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成功路,你有我有他都有(1 / 1)

只要有精神追求,人人都能成功;只要能自我超越,个个都有幸福。

成功是内在精神诉求的达成,幸福是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青年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青年朋友,一定要树立多元成功观,并具备塑造主体幸福感的精神素质和能力。

正如台湾学者傅佩荣所说:成功最具体的定义就是“达成了某项目标”。“成功是出自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肯定,而不是外在的财富、名望、地位、权势所能增建的。并且,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生存需要勇气,更需要目标。所谓成功,就是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然后笑向前去。”或者说,“成功之道,首在确定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真正的成功是一种“生活态度上的自得其乐”。

寻找目标固然辛苦,然而,最可惜的莫过于漫无目标。漫无目标可能导致三种态度:要么得过且过,要么游戏人生,再者就是投机取巧。但是,如果把外在的金钱、财富、名誉、权势等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其后果更为严重,这样很可能就会无视别人的存在、别人的需要,甚至忽视自己的真正需要;等到所谓目标达成时,内心所感受的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失败。遗憾的是这种情形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往往是“经常发生的事”。人生目标的确定要“听从内在的声音”,然后把握时机,发挥潜能、全力以赴。

著名经理人李开复博士也强调:成功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快乐”。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真正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片面追逐名利、财富等外在目标的一元化成功模式,会让人失去正确的奋斗方向;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一定是不完善、不均衡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其绝大多数成员都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成功机会、道路和模式,人人都能成功。李开复博士关于“成功同心圆”的说法,很值得我们青年人参悟思考。

成功同心圆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因此处于成功同心圆的核心。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还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它们处于同心圆的第二层。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它们构成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价值观:成功圆的中心是价值观,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诚信是社会交往的道德基础,是一个人建立长期信誉的先决条件,是最为重要、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从诚信出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正心诚意”),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态度:态度受价值观指导,是行动的前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态度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结果。最重要的态度有六种,即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它们两两一组,构成了三个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在积极与同理心之间求得最佳平衡,参与社会事务时既不能咄咄逼人,也不能因羞涩而畏缩不前;在自信与自省之间求得最佳平衡,既不能因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过于自谦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在勇气与胸怀之间求得最佳平衡,既要有勇气面对挑战,改变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也要有足够的胸怀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中国文化强调团队和纪律,更注重自省和同理心,更有胸怀“来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意识,更注重自信和积极主动,更有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所以,融合中西、协调均衡是在态度上“做最好的自己”的关键所在。

行为:行为受价值观和态度引导,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外在指标。每一种态度都主导着一种具体行为: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理解和使用成功同心圆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完整和均衡。完整的原则是指要完整地理解成功同心圆的每个方面,要同时培养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成为完整的、结合中西文化优点的人才;均衡的原则是指在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时,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化的路线,应当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在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里选择最佳的均衡状态。但是,完整和均衡并不意味着圆滑、世故和骑墙,也不意味着必须丧失自己的个性和**。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根据自己情况来追求多元化的成功,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样看来,只要有自己特定价值追求的农村青年,经过自己的个人奋斗、不断努力,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自己内心的诉求,就都是人生成功。

——很多通过科举考试上了大学的农村青年,终于跳出农门进了城,最后经过个人努力和各种机缘巧合,最后成为国家干部或学界名流,算是人生成功;

——而没有考上大学,诸如王宝强、小沈阳等这样的农家子弟,也经过个人的奋斗,凭借自己的独特天赋才能,并巧遇贵人相助和抓住各种难得机会,同样走出农村进到城里来,当了闪光耀眼的明星,当然也是人生成功;

——还有千千万万既没考上大学,也无缘成为明星的农村青年,背上铺盖卷走出农村进得城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打工生涯,也在城市里定居下来,成为技术工人或职业白领,同样是人生成功;

——即使没有走出农村的无数青年,经过自己创业奋斗,成为林业专业户、养殖专业户乃至乡镇企业家或民营企业家,无疑也是成功。

再推而广之,有些农村青年,出来打工赚钱,回乡创业致富;有些农村青年走出大城市,进军小城镇;还有些农村青年在沿海建基业,到内地谋发展;另有更多的农村青年,到城里打工开了眼界,辛苦走一遭还了心愿……这些都是一种人生成功。

例如,2008年春,一个来自河南南阳农村的小伙子秦英林,由于回乡养猪而获得成功,作为农业部门选派基层代表之一,被总理招到中南海商谈国事,引起各界注意。媒体是这样报道他的:

不做城里人 回乡当农民

大学毕业后,秦英林回老家当起了“猪倌”,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他经营的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拥有上亿元资产,年产20万头猪。良好的经营业绩帮助他成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当选者。

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祖辈都是农民。1985年,他考进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89年毕业,分配到南阳市一家食品公司工作。1990年结婚,“过起了许多农村娃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

开始时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上班坐办公室,一切按部就班。但时间久了,秦英林的心里没着没落的。干的与学的关系不大,自己刻苦学习为了什么?像父亲这样的农民在农村不知有多少,为什么不利用自己所学,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呢?秦英林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但他还是犹豫了3年。

这3年里,秦英林为南阳的几个朋友设计猪舍、调配饲料,小试牛刀就得到大家的赞赏。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路标。1992年秋,他辞职与妻子一起回到家乡河西村,开始了“猪倌”生涯。

回来后,周围是一片反对声。同学说,咱农村孩子闯进城里不容易,丢了“铁饭碗”你肯定要后悔;父亲说,咱农村是个人都会养猪,谁要你这个大学生来逞能!

但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秦英林的信念。为筹建万头猪场,他向家人和朋友借了3.1万元。白天黑夜他都住在用玉米秆搭起的小窝棚里,打井、架电线、建水塔,样样都干。他还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砖拱结构的猪舍,使造价降低了90%。

1993年6月,秦英林从郑州和南阳买来22头良种猪,梦寐以求的事业起步了!乡亲们马上就发现,大学生养猪与农民养猪的确不同。秦英林招聘的饲养员都是职高毕业生,他还经常给他们上课;他有一套隔离和防疫制度,一般人不能接近猪舍;他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猪一天能长1公斤肉;给猪做肠道切除手术,他用手把猪粪掏出来;从国内到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养猪场、兽医站和实验室,他四处学习。

秦英林的事业迅速壮大,创业第4年,他的资产就达到400万元。随后,他主持了国家级星火项目——瘦肉型猪的产业化开发,年创社会效益上亿元,使数千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