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在英国首相卡梅伦的陪同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了伦敦奥运会男子柔道的决赛现场。最终,在普京的见证下,俄罗斯选手凯布拉耶夫获得了金牌。
在普京来伦敦之前,英国的摇滚明星表达了对他的抗议。但是,普京还是开始了计划中的英国之旅。作为柔道“黑带”选手,普京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观看奥运会的柔道比赛。
在普京的见证下,俄罗斯选手获得了100公斤级的柔道金牌。非常巧合的是,在其拜访英国的当天,俄罗斯就收获了三枚金牌,并且都是柔道金牌。
在媒体曝光的照片当中,记录了普京在伦敦的几个瞬间:在柔道决赛的看台上,普京与卡梅伦谈笑甚欢,不时窃窃私语;普京充满**地为选手喝彩呐喊,鼓掌欢呼。当凯布拉耶夫获得金牌之后,他跳入场地,与这位新科冠军以及俄罗斯柔道队合影;在俄罗斯电视台的播放视频中,普京甚至身佩黑带,与柔道队员们切磋。
在一系列的政治热身之后,普京与卡梅伦一起了观看了柔道比赛。在国际社会看来,普京的伦敦之行,柔道显得比政治更为重要。俄罗斯媒体直接称道,普京此次的英国之行是“柔道外交”。
在会晤过后,普京对外表示,在叙利亚问题上,双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试图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普京同时还说道,在日后的俄英经贸等合作上,双方具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对于叙利亚问题,卡梅伦则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存在着严重分歧。根据媒体的猜测,与矛盾重重的叙利亚问题相比,普京应该更加愿意与卡梅伦谈论柔道。
柔道,尽管是一项激烈的搏击术,但是具有柔之道,以技巧和策略而著称。
在会晤前,关于叙利亚问题,英国民众希望卡梅伦能够说服普京。但是,普京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保持强硬态度。
对于普京的此次出行,俄罗斯民众认为是一场“柔道外交”。从事实来看,也的确具有“柔道外交”的色彩。
自2005年伦敦八国集团峰会过后,在长达七年的时间中,普京都没有踏上过大不列颠领土。在这七年里,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使得两国关系渐渐破裂。2006年,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在英国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英国当局指责是俄罗斯密谋暗杀了这位英籍特工。对于英国的指责,普京针锋相对,说道:“在政治挑衅中,谋杀的恐怖行为是令人不安的。”此后,两国关系跌至冰点。
简单的会谈之后,英国首相卡梅伦对英俄之间的关系表示乐观。俄罗斯国内媒体对于两国未来的关系发展也很看好,媒体纷纷预测,随着俄英关系的解冻,两国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作为新一届的俄罗斯政府,此次的英国之行所要表达的外交意向更为浓厚。
在体育运动中,普京最为欣赏柔道。即使工作再繁忙,他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柔道的练习。在普京眼里,柔道的礼仪等细节,能够较好地体现人的基本教养。当然,他并没有把柔道看作一种单纯的体育项目,而是认为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高尚的尊重精神。普京曾经是一名专业的柔道运动员,获得过市一级的柔道比赛冠军。
在担任总统之后,普京把柔道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在处理外交问题上,普京政府的举动也暗含着深刻的柔道哲理,而这也让他在外交事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参加一次八国峰会时,历时三天的讨论让元首们焦头烂额。然而,在柔道赛场上,普京仍然爆发出无限的热情。来到柔道赛场上,普京脱掉了鞋子和外衣,显得精神抖擞。在与日本柔道士的切磋中,双方各自被摔倒在地。普京曾经对年轻的柔道爱好者说过,柔道能够增强人的凝聚感,体现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尊重原则,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当然,柔道不仅可以健身,还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有效手段。后来,在处理俄日关系上,柔道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一次,普京在访问日本时,就曾前往东京柔道馆参观。作为柔道黑带选手,他获得了东道主的掌声和鲜花。在那一次,他还与一位只有十岁的小女孩进行切磋,在切磋中,普京还被这位小女孩摔倒在地。不过,围观者还是在柔道比试中看到了普京的机智,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对于普京的行为,评论人士称,这是一次非常巧妙的安排,给足了日本人面子。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俄罗斯一直牢牢地占据主动,而这次败给一位日本小女孩,被认为他是还了日本的一个人情。几乎没有人会认为普京不是一个小女孩的对手,那只是他精心的安排而已。在小小的柔道赛场上,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显示出自己的态度,这也体现了基本的柔道精神。后来,人们在看到那些比试的照片时,没有人认为那是普京的失态,而更加坚信他是一位强硬中带着柔情的俄罗斯硬汉,为他的个人外交魅力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普京不但善于利用柔道推动俄罗斯的外交,其更加擅长外交柔道。2005年,他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进行了会晤。在会晤前,布什对于俄罗斯的民主进程进行了批评,指责普京政府对俄罗斯民主的倒退负有责任。在会谈期间,布什大谈民主,对普京进行一番教育。甚至还宣称,将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推行民主。可以说,布什当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完全是置普京于不顾。面对布什的步步紧逼,普京非常平静,没有直接对其进行反驳。而是在一种非常含蓄的氛围中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当时的俄罗斯来说,俄美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普京的退让完全是一种策略。
在普京看来,当务之急是发展俄罗斯的经济,恢复强大的国力。因此,他认为,在个别问题上,不能与美国针锋相对,要适时地退让,以争取最宽松的外部环境。
从2000年担任总统开始,普京一直实行战略收缩政策。在很多国际性问题上,都保持忍让态度,他试图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在他看来,想要发展俄罗斯经济,必须保持同西方国家的友好往来,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争取搭配经济、贸易的好处。因为,那个时候,俄罗斯经济十分疲软,宽松的外部环境对自己至关重要。
纵观普京政府的外交政策,以空间换时间是其主要的战略举措。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等问题上,他始终保持隐忍的态度。即使在面对布什的批评时,他也仍然可以平静地对待。对于当时的俄罗斯来说,避免美国的民主制裁才是最为紧要的。因此,性格强硬的普京,不得不暂时收敛自己的傲气。
普京清楚地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柔道式的外交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只要能够维护俄罗斯的核心利益,适当的隐忍也是未尝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