还严催赋税,于是王二团结几百个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平耀,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此后响应者四起,王嘉允、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均先后加入农民军。农民军最初只在陕西、山西一带分散活动,逐粮就食。从崇祯六年(1633年)起,农民军活动的区域扩大,转战于河南、湖广(今湖南、湖北)、南直隶(今安徽、江苏)、四川、陕西诸省,农民起义开始形成全国性的规模。
这时农民军中以闯王高迎祥一支最强,在群雄中最具有号召力。从崇祯七年(1634年)起,明政府连续组织大规模的围剿,以期消灭农民军。这年洪承畴受命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处军务,调兵7万人向农民军展开进攻。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主要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等都聚集在河南,共有13家72营。为粉碎明军的进攻,首领们在荥阳举行大会,商讨作战方略。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所向”的主张,就是联合作战,分兵出击,得到大家的赞同。会后,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即率军离开荥阳东进。正月十五日,一举攻占凤阳,焚毁明朝皇陵。凤阳是明朝的中都,又是南北大运河的重镇。起义军袭破凤阳,明廷大为震动。不久,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又都转进入陕西。洪承畴的围攻计划全盘破产。
● 闯王李自成和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官僚地主家当牧童,备受凌辱。他二十一岁时,父亲因贫病交迫死去,他生活无着,到银川驿当了一名马夫。后因地主艾举人欲加迫害,怒火中烧的李自成遂杀死艾举人,投奔起义军。李自成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善于骑射,且膂力过人,又有胆略,很快就当上了义军的队长。
在荥阳大会上李自成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众的战略思想、得到了各首领的赞同。于是分兵五路迎击官军。农民军团结一致,各路大军取得节节胜利,直接威逼凤阳、南京。明王朝恐慌万状,继续增兵。1636年,高迎祥不幸被捕牺牲,1638年,张献忠又一度受抚于明朝,起义军陷于困难境地。但当明军忙于应付自东北南下的清军时,起义军又恢复了生机。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641年,“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军攻破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接着李自成领军进围开封,歼灭明军主力。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自称“新顺王”,创立新顺政权。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国。在攻下太原、大同、宣府、居庸关、昌平后,大顺军于同年三月,攻占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统治中国达270多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不久,张献忠也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
● 大顺政权的失败
李自成进京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政权建设。中央机构基本上因袭明朝,有的只改换名称。与此同时,对罪大恶极的大官僚大地主加以镇压,并用暴力逼迫明朝贵戚大臣、贪官污吏交出平日剥削来的金银财宝。在“均田”口号的推动下,某些地区的农民夺取了土地。但是,由于军事上节节胜利,大顺领导者竟滋长起骄傲麻痹思想,以为明朝覆灭,天下从此太平了。对于盘踞在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只派少数军队出征。对于屯兵山海关的吴三桂更抱着幻想,以为只要用金钱和封爵招抚就可以使他为大顺守卫山海关。一些大将开始追求享乐,把战斗任务丢在一边,有些士兵也想富贵还乡。所以,当吴三桂引狼入室、清兵入关之时,大顺军猝不及防,一触即溃。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在清兵追击下,连连败退。次年四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不幸身亡。
● 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
崇祯九年(1636年)秋,闯王高迎祥被俘牺牲,李自成由闯将被推为闯王,但这时他的势力还小,起义军中以张献忠的势力最强,实际成为支撑局面的主力。崇祯十一二年间,在明军的围攻下,很多起义军先后投降了明朝,张献忠也在湖广谷城伪降熊文灿。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重举义旗,明政府急派大学士杨嗣昌督师襄阳,统兵十万,对张献忠大举围剿。张献忠奋力突破包围,进入四川,杨嗣昌也领兵入川追击。张献忠采用“以走致敌”的战略,领兵疾走不停,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七月到十四年(1641年)正月,在半年之内,几乎走遍全川,行程五六千里,使明军疲于奔命,无法追及,仅尾随而已。当明军精锐都聚集在四川的时候,张献忠急由四川开县东下。进入湖广,昼夜疾驰,仅用了8天时间,行军一千多里,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一举破城,杀死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时在崇祯十四年二月。杨嗣昌愤惧交集,自缢于军中。
张献忠自攻下襄阳后,又几经挫折,北进河南,被明军打败,便去投奔李自成;但二人不能合作,又东走今安徽,恢复了自己的力量,然后向西挺进,再度进入湖广。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下武昌,把楚王投入江中,为人民平了大愤。张献忠在武昌称大西王,后转战湘赣一带。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兵进入四川,七月克重庆,八月破成都,随后分兵四出,几乎占了四川的全部。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正式建国,国号大西,年号大顺。
李自成牺牲后,清军就把进攻锋芒指向了张献忠。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由陕南进入四川,和四川地主豪绅的武装联合进攻大西军,十一月,张献忠驻军川北西充凤凰坡,由于叛徒的出卖,张献忠兵败不幸牺牲,时年四十岁。明末农民大起义失败了。
明末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使封建制度和法纪受到了一次严重的冲击,封建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为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