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定河北(1 / 1)

汉更始二年(24年)五月初,刘秀和谢躬等在邯郸(今河北)击灭王郎。更始帝刘玄虑刘秀在河北势大难制,而刘秀手下大将朱祐也开始劝刘秀脱离刘玄独立,于是,刘玄乃遣使立刘秀为萧王,并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悉还长安;又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谢躬驻军邯郸。在这种形势下,刘秀进退两难,不得不想办法应付。

青年将领耿弇私下对刘秀说:“王郎虽破,天下兵革才刚刚开始。今使者从西方来,欲罢兵,不可听也。铜马赤眉之属数十辈,每一部都有数十百万人,所向无前,圣公(指刘玄)所不能制也,败必不久……今更始为天子,而诸将擅命于山东,贵戚纵横于都内。掳掠自恣,百姓更思王莽之朝,是以知其必败。公功名已著,以义征战,天下可传檄而定。天下至重,公可自取,勿令他姓得之。”刘秀之计遂决,乃拒更始帝刘玄之命而独立。

北定幽州

刘秀以讨铜马、青犊、五幡等家民军为名,派吴汉和耿弇北赴幽州,征发幽州十郡突骑。苗曾闻之,也暗中勒兵,并令诸郡不得应调。吴汉至无终,苗曾出迎于路,吴汉乘苗曾不备,杀苗曾而夺其军。耿弇至上谷,也杀韦顺和蔡充。于是,幽州遂处在刘秀控制之下。刘秀以偏将军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以镇抚之。

击降铜马

击青犊、尤来、五幡诸部农民军

刘秀击败铜马军后,立即挥师南下,进击驻屯在山阳、射犬地区的青犊、尤来等部农民军,并借此机会袭杀谢躬于邺,而定河内。在此之前,刘秀在攻破邯郸之后,已决心抗拒更始之命,所以和谢躬貌合神离。虽然都驻军在邯郸,却分城而居,俨如对垒形势。然而刘秀初则以幽州苗曾未除,继则惧惮谢躬兵强,故常虚与委蛇,以松懈谢躬戒备之心,以便伺机图之。不久,谢躬率其数万之众南驻于邺(今河北磁县南)。等刘秀破降铜马后进击青犊等农民军时,刘秀对谢躬说:“我到射犬追贼,必然破之,在山阳的尤来必然惊走。若以君之威力击此散虏,必成擒也。”实际上,刘秀此举,意在当尤来北入邺境,让谢躬出兵堵截时,乘虚袭取邺城。谢躬不知其计,遂即应允。等刘秀在射犬击败青犊等众而南下河内时,尤来果然北走隆虑山(在今河南林县境)。谢躬乃留其大将军刘庆和魏郡太守陈康等守邺,而自率诸将西击尤来。刘秀闻知,暗中派吴汉和岑彭率军偷袭邺城。吴汉先使人劝陈康,陈康答应做内应。等吴汉到后,陈康乃收捕刘庆及谢躬妻子,开门纳吴汉等入城。等谢躬从隆虑山回来,还不知道陈康已经反叛,即与数百骑兵坦然入城。吴汉伏兵于城内,突起而击之,遂杀谢躬而并降其众。刘秀在射犬败青犊等部农民军10余万以后,农民军沿太行山麓北遁。刘秀乘机南略河内,河南太守韩歆降。

这年冬天,刘秀采取两项重大措施:遣邓禹进兵河东(今山西南部地区)以图长安;巩固河内战略基地,以为尔后各方面进击的策源地。因河内郡险要富实,刘秀选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而授以方略说:“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当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他兵,勿令北度。”又以冯异为孟津将军,据守孟津渡口,以防更始洛阳诸军北渡,而加强河内地区的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