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前教育领域开展行动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1 / 1)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行动研究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研究观念的影响,教师自身某些素质的缺陷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某些偏差,使在学前教育领域开展行动研究时容易遇到一些障碍,因此,在学前教育领域开展行动研究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一)要实现从单纯的实践者向行动的研究者转变

幼儿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实践者向行动的研究者转变,必须对现成的经验、传统的做法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探索新的理论,构建新的模式。首先,要勤于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备和基础。行动研究需要借助于理性思考的力量,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计、新方案,增强科学的预见性,避免行动的盲目性。它还要求不断将行动的经验概括上升为一定的理论。其次,要多于行动。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就能找到很多可以用于开展探讨的课题,勤于行动研究,才能提高研究能力。再次,要共同合作。促使行动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不仅仅在于改造教育技术现实的需要,而且在于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寻求共识的内在需要。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加强各方面的共同合作。最后,要善于思考。反思是行动研究的灵魂,教师通过反思,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方法。

(二)要掌握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

技术是指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是行动研究所必需的知识或方法。具体体现在制订计划、开展行动、收集资料和进行反思的操作技术中,掌握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是开展行动研究的基础。例如,要掌握制订计划的方法技术,要在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分析研究问题,能够按行动计划格式和要求撰写行动研究计划;又如,收集资料的方法技术,研究资料是教师行动反思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评价的工具,是促进行动研究进展的重要媒介。教师在明确资料的标准条件下,需要按照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或深度反思等不同形式的记录要求记录观察信息,为研究提供生动的素材;再如,表述研究成果的技术,行动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述形式有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教师要掌握这些表述形式的格式和要求,才能有效地记录和推广研究成果。

(三)要优化教育研究管理机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要求幼儿园与上级行政部门构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保障机制。行动是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因此,需要管理者加大支持与投入,通过组织协**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开展行动研究。首先,幼儿园领导要鼓励全体教师增强科研意识,为教师减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增加教师行动研究的时间,使教师有机会并乐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其次,提供物质帮助。例如,加强幼儿园教师资料室的建设,聘请有关专家作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引路人和指导者等。最后,加大激励措施,幼儿园在晋职晋级评优等方面,应该向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多读书、多行动、多反思,在幼儿园逐步形成学习的氛围、研究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