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术论文(1 / 1)

(一)学术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学术论文是指除实证性研究报告以外的,反映专业系统知识的理论性文章。这类论文通常属思辨性的研究,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占绝大多数。

学术论文的主要特点是学术性,基本观点加上理论依据,思辨性较强。具体特征表现为两大方面:其一是逻辑性,即论据确凿、论证清楚。言之有理、实事求是,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其二是创新性,要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理论上有所发展,或在方法上有所改进,或在事实上有新的发现,能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前人不曾有的认识。论述的重点不仅在于说明是怎么做的,更要证明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提出教改实践的理论依据,当然也不排除必要的事实依据。学术论文与经验总结比较而言,经验总结偏重个性,学术论文偏重共性;经验总结偏重说明事实,学术论文偏重提炼观点;经验总结偏重具体操作,学术论文偏重揭示规律。

根据论述内容和写作方法,可以将学术论文划分为论证型的论文、考证型的论文、诠释型的论文、调研型的论文和争辩型的论文等。也有人将学术论文划分为创造型的论文、评析型的论文、描述型的论文、综述型的论文。

(二)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按国家标准GB/T7713-1987的要求,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其基本框架如图12-4所示。学术论文的内容和体裁形式多样,写作比较自由、灵活,不像研究报告那样有相对固定、统一的结构。

图12-4 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三)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

研究论文中的前置部分、附录部分和结尾部分的撰写参见研究成果表述的通行规范(见本章第三节),此处不再赘述。现就主体部分的撰写方法予以介绍。

学术论文虽然在主体部分结构上与教育研究报告有所不同,但就其表述方式而言,却有着相对一致的顺序和规律,都是依据撰写过程本身的逻辑思路进行的。

1.绪论

绪论又称前言、绪言、序言、引言等,是学术论文的开始部分。目的是引导读者把握全文中心,顺利引出本论部分,并激起读者的兴趣。

绪论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出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论文的中心论点;概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界定主要概念和术语;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等。在实际写作中,以上内容并非要面面俱到,可选择其中几项。绪论的写法多种多样,可以是开门见山,提出论文主旨;可以用提问质疑的方法,给论文定向;可以商榷立论,提出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概括总体,交代研究背景,提示写作意图等。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的绪论部分篇幅不宜太长,否则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喧宾夺主的感觉。

2.本论

本论是作者证明论点,分析现象,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本论写作的基本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本论主要目的是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本论相当于研究报告中的“分析与讨论”,在整个论文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从篇幅上讲,一般本论部分要占全文字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本论的内容是由观点、材料和结构组成的,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材料是论文的血肉,结构是论文的骨架,三者互相联系,水乳交融。即观点来自材料,材料支持观点,结构促使观点和材料的完美结合。

(1)论点。是作者以判断的形式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看法和态度。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建立论点的方法是通过对所查阅收集的资料的认真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再把这种见解提炼为论点。

(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是说明论点的理由和材料,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据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公认的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据要求必须充分、真实、典型,论据与论点要统一,这样才能给论点以坚强的支持。

(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证实由论据得出论点的必然性。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是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是论文整体的谋篇布局、逻辑构成问题。

本论的写作关键在于论证,即作者要证明自己提出的论题,要做到论点明确具体,论据丰富充足,论证符合逻辑规则。

3.结论

结论是学术论文最终解决问题的部分,是作者在对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后的全面总结,是论题被充分证明后得出的结果,是针对研究问题作出的答案,是整个研究的结晶。

结论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研究总体性的判断,总结性的见解;提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等。

结论的撰写方法可以采用总结式、评论式、问题式或建议式等。结论部分的写作要做到:结论谨慎,内容简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