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谁与争锋》读解
《谁与争锋》以不可预测的两方对抗和具有探索性的话题揭秘,备受观众特别是高知群体的喜爱,成为国内第一档技艺探索对决类节目。它开创了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将矛与盾的冲突,最全面展现的电视节目先河。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谁与争锋
节目类型:技艺对决秀
主持人:无(只有画外音和记者)
播出频道:湖南卫视
播出时间:每周一22:00
开播日期:2012年9月3日
播出状态:已停播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颁布后,各卫星频道的娱乐节目纷纷调整内容及形式,加大符合“限娱令”要求的旧节目改版及新节目研发的力度。此后,我国电视台正式步入对过度娱乐化倾向进行矫正的“后娱乐时代”。
中国观众经历了选秀、K歌、相亲的三波综艺潮流之后,对综艺节目早已不是最初的来者不拒,全民狂欢。任何综艺节目都红红火火的时代已经过去,观众的口味已经开始变得挑剔并且出现分化。即便是当红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也难以企及当初《超级女声》全民狂欢的盛况。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后娱乐时代的综艺”,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火,追求精品。而湖南卫视一直被认为是省级卫视的“老大哥”,尤其凭借自制剧和综艺节目在激烈的省级卫视争斗战中站稳了脚跟。湖南卫视力求创新,在2012年9月又推出了全新节目——《谁与争锋》。
《谁与争锋》不同于湖南卫视以往播出的谈话性、采访性和游戏性节目。此节目自我定位为“科学探索类节目”。它采取矛盾对决的方式,来营造节目的魅力。《谁与争锋》在每周一晚上10点播出。每一期节目邀请两组嘉宾进行对决。嘉宾身份各异,但都身怀绝技。节目中,有面包师傅和食品模型大师的对决,有最强大力士冠军和太极掌门人的对决,还有湘西傩术传人和现代催眠大师的对决……
《谁与争锋》第一季以不可预测的两方对抗和具有探索性的话题揭秘,备受观众特别是高知群体的喜爱,成为国内第一档技艺探索对决类节目,也开创了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将矛与盾的冲突全面展现的电视节目先河。《谁与争锋》第二季于2013年10月14日开播亮相。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紧张刺激和不可预知特色,将知识性、娱乐性与戏剧性巧妙融合在一起。每期节目会邀请两个在不同行业内绝对顶级的人物来进行对抗,这种顶级对抗是具有矛盾对立性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对抗双方通过一系列方式展现各自的优势及能力;之后,设置一场面对面的最终对决,比赛中只有一方能够取得胜利。究竟是矛更锋利,还是盾更坚硬,直到节目的最后才得以揭晓。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一向凭借娱乐节目占据中国省级卫视霸主地位的湖南卫视在2012年遭遇“滑铁卢”,连续三个月跌下收视宝座。当时,它的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的收视率被《缘来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后起之秀挤到了墙角。节目工作人员集体跳槽,给湖南卫视带来内伤。贵州卫视、云南卫视、山东卫视等二三线省级卫视崛起,进一步挤压湖南卫视的收视空间。湖南卫视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黄金档和次黄金档的电视剧收视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连续两个月未尝冠军滋味,湖南卫视就像触动了多米诺骨牌,被认为难保“老大”的位置。
据安徽卫视粉丝网消息,2012年5月第一周省级卫视C**(索福瑞)32城官方收视数据出炉,湖南卫视收视低迷的状态有所缓解,但在其强势的周末时段,依然无缘收视霸主的地位,周五至周日分别排名第四、第三和第六,而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则轮流坐庄。如此低迷的收视业绩让湖南卫视决定对一些节目进行全面的升级改版。2012年9月3日晚10点,《谁与争锋》第一期播出,成为湖南卫视9月创新升级改版的第一炮。
