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后方稳定,避免外部事端(1 / 1)

普京传 王国章 1696 字 5天前

普京执政之后,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而最紧迫的就是俄罗斯的外交事宜。普京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东方,都采取了大体上相同的外交政策——“双翼外交”,而这种外交政策最主要的就是注重东西方之间的平衡,同时独联体内的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对普京而言,独联体的稳定与团结,对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备战略性地位。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曾数次在外交政策上做出重大调整,但收效甚微。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采取亲西路线,在外交上主张依附于西方,想通过这种方式融入到西方的社会中去,幻想着以妥协的方式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和青睐。但这仅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而已,最后必然使自己遭受重创。当时,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了,但西方对俄罗斯一直抱有敌意,并一直想方设法地去削弱俄罗斯的实力。这使得毫无防备的俄罗斯不仅没有融入西方,还让自己在东方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叶利钦执政时期,侧重于亲欧美,企图以此来赢得西方世界的经济援助,但是西方国家只动嘴,却不付出任何实际行动,最终导致俄罗斯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变动。随后叶利钦改变了以前的外交方式,不再仅仅与欧美亲近,同样亲近东方。他想利用这种外交方式,重新在国家外交中确立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为国内的改革带来新机遇。

在普京的执政纲领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排在首要位置的。但是,动**的外部环境一直制约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独联体是否能够持续保持稳定,以及独联体国家是否可以做到互帮互助,对普京在国内和国际上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俄罗斯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地缘战略区。因此,普京将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处理独联体与俄罗斯的关系上,他认为,独联体国家应该共同对抗美国的军事渗透。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出现恶化,综合国力大幅下滑。在外交方面,俄罗斯忽视了独联体国家的重要性,导致独联体国家脱离了俄罗斯的掌控。

在这个时机,美国加紧向独联体国家进行渗透,增加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对于美国来说,独联体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俄罗斯的近邻,一旦美国控制了独联体国家,就能够对俄罗斯形成直接的军事威胁,并从多方面制约俄罗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因此,美国乘虚而入,加紧对独联体国家的控制。

1999年4月20日,独联体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宣布退出独联体。随后,以乌克兰、格鲁吉亚为首的五个国家,在美国的提议和支持下,建立了一个名为“古阿姆”的联盟组织,以此来反对俄罗斯的政治统治。为了控制这些国家,美国大肆采用经济手段予以笼络,试图对俄罗斯形成包围之势。

在美国所采取的对外战略中,中亚及高加索地区也在他们的战略规划之内。因为这几个国家与俄罗斯接壤,便于美国利用,因此他们获得了众多美国经济的援助。据统计,美国为这几个国家提供的专项援助资金高达22亿美元。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这些国家抛开了俄罗斯,开始追随美国的脚步。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还有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对于美国来说,通过封锁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它可以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以及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对于普京来说,他绝不会允许自家后院起火。中亚及高加索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失去对该地区的控制,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等都会受到严重制约。如果美国在该地区实行军事进驻,将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领土安全。

2000年,刚刚上任的普京对外表示,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都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先导方向。随后,在普京的倡导下,独联体国家领导人举行了高峰会谈。经过独联体国家的一致提议,最后普京被任命为独联体理事会主席。同年6月份,独联体召开了莫斯科峰会,共同发表了一份对外联合声明。美国相当失望,因为联合声明中有关于《反导弹防御条约》的内容,他们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为独联体国家共同担负的责任。其中,独联体国家一致认为应该削减核武器,决定遵守国家法的基本原则。

关于独联体,普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俄罗斯正处在发展与复兴阶段,需要与独联体国家精诚合作,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往来,以保证形成更为融洽的多边合作关系,促进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普京在任何方面都是一个快手,想到就做。因此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独联体国家的战略意义。此后,普京开始对独联体国家进行友好访问,逐步增强相互之间的经贸、能源合作。

在“古阿姆”联盟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非乌克兰莫属,因此,它成为美国与俄罗斯共同争取的对象。因为早期的地缘政治影响,所以导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联系更为紧密。

在能源上,俄罗斯对乌克兰形成了有效控制。据统计,乌克兰75%的天然气和90%的石油全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因此,能源无疑成为俄罗斯掌控乌克兰的重要砝码。在经济方面,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合作与交流十分紧密。当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在黑海舰队和军港的归属问题上,两国一直存在着严重分歧。与此相比,经济领域的摩擦就不值一提了。

因为乌克兰在独联体国家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普京执政之初,便对乌克兰进行了国事访问。在两国首脑会谈中,双方就共同关心的众多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最终达成一致观点。在展开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合作后,普京终于稳住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

随后,两国元首之间的会晤次数逐渐增多,合作交流的领域也变得更为宽广。特别是在军事技术方面,两国的合作逐步深入。

而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关系也一度陷入紧张局面。在处理潘基西峡谷问题上,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甚至于到了兵戈相向的地步。对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平解决潘基西峡谷问题。为此,普京多次与格鲁吉亚总统进行会谈,商讨关于潘基西峡谷问题的合理解决办法。

潘基西峡谷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潘基西峡谷,地处车臣与格鲁吉亚之间,山地众多,为车臣分子的藏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后,众多车臣武装分子潜入该地区,对俄罗斯本土形成了巨大威胁。鉴于这个原因,俄罗斯不得不紧迫地着手处理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车臣问题,普京多次要求格鲁吉亚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清剿该地区的武装分子。但是,格鲁吉亚对俄罗斯的军事能力一直保持着畏惧之心,戒备心很强,担心俄罗斯军队一旦入驻这一地区会对格鲁吉亚的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因此,对于普京提出的联合清剿方案,格鲁吉亚一直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为了解决车臣问题,俄罗斯多次对潘基西峡谷进行轰炸,这无疑使格鲁吉亚心生愤慨。对于俄罗斯的轰炸行动,格鲁吉亚一直都是十分抵制的,指责俄方侵犯其国家领土主权。但是,车臣问题一直影响着俄罗斯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普京声称必要的时候,俄罗斯将会采取强硬的军事行动对格鲁吉亚境内的武装分子进行全面轰炸。

迫于俄罗斯的多方压力,格鲁吉亚同意合作。随后,在普京的要求下,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格鲁吉亚配合俄罗斯引渡车臣武装分子,而普京则承诺不再对格鲁吉亚的领土进行轰炸。

对于普京来说,只有恩威并施才能有效地解决潘基西峡谷问题。普京一直都在努力保持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为这样才可以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此外,处理潘基西峡谷问题的另一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潜在的威胁。

同时,普京对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合作也十分重视。普京曾多次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直接表现出普京的政治目的。在访问过程中,两国关于经济贸易以及军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之所以可以顺利地与乌兹别克斯坦展开全方位合作,主要是因为普京对症下药,将军事合作作为两国交流的重点。

在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十分猖獗,这无疑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家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普京便顺势提出俄罗斯决定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帮他们解决国家安全问题。此后,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建立起了十分重要的外**作关系。

本来,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宣布退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但经过多次谈判之后,乌兹别克斯坦决定重新加入独联体。后来,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了独联体联合军事演习,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