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录片的结构(1 / 1)

艺术欣赏 时芹 1471 字 7天前

一部纪录片叙事是否成功,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意图,很好地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也就是结构的问题。结构是叙事最直接、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

纪录片的结构,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整体布局,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具有节奏感。二是内部构造,对影片中各部分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较之故事片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因为它不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限制,也没有任何脚本可循,而是仰赖生活本身的逻辑自然天成,这一特点为纪录片作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更大可能,同时也对纪录片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只是平铺直叙地堆砌材料或漫无目的的从一个议题到另一个议题,就不可能有力地表达主题和思想,也就不可能吸引观众。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形式的探求,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行,即使踩着自己的脚印走也是行不得的。”电视作品反映题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创作个体的不同个性风格,以及电视观众对作品欣赏风味不断变化,都要求电视作品的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结构形式是电视创作中最活跃的成份,对于同类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可以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结构的固定格式虽没有,当还是有一些创作规律的。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做到自然、完整、严谨、新颖、统一。

①自然。就是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事物本身内部的条理性也是结构片子的依据。

纪录片结构方式的主观性强,它靠蒙太奇把画面联结在一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跳动,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安排方法。但是,无论怎样的组织安排,都不应为形式而形式,而是考虑事实所能提供的逻辑基础,使结构形态的运行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不做作,朴实而不雕琢。

②完整。它要求电视作品在结构上应该形成一个整体,不能给人以零乱残缺的感觉。

一般来说,纪录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为结构框架,经常要把一些不完整的片断,甚至是零碎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形态,使人对这些片断材料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完整性是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叙事清晰、完整的前提,不然观众会弄不明白是“说什么”。结构不完整,事件的因果关系也不会完整。

例如,纪录片《达比亚》尽管是一个短篇,内容很丰富而且充满张力,可解读的东西很多,而且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也很完整,称得上是一部丰富、隽永、精巧的片子。

③新颖。就是要使作品的结构既要符合叙事内容的特性,又要有叙事者的个性风格。不能总用相同的模式去套编丰富多样的不同题材,也不能出现了一种新款的模式就纷纷效仿,不管这种结构形式与内容对不对路。一部好的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殊本质以及作者的独特理解。如《消失的大河桥》一片的结构,采用的是章回体的结构,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④严谨。它要求电视作品结构要严密、精巧、工整,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主次要得当,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这会使观众不知所云。

结构的严谨首先要重视思维逻辑的严谨,要对影片内容发展趋向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详略不同的材料在结构中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到组织严密、无懈可击。但是,在纪录片中对于许多以人、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题材,自然真实远比严谨要重要。因为真实的生活现象不可能那么有条不紊,工工整整。硬把它条理化、逻辑化,有时反而会失掉真实感。

⑤统一。这里的统一,一方面是指结构形式要与叙事内容的内在节奏取得一种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结构形式本身要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全篇贯通。

不管采用何种结构方式,首先要看题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特性;其次要注意追求一种新颖的个性化人叙事方式,以便能让观众产生兴趣,得到好的观赏传播效果。

因此,结构是电视作品在内容层面上的组织方式。电视作品的叙事常为段落为单位展开的,段落是组织情节材料的自然单位,也是展开作品叙事过程中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自然步骤。但是一个段落只能展开作品基本主题思想的某个别方面,一部完整作品的多个部分要靠有个性的富有创造力的结构才能连成一气。因此叙事中各内容层次的组织安排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结构之中。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常见的纪录片几种结构形态:

(一)顺序式结构

在纪录片的结构形态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透过时间的线性来统领镜头的编排。因为,时间因素本身所潜藏着的那种逻辑关系,就是一个天然的结构。顺序式结构就是一种依照事件进程的自然次序组织情节叙事结构,它是以时间为轴线的。它要求叙事趋向沿因果链条从事件的开始进入具体的冲突,然后有条不紊地被强化,推向一个**,当**以某种方式缓解时,叙事结束。这种结构强调情节的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讲究起、承、转、合,要求有环环相扣的因果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这种结构形式,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因此它也常常作为接近生活的纪录片叙事的结构形态。

顺序式结构可以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随着事态发展中时间的进程来把事实内容逐渐展示给观众;也可以以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作为线索来展开叙事内容。

顺序式的结构往往截取生活当中的一段,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年,还可以是一个事件的一个阶段。起点和落点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含义,如纪录片《正凤剧社》从低潮处起,**处落,自然就给人以向上的暗示,反之则不然。

(二)交叉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有着内在联系的线索进行交叉安排,并以此组织情节,推动事件发展。这种结构方式交叉片断的安排要推动结构的整体发展。对片断的分切、组合要有内在的联系,并能在对比或队列中造成一种冲撞或加强,以拓展主题意义。

这种交叉式的结构中,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被打乱,然而它一般是同一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境下的对列比较,它们之间有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并在共同的作用下加强深化了主题思想。

(三)板块式结构

这种结构与交叉式结构的区别是几大板块中的主体往往是不同的,它虽然也是由两条或更多条线索,然而不是交叉安排,而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块内容有一条自己的发展线索。因此可心说每个板块中的小结构则是一种顺序式结构。

各板块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只不过不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联结,而是统领于创作者的主题思想下的一种主观化的联结。它们往往人一个基点出发来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展现一个总的主题或事件。因此它不太注意外在形态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它有利于表现繁杂丰富的内容,并靠结构把不同主体事件整合在一个主题之中。

例如,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