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1 / 1)

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叫侯赢,年已七十,家境贫寒,在魏都大梁的夷门当监者(看门人)。信陵君闻其贤,前去请见侯赢,想赠给侯赢一些财物,侯赢却不肯接受。信陵君乃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后,信陵君亲自坐车去迎侯赢赴宴。侯赢也不客气,摄敝衣冠而直上公子之车,想以此观察信陵君是否真心。信陵君仍是非常谦恭,侯嬴又对信陵君说:“臣有客在市屠中,请您枉车骑过之。”信陵君让车子赶到大梁的市场上,侯赢下车,去见其客朱亥,故意在那儿说了半天话,并暗中观察信陵君,信陵君脸色愈和,毫无怒意。当时,魏国将相宗室,宾客满堂,都在等待信陵君回去举酒开饮。市场上的人都围观信陵君为侯赢赶车。信陵君之从骑皆窃骂侯赢。侯赢见信陵君颜色始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回到家中,信陵君引侯赢坐上座,并引侯赢遍赞宾客,宾客都大吃一惊。酒酣,信陵君起而为侯赢上寿。侯赢说:“今日侯赢之为公子亦足矣。侯赢不过为夷门之抱关者,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赢欲成公子之名,故让公子车骑久立于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侯赢遂成为信陵君之上客。侯赢又向信陵君推荐了朱亥。信陵君当时并未想到,这二人以后对他的事业起了巨大作用。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发生大战。赵军统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率领赵军轻易出击,被秦军切断后路,断粮46日,主力40万人全部被秦军歼灭。第二年(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年),秦国复派王陵为将,率秦军主力从上党地区(今山西东南部长治地区)突破井陉关,进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精锐尽失,不得不困守孤城。秦军日夜急攻,意在灭赵,形势十分危急。赵王之弟、赵相平原君在率军力战的同时,派使者四处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当此危急之时,平原君发使至魏,请信陵君让魏王发兵救赵。

信陵君自度达不到目的,又不愿自己独生而令赵国灭亡,便召集宾客,约车百余辆,准备往赴秦军,与赵国共亡。行过夷门,见了侯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侯赢,并与侯赢诀别。侯赢对信陵君说:“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端而欲赴秦军,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赢闻晋鄙之军的兵符常在王君的卧室之内,而如姬最得王君宠幸,经常出入于王君卧室,有机会得到这兵符。赢闻公子曾为如姬报仇,如姬愿为公子去死,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定答应,窃得虎符而夺晋鄙之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有何不可!”信陵君从其计,往请如姬,如姬果然将兵符盗出给了信陵君。

得到兵符后,信陵君准备出发。侯赢对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去合了兵符,而晋鄙不愿交出兵权,事情必定难办。臣客屠者朱亥可与您一起去。朱亥是一个力士。晋鄙听命自然好,如不听命,便可让朱亥击杀他。臣本应跟您前去,只是老了,走不动了。请数公子行日,以至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信陵君便出发了。

信陵君到达邺之后,矫魏王之命,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合过兵符之后,又起了疑心,不想交权。朱亥用40斤重的铁锥椎杀了晋鄙,信陵君便统帅了晋鄙所率的魏军。信陵君下令军中:“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双亲。”最后得选兵8万人,进兵向秦军攻击。因魏军人人皆抱必死之心,故一个冲锋,便逼得秦军向后撤退。这时,赵平原君散掉家财,得敢死之士3000人为先,冲击秦军,秦军抵敌不住,后退30里。信陵君率领的魏军和楚国的救兵正好赶到,内外夹击秦军。秦军大败,向西撤退。秦军后部郑安平所率25000人被切断归路,向赵军投降。邯郸之围遂解,赵国也转危为安。

信陵君之救赵,是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活跃于社会政治舞台的一个典型。所谓“得士者昌,失士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