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外交”的新构想(1 / 1)

普京传 王国章 1452 字 5天前

随着“库尔斯克”事件的淡出,普京更加注重推行平衡、务实的“双翼外交”策略,希望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东西方之间。九月初,在出访日本之后,普京参加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且与克林顿进行了高峰会晤。仅仅几天之后,在莫斯科,普京又接见了越南总理潘文凯。10月份,普京接连访问印度和法国。那个时候,俄罗斯国内灾难频发。但是,普京始终在努力实施更为稳妥的“双翼外交”策略。

成功当选总统之后,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普京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特别是在对外关系上,他更加注重平衡东西方的关系,奉行“双翼外交”政策。在这种外交战略的规划之下,东方和西方宛如俄罗斯的两翼。普京认为两翼齐飞之时,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才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俄罗斯才能更加自如地驰骋在国际舞台上。

“双翼外交”的口号是普京在继承叶利钦时代“双头鹰外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独立初期,为了获得西方世界的信任,叶利钦将外交关系全面倾向西方,奉行“一边倒”的政策。其希望以妥协和退让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益,但事实却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冷战虽已结束,但依然对俄罗斯保持一定的戒心。西方国家希望可以继续削弱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俄罗斯不但失去了西方国家的信任,在东方国家中的影响也日渐式微。在自身利益受损的同时,俄罗斯的大国形象也在瞬间崩塌。

左右权衡之下,叶利钦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开始实施兼顾东西方的“双头鹰外交”。于是,他主动同中国等东方国家接触,试图让俄罗斯走出外交困境。“双头鹰外交”的实施,确实让叶利钦政府在东西方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关系。但是,随着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动**,以及国际形势的逐步恶化,“双头鹰外交”的弊端开始显现,致使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再次陷入低迷。

兼顾俄罗斯的现实与长远利益,普京上台后,开始实施“双翼外交”策略。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现实逼迫着俄罗斯必须面对欧洲和亚洲,并且要努力维护好周边国家的环境。同时,以往的历史表明,想要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独立的外交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外交关系中,虽然俄罗斯希望与西方国家交好,但西方国家并不买账。现实向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对抗、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成为普京的首选。

与“双头鹰外交”相比,“双翼外交”在处理国家关系上更为主动积极。随着“双翼外交”的持续推进,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稳步回升,国内的政治环境也更加稳定。与以往复杂的国内形势相比,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势力已趋向一致,都对“双翼外交”的平衡政策予以支持。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多变,让国家社会摸不清门道。因此,国际社会也希望俄罗斯奉行更加稳定、务实的外交政策。在普京的“双翼外交”之下,世界各国都对俄罗斯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可以与之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以加大交流与合作。

与以往对抗的外交关系相比,普京希望可以修复与西方的关系,对西方实行更加友好的外交政策。因此,他将重点放在西欧,希望借此打开俄罗斯的外交局面。随着普京不断地访问英国、德国、西班牙,一股甚为浓厚的“普京热”开始显现。

之所以将俄罗斯的外交重点率先选择西欧,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车臣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孤立。因此,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和隔阂是当务之急。西欧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扩大相互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普京来说,尽快走出疲软的经济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最为关键的。另外,美国在欧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欧洲保持友好关系,可以扩大俄罗斯在欧洲事务中的发言权。在欧盟逐渐强大的背景之下,普京希望可以加大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深化彼此间的经济交流,促成双边关系的持续稳步推进。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蓬勃的俄罗斯市场是他们极为看重的。因此,当普京政府率先释放出友好的信息之后,西方国家并没有犹豫。以英国、德国、意大利为首的西方国家,率先同俄罗斯进行接触,展开大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随着经济贸易关系的推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芥蒂逐渐解除。对于普京来说,实现与欧洲外交关系的突破是向世界展示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的拉近,美国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老对手。在预定的俄美领导人会晤上,双方就开展和维护两国关系达成了战略性的共识。在经济、能源、反恐等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谈判。当然,两国之间的隔阂还是存在的。对于美国倡导的修改《反导条约》,俄罗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态度。尽管美国花费了大量口舌,但普京依然毫不松口。不过,在新形势下,俄罗斯与美国以交流与合作作为主导方向,尽量避免再次发生摩擦,以让两国关系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当然,在实施西进计划的同时,普京仍然十分重视对东方的政策。确实,西方是普京优先发展的方向,比东方更为迫切。但是,在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中,东方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东方,俄罗斯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与长远考虑。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在处理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中,东方能够有效地平衡西方,为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取得更多的主动权。

对于普京来说,中国仍然是其东方战略的重点。在普京的东方战略中,中国具有支柱性的意义,优先地位十分明显。在随后的访华过程中,普京提倡发展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深彼此经济、贸易、能源、高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作为相邻的两个大国,俄罗斯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许多共同的利益诉求,这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际关系中,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对于倡导建设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可以有效对抗美国以及西方世界。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俄罗斯与中国对该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普京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合作,将此作为平衡对外关系的重要手段。

除了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朝鲜也是普京东方外交中的重点。在维持对华关系的同时,与亚洲各国保持密切往来,有利于平衡普京的亚洲外交战略。其中,普京特别重视与印度的外交关系。在政治、军事和贸易等领域,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普京的倡导下,双方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普京还加强了同日本的交流与合作。尽管在很多问题上两国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并不妨碍两国关系的发展。与朝鲜关系的修复,也是普京平衡亚洲外交关系的重要举措。在很多国际性问题上,与朝鲜的合作,能够让普京取得更多战略性的成果。在说服朝鲜放弃导弹研制计划之后,普京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称赞。在八国首脑峰会中,普京成为焦点性人物,具备了与美国抗衡的筹码。

对于普京来说,“双翼外交”的战略性意义是非常突出的。首先,普京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封锁,双方建立了更加友好的合作关系。其次,随着东方外交战略的实施,得以恢复俄罗斯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后,在维护和巩固俄罗斯利益的同时,俄罗斯在东西方之间也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平衡关系。

普京的政治构想是,为俄罗斯建立稳定的外部环境,使本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国内外氛围。在保持东西方关系平衡的同时,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出了更加显著的作用,为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