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大胆地往前走(1 / 1)

积极主动,胆大心细,理性有情,是青年人走向成功需要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

人生设计得再美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得再周密,不采取行动一切都等于乌有。

人生成功的关键是,勇敢地将你的脚踏在地上,迈出第一步,并接着迈好你的每一步,一路走来,幸福生活自然就会有。

首先,青年人要树立积极主动、自信勇敢的人生和工作态度。

乐观面对人生,把握一切邂逅的机会,积极尝试一切值得尝试的事情,勇敢地推销和展示自己。不求稳妥,敢于冒险,要知道“当你行事过于谨小慎微时,你实际上正在承担生活中的最大风险”;许多人不敢尝试表面上是因为害怕失败,其实是害怕成功,如果你真的害怕失败,那你很可能早就成功了。成功与失败往往是孪生和遗传的,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在很多情况下“成功也是失败之父”,因此,成功与失败并没有那样泾渭分明,所以你也不要那样对二者“爱憎分明”,不敢失败就绝对没有成功。

只有积极、勇敢地尝试,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遇和条件,要知道成功的职业生涯恰是在不断试错中获得的。同时,勇敢承认错误,勇敢地接受失败,勇敢地放弃已经成功获得的东西,也是成功的职业生涯所必需的条件,这对于有效执行人生计划、获得成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青年人不仅需要自信和勇气,还需要智慧。

我们知道,工作对于人的内在意义,主要体现在“主观能动性”方面,即人能够用“脑子”而不是双手创造性地干工作。因此,成功者的生涯肯定是“智慧人生”,他们善于用“脑子”干工作、干事业。青年人要善于学习,不时“充电”,经常参加一些进修和培训活动,以不断提升职业发展水平。当然,职业能力并不等于现实执行力,要将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职业“生产力”,还需要实际中的“干中学”。此外,贯彻人生计划,还要善于在身边树立“标杆”,把握工作进度和生活节奏,分析差距并不断调整,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再次,青年人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就,还要善于利用和管理时间。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执行力”?就是因为“时间有限”、“时间不等人”这个自然条件的约束。一个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造物主给予我们的唯一财富和资本,因此如果用时间来计量,儿童应该是亿万富翁,青年人应该是大资本家,拥有高效的执行力,就意味着节约了时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和财富。而管理时间的基本要则就是,将日常的事务分轻重缓急有序安排,然后设定期限有条不紊完成之。

关于时间管理,有学者用大铁桶装沙石来做比喻:“铁桶”容量相当于一个人一天的最大工作量,“石块”相当于重要而紧急的事务,“碎石”相当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细沙”相当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水”相当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因此,对于轻、重、缓、急情况不同的事务,在时间安排上次序应该是,先装石块再装碎石,而后灌进细沙最后倒进水,这样就可以充分填满时间铁桶的容量空间。这样思想方法很值得一些老感觉时间不够的青年朋友借鉴。

简言之,一个人的职业成就是坚强的毅力、创造性的智力,再加上有条不紊、“只争朝夕”的时间管理效力,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但是,风云多变幻,人算不如天算。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周密计划和强大的执行力,还需要建立随时化解矛盾、及时处理冲突、不时应对危机的职业生涯反馈和调整机制。要知道,“理性设计”、“科学分析”并遵守基本的生活或职业准则,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些设计、分析和准则只是辅助手段,不是机械的工具、死板的教条。

在人生路上,充满着喜怒哀乐的情感纷争,既有成功时的欣喜若狂、热泪盈眶,也有失败时的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其中很多事务不是仅凭“理性分析”就可以说清楚的,而往往需要“感情用事”,“凭着感觉走”。人生实质是一种自觉追寻、自发形成、自然演进的“学习曲线”,职业生涯本质上是一种“随机应变”、往往“妙不可言”的处世哲学和待人艺术。

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在漫长的生涯中,自觉修炼出一套健康有序的心理调适机制,建立一套应对财务危机的理财保险机制,营造一套能够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悉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和朋友亲情网。所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搞“运动式”的操控管理活动能够“突击”出来的,而要在日常中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能有结果。

注意从小处入手,一切都要从现在做起,在现有职位上做好眼前的事。活在当下、抓住现在,平时就要注意人际交往,拜师交友也要在日常,时时处处注意个人形象和声望。千万不要等到“大祸临头”才去功利性地找人办事,这种就事论事式的“走后门、拉关系”,可能得手于一时一事,但要最终获得长期的职业生涯管理效果,十有八九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因此,一个人的职业操控和生涯管理,要走出“人定胜天”的科学理性主义误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充分的耐心和在失败中不断学习的“大无畏”精神,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人生、投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应对激烈而残酷的职场竞争,才能从中“自得其乐”、“自获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