《谁与争锋》在前期宣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在湖南卫视播放预告短片,用最具煽动性的话语来引起观众的收视欲。例如,2012年12月17日晚上10点播出的《谁与争锋》中,“不仅有《法证先锋》中的神探,还有《赌神》中的飞牌手,不仅有《我是特种兵》中的顶级侦察兵,还有《神鞭》中的山东神鞭手,两组对抗嘉宾在本期节目中让观众对只能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各种特异功能一一展示。当神鞭碰上飞牌,神探遭遇侦察兵,谁才是行业顶尖高手?”这种近似夸张的描绘和充满悬念的反问是《谁与争锋》整个栏目的特色。另一方面,在金鹰网、芒果TV等湖南电视台的旗下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为《谁与争锋》造势。因为如果能将《谁与争锋》做好,带来的不仅是一个节目的效益,而且是对整个电视台的收视率的拉动。因此,对湖南卫视来说,力推《谁与争锋》,可以说是一件只赚不赔的买卖。
三、主要社会影响
《谁与争锋》在2012年9月3日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就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湖南卫视百度贴吧和《谁与争锋》官方微博中,观众踊跃留言发帖。不少网友表示:“全程都不想离开,生怕错过了精彩的对决过程,猜错结果。期待下一期的节目,希望更具有悬念性和对决冲击力。”还有网友留言说:“这个节目特别适合全家收看,我和孩子都有自己支持的对象,在收看的过程中还针对两个行业状元的表现进行讨论分析,非常有意思。”《谁与争锋》的制片人李隽宇,曾带领团队打造过收视口碑和社会影响力双赢的节目《百科全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故事精彩”“情感动人”“过程戏剧”和“结局悬念”来评价《谁与争锋》。
首先,《谁与争锋》不同于湖南卫视以往的综艺节目,在节目内容上更偏重知识性。节目中会展示两个在不同行业绝对顶级的事物或者绝技间的对抗。比如说世界上最坚硬的盾和世界上最坚硬的矛,在一个公平的规则下,进行面对面对决,最终只有一方能赢。对决的过程和结果常常具有戏剧性。两个顶级事物“对抗”的过程,不到最后一刻,悬念都无法揭晓。节目的这一特点对于观众来讲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正如《谁与争锋》的片头中引用的“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所揭示的,矛盾是这个节目的灵魂。观众之所以不会换台就是想知道矛盾对抗的结果。
其次,《谁与争锋》这一对抗性真人秀节目保持了湖南卫视擅长煽情的特点。例如,在卡斯罗犬与中国第一训狗师对抗的一期节目中,就渲染了狗和狗主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感情。又如,在中国辣王和世界最辣的辣椒的对抗中,又凸显了辣椒栽培者的伉俪情深以及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可以说,在中国,不论什么情态的综艺节目,选秀也好,相亲也罢,如果能有情感丰富的故事,甚至所谓的“泪点”,就会给节目带来一定的噱头,而且更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再次,整个节目没有主持人,只有画外音和记者采访。为了避免节目流于平淡,整个节目组明显下足了功夫。在展示双方实力时进行“最强测试”。这些所谓的“最强测试”就是充分展示嘉宾实力的环节。在“最强测试”中,不得不赞叹节目组的创新性,如让飞牌高手将纸牌扔过高压水枪,将活人假扮的雕塑搬到美术课堂上供学生写生等。这些“最强展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分展现嘉宾实力,表明这位嘉宾是他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二是充分吊足观众的胃口。观众看到嘉宾越强大,技艺越精湛,就会越期待他与另一位嘉宾的对决。同时,制造起伏。在节目中,观众经常可以听到画外音,“难道这个……难住了他?”因为在介绍嘉宾时如果一味地强调这位嘉宾的过人之处,会让观众觉得乏味,适时的小起伏能够很好地调和观众的口味。
最后,用一切手段吊足观众的胃口。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当天,两组亮相对决嘉宾,不管是顶级特效造型师对抗顶级整形师,还是最忠心护卫犬对抗最强训犬师,对决的过程始终紧紧地吸引着观众视线,让观众屏息期待悬念揭晓时刻。总之,节目组会用尽一切手段吊足观众的胃口,同时,又不让观众轻易知晓结局。对结局设置的悬念和一开始矛盾的选择一样,是这档节目异常吸引人的地方,可以说是这档节目的灵魂。
