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报的概念及特点
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通报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新闻性特点。
二、通报的种类和写法
(一)表扬通报
用于表扬先进集体或者先进个人事迹,宣传典型、树立榜样。
表扬通报标题的事由往往有“表彰”“奖励”等引出被表彰对象。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知》《关于广州运动员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获省政府表彰的通报》等。
表扬通报的正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先进事迹;以及对先进事迹的评价,并宣布表彰依据和决定;第二部分对受文机关和机关全体人员发出希望和号召。
(二)批评通报
用于批评违反政策和纪律的错误,以反面典型或重大事故警戒有关人员,教育广大干部群众。
批评通报正文由错误事实、错误原因或性质、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等内容构成。批评通报有事故通报和错误通报之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市壶东大桥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是一则事故通报。
批评性通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关于×××事故(错误)的+通报”构成。批评性通报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束语三部分。
1.开头。简述错误事实,介绍错误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主要经过、结果。
2.主体。主体分为两部分,即对错误事实的分析评议,它包括确定错误的性质、指出错误的程度、分析错误的根源、揭示错误的危害;上级对错误事实的处理决定,它包括处理错误的目的、处理错误的根据、处理错误的组织、处理错误的方式。
3.结束语。希望与要求,其内容包括对错误应采取的措施,对错误应吸取的教训。
(三)情况通报
用于传达重要精神、通报重要情况。
此类通报针对工作中带倾向性的问题,明确阐述领导机关的意见,往往有具体的要求、措施、办法或有关规定,带有一定的指导性。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重庆市巫山县部分乡镇铲苗种烟违法伤农事件的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的正文由情况概述、情况分析和解决意见、执行要求等内容构成。
三、注意事项
(一)材料要求典型。要选取有普通意见的典型材料来通报,这样才能对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
(二)事实要准确。通报的材料必须是真人真事,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制文机关对事实材料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超越材料夸大拔高,否则就达不到通报的目的。
(三)通报要及时。通报的内容的典型性决定通报的人或事对工作有指导作用。发现情况后及时通报才能充分发挥通报的教育、指导作用。
四、典型文案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2005上半年全省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5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积极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03万人,完成年目标的52.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62万人,完成年目标的60.1%;困难群体就业1.75万人,完成年目标的58.3%;城镇登记失业率3.64%,控制在4.5%的计划范围以内。现将有关情报通报如下。
2005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完成情况比较好的有:南昌市新增3.51万人,完成年目标的53.2%;宜春市新增2.11万人,完成52.8%。(略)
2005年上半年,全省免费介绍职业198393人,完成年目标的66.1%,其中抚州市15564人,完成97.3%;赣州市29172人,完成83.3%。(略)
总的来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全省再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各项目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狠抓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做好2005年下半年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完成。
五、实训演练
请根据下面内容拟写一份通报:
2009年3月18日,上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老师艾欧下班离开办公室时,因过于匆忙,把一挂钥匙遗忘在门锁上。恰巧,当晚就有小偷光顾。小偷轻易开门进入办公室,大肆行窃,偷走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照相机等物。第二天,小偷被抓获,供出盗窃过程。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学校立即作出给予艾欧老师通报批评的决定,并发文到学校各部门。请代为拟写该份通报。如缺少有关项目,可自行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