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 Purgatorio.XXIII(1 / 1)

贪食者的忏悔。但丁遇见浮雷塞·窦那蒂。

当我定睛看着绿叶,像一个终身追逐小鸟的人,那时胜于我亲父的对我说:“我儿!现在你来罢;对于允许我们的时间,应当善用他。”我即转过脸来,脚步也不迟慢,追着两位哲人;他们讨论着,使我在路上毫无所失。不久,忽有含泪的歌声:“主阿!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1]这种歌声使听了的人悲喜交集。

我叫道:“亲爱的父亲呀!这种歌声从何而来?”他答道:“也许是灵魂们来还他们的债了。”

如同沉思的旅客,他们在途中遇见不相识的人,便要转目注视,但并不停止脚步,在我们后面的一群灵魂也是如此。他们是寂静的,恭敬的,快着步伐赶上来,而且用惊奇的眼光望着我们而走过去。他们的眼睛暗黑而凹了进去,面色灰白,身上无肉,只是皮包着骨头。我不相信从前厄律西克同因为饥饿会形容枯槁到这种地步。[2]我心里这样说:“看罢!这就是耶路撒冷在灭亡的时候,玛利亚吃她自己儿子的肉的时候了!”[3]他们的眼窝像没有宝石的指环;若把人的面相读作“哦莫”,那么这里的灵魂很明显地表示出一个“爱姆”来。[4]一个人,要是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怎么会相信那果子和清泉的气味能够引起欲望,因而造成这般的状态呢?

我正在怀疑他们究竟因为什么而饥饿到如此,不懂他们因为什么消瘦到如此,而且他们的皮肤也干瘪到如此,那时忽有一个灵魂从眼窝的深处转着眼珠注视我,于是他高声叫道:“这个对于我是什么恩惠呀!”从他的面相看来,我从未认识他;但是从他的声音听来,我便知道他是谁。这一线微光,使我回忆起他的本来面目,我知道他就是浮雷塞。[5]

他请求我道:“不要注意我疥癣一般的皮肤,也不要关心我肌肉的有无,但请你告诉我,你怎样会到这里?这两位伴着你的灵魂是谁?快些对我说!”我答道:“你死的时候我曾经哭过你,但现在你的面貌给我的悲哀也不小于那一次呀!所以,为上帝的缘故,请你先告诉我,谁使你枯槁到这样呢?我正在惊异不止的时候,勿要问我,因为我的思想在别一方面,绝不会回答你恰到好处。”

于是他对我说:“因为神的命令,留在我们后面的那树和水,都有使我们消瘦的能力。这些灵魂,在生之日,口腹之欲都是太过,因此现在在这里挨饿挨渴,含泪而歌,洗涤他们的罪恶。这里果子的气味和洒在青叶上的甘露,激起我们饮食之欲,在我们心里如火烧一般。我们跑在圈子上,不止一次重受我们的痛苦;我说痛苦,其实要说安慰;因为我们赶向树走,是被一种欲望所驱,这种欲望正和基督流血救人,在十字架上喊着‘以利’一样。”[6]

我对他说:“浮雷塞,从你离开我们的世界,转到更好的生活,到现在也不过五年罢。假使说你在与上帝和解以前,已经没有犯罪的能力,为什么你能够到这里呢?我想你应当还在下面,以时间赔偿时间呢。”[7]

于是他又对我说:“那早早使我尝着甜美的痛苦的人,是我亲爱的奈拉:用她泉水一般的眼泪,用她虔诚的祈祷,和她不断的叹息,她使我免除在山脚的等待和其他各圈的逗留。我柔和的寡妇,她既是我心中所亲爱的,也是上帝所宝贵而嘉奖的,因为她能独行其善。[8]我想撒丁的巴巴嘉的妇女比我所离开的巴巴嘉的妇女还要有贞节。[9]亲爱的兄弟呀!你还要我说什么呢?照我的眼光看来,有一个时候将到,已经不再远了;到那时候,佛罗伦萨厚颜的妇女,将被讲经台禁止露胸凸乳而出门了。[10]一种需要规律的强制而穿衣服的妇女,是怎样一种野蛮妇女或是阿拉伯妇女呢?但是,假使无耻的造物知道天正在预备干涉她们,或许她们要号啕大哭罢。假使我的预言不错,那么在现在听着催眠曲的婴儿下巴长出细毛以前,她们就要悲伤了。兄弟!你不要再瞒住你的事情了;不仅是我一个,所有这里的灵魂都看着你的影子呢。”

于是我对他说:“假使你回忆起你对于我和我对于你的关系,那么这种回忆仍叫人不胜惆怅。行在我前面的这一位,他把我从那种生活里引出来,[11]这不过是前几天的事情,那时他的姊妹正是圆着脸儿[12](说到“他”时我指着太阳)。他引导我经过那真死人的黑暗之国,我用结实的肉身跟着他。由于他的鼓舞,又跟着他上升,绕着这个山路,在这里你们把在世的弯曲拉直了。他说要伴着我直到贝雅特丽齐所在之处,到那里他才和我分别[13](我指着他说):就是他,维吉尔,对我这样说的。至于那一位呢,就是,在不久以前,此处山地震动的时候,他偿清了债务,脱离而去的灵魂。”

译注

[1]《旧约》《诗篇》第五十一篇第十五节。

[2]厄律西克同(Erisitone)因获罪于谷神(Cerere),遂生饥饿症,家业尽后,自食其肉至死。

[3]耶路撒冷被狄托所围时,城中食尽,有犹太妇人名玛利亚者,杀子而食之。

[5]浮雷塞·窦那蒂(Forese Donati)为但丁之友与亲戚(但丁之妻党),为寇尔索(Corso)及毕卡尔达(Piccarda)之兄弟(见下篇),卒于一二九六年。但丁年轻时与彼过从甚密,亦且有诗酒征逐之事云。

[6]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见《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第四十六节,《马可福音》第十五章第三十四节)此处所谓“欲望”是说使我们的意志和上帝的意志相合。

[7]浮雷塞在临终皈依上帝,照例应等待在净界山门外,时间与其在世之年龄相等。

[8]奈拉(Nella)为浮雷塞之妻。但丁于一首十四行诗(见注11)中曾谓浮雷塞轻蔑其妻,当非事实,此处即但丁之自行更正也。

[9]巴巴嘉(Barbagia)为撒丁岛南方山中之地,此地民风野蛮,其妇女皆露胸无耻云。“我所离开的巴巴嘉”指佛罗伦萨,但丁谓佛罗伦萨之妇女较巴巴嘉之妇女尤为下流。

[10]十四世纪常有禁奢法,及教会所颁之命令与宣讲,有关浮华之限制,对于妇女之服装尤为严正。

[11]由这几行诗看来,维吉尔纠正但丁之处,固不仅在哲学或宗教方面的错误,即在实际道德生活方面所受感化亦多。但丁与浮雷塞二人间之“诗的通信”现尚有存者(十四行诗三首为但丁所作,二首为浮雷塞所作),较但丁所作其他各诗卑下远甚,可见但丁在深究维吉尔著作以后而大有改变也。

[12]言其时月轮圆满也。参见《地狱》第二十篇注18。

[13]参见《地狱》第一篇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