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制定研究方案与课题论证(1 / 1)

一、制定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含义

教育研究方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教育研究方案是指在对教育研究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和对各项工作的总体安排,是指导实施教育研究的蓝图。狭义的教育研究方案是指具体的研究设计方案,也叫教育研究计划,是根据各种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制订的不同形式的研究计划。如运用观察法进行教育研究就要制订具体的观察计划(设计方案),运用调查法进行教育研究就要制订具体的调查计划(设计方案)等。本节所阐述的教育研究方案为广义的理解。

通过制定教育研究方案,研究者可以深入思考研究课题的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实施步骤、组织安排等各项因素,使研究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并有助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照检查、相关管理部门对课题进行检查评估。可以说,教育研究方案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是使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教育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有人说,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就等于完成了课题研究的一半。

(二)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不论是纵向申报、横向联合的研究课题,还是学校(幼儿园)、教师自己进行的研究课题,不论研究中采用哪种(些)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九、十部分适用于纵向课题的申报)。

第一,课题名称、所属学科、研究类别、研究起止时间。其中研究类别一般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

第二,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近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等)和任务分工。

第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国内外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的应用前景、课题研究的价值等。

第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内容的具体分解,有框架研究还应提出研究假设)、创新点。

第五,课题研究的对象、思路、方法、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年度计划、阶段目标等)。

第六,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资料准备、人员结构、前期准备等。

第七,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名称、形式、预计走向及使用范围等。

第八,经费概算(包括资料费、调研费、设备费、会议费等)与来源。

第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意见。

第十,审批单位的意见。

(三)制定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

1.研究课题的陈述要准确、具体

课题的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最好能体现本研究的特点,并注意用语规范,即课题名称所使用的关键概念和句型应规范科学,避免使用大而不当的词语或者教育口号,一般应采用陈述句式。有学者建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应尽可能表明三点: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例如,“学前教师绩效评定制度满意度调查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师,研究的问题是学前教师绩效评定制度满意度,研究的方法是调查法。再如,“认知绘画课程促进3~6岁幼儿视觉认知能力发展的教育实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3~6岁幼儿,研究的问题是认知绘画课程对3~6岁幼儿视觉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教育实验研究。

2.研究意义的论述要全面、清晰

研究意义的论述要说明课题的立论依据,标明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和独创性。制定教育研究方案时,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说明本研究工作达到的目标、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说明课题的立论依据;要通过文献综述阐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说明课题的前沿性;要阐述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说明本研究工作的价值。

例如,本章情境案例第一段即是课题《实施幼儿园琵琶教学,让民族音乐大众化》关于研究背景及意义的简要阐述。

3.研究内容的陈述应全面、准确、清晰

对于核心概念(变量)的界定应根据具体的研究方法选用抽象定义(即从抽象的文字意义上界定概念的本质特征)或操作定义(即从具体的行为、指标、操作程序上界定变量)的方式;研究假设的提出要有充分的理论或实践依据,要有一定的独创性,表述要符合规范性要求;对于研究的问题要进一步分解,明确具体的研究项目及相关的研究措施与目标。

例如,“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广西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的现状与构建”,将“幼小衔接课程的现状”分解为“教师的教育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五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

4.研究对象的确定要科学,选取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选取的研究对象的范围要符合研究者的研究条件,对研究总体的界定要清晰、明确;如果是抽样研究,抽样的方法要适应选用的研究方法,样本容量要合理。从而保证研究结果能说明一个地区、某一类对象的一般规律性,以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5.研究方法和工具的选择要体现本课题研究的特点,实施步骤要具可行性,利于研究目标的实现

要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条件等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当前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是提倡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综合运用,或几种方法综合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恰当的研究工具,划分工作阶段与程序,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

例如,“5~6岁幼儿韵律活动的教育实验研究”为更准确地研究“音乐主题与提供律动榜样的教学方式是否会对幼儿的律动水平产生影响,即提供音乐主题与律动榜样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律动能力”,研究者就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主要采用了实验法,设计了音乐主题*律动榜样的双因素实验,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借助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幼儿的律动能力进行调查,由此确定了记录工具、评价工具、效度与信度三种研究工具。[10]

6.研究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

要在认真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进行思考,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完成教育研究方案,项目填写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所填内容要真实可信,语言阐述要条理清晰,文理通顺,简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