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个案研究法(1 / 1)

一、个案追踪法

(一)个案追踪法的含义

个案追踪法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跟踪相同的研究个案(单个个体或多个个体),直接收集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各种第一手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特点,弄清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等情况的研究方法。例如,我们要研究某个好习惯对幼儿成长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影响,就可以找一个具备这一良好习惯的幼儿,持续追踪其成长和发展过程,进而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

(二)个案追踪法的注意事项

1.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对教师来说,一般选择具有某一方面典型特征的学前儿童或教育事件作为个案追踪的对象。在明确了追踪对象以后,还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明确对学前儿童和事件的具体哪些方面进行追踪研究。一般来说,追踪研究的时间越长,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往往越丰富,越容易得到深刻的、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

2.紧紧围绕研究课题进行追踪

在确定了个案追踪研究的课题以后,接下来就要按照研究计划,运用适当的研究手段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遗漏重要信息,并在较长的时间里精心保存研究资料,从而保证个案研究的正常进行和研究目标的实现。

3.探索个案发展的连续性

运用个案追踪法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我们所跟踪的应该是同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连续不断的研究,通过将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其变化的轨迹与特点。

4.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从量变的不断积累到质变的飞跃,研究对象的某些方面特质或某些教育现象在一个时期内也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是我们需要探索研究的。如果个案追踪研究的时间很长,我们可以将研究划分为一个个不同的年龄段来进行,每个年龄段制定一个研究目标,这样即使由于后面出现的某些不可抗拒因素而使研究对象发生流失,也可以尽量减少研究损失。

5.关注早期教育对后期发展的影响

追踪性个案研究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按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连接起来,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个体的发展脉络和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因此在进行个案追踪研究时,研究者可以关注早期教育对个体后期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更好地探索早期教育的规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