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资料的整理(1 / 1)

在对文字资料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整理,以便使散乱、无序的资料系统化、条理化。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具体、简明扼要。其程序及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审查补充

文字资料整理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逐一审查和分析,目的是“去伪存真”。审查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资料的有效性

资料的有效性是指收集到的资料是否与研究的问题一致,是否“切题”。如在自然观察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中,所收集的资料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离题太远或根本无法说明研究问题的情况,对此应认真辨别,并进行删除。

2.资料的全面完整性

资料的全面完整性是指资料是否有不完备、不具体明确的情况。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要在研究时收集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大量资料,包括行为事件的背景材料、环境材料等。只有收集到全面完整的信息,才能使研究深入问题的本质。所以,当审查中发现资料在此方面比较欠缺时,就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补充,或重新进行收集。

3.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性

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性是指资料是否是真实和可靠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取资料的手段和资料的来源、研究者是否带有一定的成见、研究对象是否有不恰当的动机等都会导致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如研究者因访谈时提问的措辞不当,造成研究对象的心理负担,往往就会收集到一些虚假的信息。

(二)分类归纳

分类是将审查补充过的原始资料按某种标准分为若干类别,并归纳出各个类别资料的主要特点。通过分类归纳,可使资料条理化和系统化,便于分析。在分类时,既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研究内容的性质来确定分类的标准,也可以根据资料的形式、特点或来源来确定分类标准。但同一个研究中分类的标准应统一,要做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归纳是对每个类别的资料进行概括,以说明其主要的特点,如资料反映出的主要观点、在研究中的主要用途等。

(三)汇编

汇编是在审查和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对研究资料进行统一的汇总、编排。汇总的目的是将各个类别的资料整理在一起,以方便在后续研究分析中的使用。同时为了查找使用的方便,要按一定次序对资料进行编排,并注明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收集的时间、地点、方法、收集者的姓名等,这样也方便今后其他相关研究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