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案研究法的目的及意义(1 / 1)

(一)个案研究的目的

开展学前教育个案研究的目的通常可以归为以下三方面。

1.提供描述

在许多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如实、清楚地描绘并概念化某个现象,即对情景和环境进行再现式的一系列的描述,让人们能够从这些生动的描述中认识到该情境所具有的意义,获得对特定人物或事物的生动的图景。

2.提供解释

在另一些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研究者的目的是解释某些特定的现象,了解某一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从某个个案或某些个案中寻找个体行为和程序上的特定模式。模式代表的是现象与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如果一种现象的变化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变化,这种模式被称为因果模式。如果不能确定发生变化的几种现象之中究竟谁是原因方、谁是结果方,则只能其将其称为关系模式。

3.提供评价

通过对某些特定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对计划、个体和环境等作出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包括与社会、组织和人的表现相关的需求评价。

(二)个案研究的意义

在学前教育中个案研究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个案研究可以详细地描述个案特征,深入了解个体发展特点及其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幼儿教师选择适当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前儿童更好地发展。

第二,个案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可以为进一步证实某个学前教育理论或假设,提供佐证依据。

第三,个案研究可以验证某种学前儿童辅导策略或治疗方法是否可行而有效,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有关一般性策略与操作步骤的借鉴与参考。

第四,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个案研究是以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但并不排除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大的同类群体中去的可行性,也不排除在个案之间进行比较后加以应用的可能。

第五,个案研究信息的积累有助于对同类事物总体情况的归纳,可以发现或描述个体或事件的总体趋势,为以后的分析研究和理论概括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