可是,2012年11月,一片叫好声中的《谁与争锋》突然连续几期出现重播,没有新节目让观众颇为恼火。一些激动的观众甚至在论坛中发出“湖南卫视玩弄观众”等激烈的言论。而且,就我们对这档节目连续四个月的关注来看,不少观众已经出现审美疲劳。《谁与争锋》节目制作与播出坚持不到两年时间,终因收视低迷而停播,原播出时段被湖南卫视王牌剧场《钻石独播剧场》取代。
四、阐述与评价
从策划和创意来看,《谁与争锋》不同于湖南卫视以往的综艺节目,以科学探索和技艺探索的方式为定位,在节目内容上更偏重知识性。起初,《谁与争锋》以新颖的创意与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一度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但毋庸置疑,该节目在创意策划、模式设计、制作方式、细节运用和节目营销推广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与瑕疵。因此,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目中交锋对象与技艺选择不妥,有些矛盾对抗设置不合理。我们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并非绝对化的相克相生,也并非一定能分出孰高孰低。这样,节目中交锋对象与技艺选择如有不妥,就会影响节目质量与节目表现的合理性。有些事物看似有矛盾有对抗,其实不然。这也就造成节目中有些矛盾对抗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例如,世界上最慢的艺术家和最警惕的警犬的对决。很明显,警犬是通过对物体是否在安全范围内的判断来进行工作的,而不是根据物体的移动速度。这个对决有点类似于跳高选手和短跑选手间的比赛,没有可比性。
第二,人为设置与编排的痕迹明显。矛盾的对决通常需要好几个回合,而几乎所有的对决都要到最后一个回合的最后一刻才能出结果。这种吸引观众的手法无可厚非。但是,在扑克牌千王与魔术师的对决中明显可以看出,为了维护湖南卫视自己的魔术师的面子,千王在最后的对决中故意示弱了。这期节目在网上引起很大争议,因为从整个节目来看,千王的技术是远超过魔术师的,而最后两人却打成了平手,由此引起了很多关于湖南卫视操纵节目的猜想。
第三,制作难度大,成本高。制作一期节目,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民间高手,同时还要设置对决。与在演播室录制不同,很多节目都是节目组远赴外地,在现场打造设施进行拍摄的,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运气。从《谁与争锋》连续出现的重播现象中,不难看出节目制作的难度较大。
五、阅读延伸
[1]陈颖.女保镖沙滩求职后娱乐时代选秀节目上演变形记[N].华西都市报,2012-03-06.
[2]湖南卫视.《谁与争锋》上演另类版变形金刚大战[EB/OL].[2013-12-06].http://zixun.hunantv.com/hntv/20131206/0953457517.html.
[3]湖南卫视.《谁与争锋》收视飙升荣登全国同时段收视榜首[EB/OL].[2013-11-06].http://zixun.hunantv.com/hntv/20131106/0948034539.html.
[4]湖南卫视.《谁与争锋》再现徒手抓神箭草原英雄迎战国外闪电手[EB/OL].[2013-11-25].http://zixun.hunantv.com/hntv/20131125/0940097606.html.
[5]张瑞坤,侯天友.从“大众传播功能”浅析电视节目“娱乐化”[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6).
[6]白小易.论电视“后娱乐时代”的开启[J].中国电视,2010(5).
[7]张萍.“后娱乐时代”电视节目的创新模式[J].声屏世界,2012(8).
[8]余婷,远方.卫视江湖,谁与争锋?[J].媒体时代,2010(9).
[9]陈文敏,董天策.平视、赋权与身份加冕——竞争类真人秀《技行天下》的话语意义[J].南方电视学刊,2012(6).
[10]郭坦.中国户外竞技闯关真人秀节目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沈涵洁,孙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