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荒诞派戏剧产生的社会条件(1 / 1)

20世纪是一个多灾多难、动**不安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身心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20世纪又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感觉愈加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20世纪后半期,西方发达国家核技术、电子科学、生物科学、信息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思想领域的推陈出新。同时,核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冷战”的威胁,使得具有深厚人文主义传统的法国文学家常以犹豫和怀疑的眼光审视现代科学技术,他们的作品常表现科学技术以及它所支持的现代思想与人性的对立,常以荒诞的手法和讽刺的笔调,表达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疑惧。从70年代开始,工业国家自觉地逐步调整发展生产与维护人的精神家园之间的关系,8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核战威胁缓和,在这种情况下,文学作品中对现代科技和产业的忧虑明显淡化,作家们以平常心态接受现实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作为主战场之一,损失惨重,德国法西斯占领期间的暴行,所有这些都给战后死里逃生的法国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另一方面,法国在战时的抵抗运动维护了法兰西民族的尊严,用生命和鲜血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贡献,对此,法国人深感骄傲和自豪,这就造就了战后许多法国人心底里屈辱与骄傲相混杂、痛苦与喜悦相交织的复杂感情。法国国民经济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空前的浩劫使不少法国人感到悲哀和绝望,接踵而来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又加剧了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困惑和不确定感,怀疑并否定传统价值观的情绪进一步加深。

战后的第四和第五共和国期间,法国的政治形势一直动**不安。非洲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法国的帝国主义政策,随着原法属殖民地国家先后独立,法国在非洲的政治势力逐渐减弱,而经济势力也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日益萎缩。与此同时,法国国内左翼和右翼围绕立法和行政权的斗争时紧时松。法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人道主义关怀使他们始终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仍旧有不少人努力从马克思的学说中寻找理论支撑和思想材料,法国知识界仍旧是与权利中心相抗衡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抗衡中,文学无疑扮演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

1968年5月,法国经历了一次较大的社会危机,爆发了巴黎大学生反对新教育法的“五月事件”,戴高乐总统被迫下野。这次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就文化层面说,它与大战结束后20多年来出现的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质疑和批判直接相关。就社会内因讲,它是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经过长时间蕴积之后一次火山爆发式的发泄,所以,当时有些法国报刊称这个事件是“不满意现状运动”。这次事件后,不论在思想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总的趋势是,以激烈的态度或方式变革现实的狂热逐渐降温,公众对政治似乎感到厌倦,而知识精英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考察也逐渐显出冷静的一面,学术气息逐渐浓厚。当然,冷静并不一定削弱批判的锋芒,有时正好相反,反而增强了批判的力度。

法国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等学科迅速发展,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进文学领域,影响到文学理论设计和方法规范,文学批评也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门类。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中,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如存在主义者萨特、梅洛-庞蒂、加缪,实证的历史主义批评家朗松、布吕那蒂埃、勒麦特尔、蒂波代、李维埃尔等。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新批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借用结构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原始部落的宗教、婚姻、饮食等文化因素,寻觅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构,文化学者、文学评论家巴特运用符号学原理考察各种文化现象,揭示其资产阶级性质。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镜象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哲学家阿隆站在自由派立场上,从历史学的角度批判所谓的极权政治。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继承了年鉴学派的优秀学术传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复杂社会心态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富有启示意义的研究。法国文化在这个时期发生的转型和这些思想家理论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有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布迪厄、波德里亚尔等人先后进入法国思想界的核心。他们的理论也同时受到整个西方思想界的密切关注。

法国的戏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巴黎的舞台上不断推出新剧目,其中一部分作品后来发展成经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在占领期间,到剧场看戏几乎成了巴黎民众唯一能够合法享受的娱乐。人们在剧院聚会,并且得到情绪的排遣,特殊时期形成的这种特殊需要刺激了民众对戏剧演出的渴望。虽然德国占领当局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但是政治意义不强或是倾向比较隐蔽的作品经常能够通过审查而上演。战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得以发展的原因还在于巴黎的气氛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巴黎是现代思潮的中心,是一些现代主义流派的发源地,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向他们提供自由实践的环境和在剧院上演作品的机会,尤奈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都是定居法国的外国移民,他们的经历就是生动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