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觉的研究需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问题特点等,进行不同类型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个案研究的方式来分
1.综合性个案研究
综合性个案研究是指研究者对选定的某个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研究。比如著名的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曾以他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从其出生起直到三岁,每天对其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他把这些研究资料整理出来,后来写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这部书的出版,为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以其长子陈一鸣为对象,从其出生后连续作的808天的观察记录内容也涉及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此外,陈鹤琴先生还以自己的几个子女为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的个案研究,总结出有关幼儿家庭教育的不少宝贵经验和原则。
2.专题性个案研究
专题研究是指对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专门研究。专题性个案研究则主要是用来考察某些优秀或特殊个案,探索个案的经验教训或存在的问题等,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以求对其他类似案例研究带来一定启发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我们可以就“幼儿园的混龄活动”这个专题,选择一些幼儿或班级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进行专题性个案研究时,一般研究视角的选择要小,观点要新,研究要深入。比如我们就幼儿园的混龄活动开展个案研究,可以将研究的视角具体定在幼儿园混龄活动的适宜内容、混龄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个体在混龄活动中获得的发展上。
在幼儿园里开展专题性个案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的课题。通常可以先以教研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对选择的典型个案进行资料收集、分析、阐释、归纳、总结。然后,还可以围绕研究的专题,定期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展开讨论研究,让教师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最终达成对研究问题的共识。通过个案研究的专项研讨,可以使更多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
(二)根据个案研究的目的来分
1.诊断性个案研究
诊断性个案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现状作出判断,如我们可以用诊断性个案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某个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或是研究孩子的某种问题行为。
如果我们要对某个幼儿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性个案研究,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手段来收集资料。例如,对该教师的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录像,然后利用录像的反复回放、定格、特写等手段,对教师提问的次数和质量、教师的教态和语言、教育教学的机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时间等某个环节、某些方面、某种方法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诊断性评价。
这种研究方法同时也适用于教研活动中。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录像,执教教师可以发现许多平时自己难以察觉的问题。其他教师通过和执教教师一起观看录像,交流感受,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还可以达到彼此之间相互启发、学习,共同提高、发展的目的。集体研讨结束后,执教教师可以根据回顾录像后的感受、集体讨论的启发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后感,整理一份教学实录或教学案例。通过在教研活动中开展诊断性个案研究,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有更加深刻、充分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反思、评价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2.借鉴性个案研究
借鉴性个案研究主要是以幼儿园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经典教学范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共享,让更多的教师进行借鉴性学习。它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实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有助于一线教师从个别中寻找规律,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
通过剖析这些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经典教学范例,分析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并且结合相关的教育著作进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的学习研究,教师可以从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加快自身专业成长的速度。除了对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教学成功范例进行个案研究外,也可以对问题课例进行个案研究。后者通过分析、找寻教学活动失误的原因,研究出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办法。
3.探索性个案研究
探索性个案研究通常是用于一些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尝试研究,为了使大型研究少走弯路,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内选择个别对象或个别群体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可以澄清一些困惑、找到有效的方法手段,为后面大型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经验。
(三)根据个案研究持续时间来分
1.个案现状研究
个案现状研究主要是用来考察个案研究对象的某方面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现状。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现状的出现都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此在对个案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分析把握时,通常也要考虑问题产生的缘由,以更好地理解其当前的状况。
2.个案追踪研究
个案追踪研究是指对个案的研究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目前状况的把握上,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注个体的发展变化,持续不断地对个体的发展过程进行纵向的追踪研究。
(四)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来分[2]
1.个人个案研究
个人个案研究是指以幼儿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访谈、问卷调查、实际测验或是作品、自传、观察记录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对该个体特殊的历史、现状以及后来的发展进行研究。个人个案研究最初是在医学领域中用以对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后来扩展到法学、心理学等领域,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个人个案研究主要指对个别幼儿、幼儿教师等进行的研究。例如,对具有攻击性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对智力超常幼儿进行个案研究、对某个特级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进行个案研究等。
2.机构个案研究
机构个案研究是以幼儿家庭、幼教机构等单位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机构个案研究一般涉及该幼儿家庭或幼教机构的基本情况,主要教育目的、教育任务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些典型做法和教育措施等。如某个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改革、某个幼儿家庭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个案研究等。
3.团体个案研究
团体个案研究是以幼儿园或地区中一定数量的幼儿或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团体个案研究一般涉及的人数比较多,如对某市的幼儿园特级教师进行研究,揭示其专业成长轨迹中的一些共同特征;以某所幼儿园为团体,对其中的小、中、大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也属于团体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