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火种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回到韶山养病,直至这年8月才离开。这期间,中国政治舞台发生巨大变化,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这场斗争中,湖南农民突然变得富有战斗性了,长期压抑着的怒火一下迸发出来。韶山也不例外。毛泽东从中看到了农民的力量。
高菊村等在《青年毛泽东》一书里写道:
1924年12月底,毛泽东自上海回到湖南。在长沙时,他与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李维汉交换了情况,对于国民运动、农民运动“做了详细的谈话和讨论”。随后,偕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到长沙东乡板仓过春节。1925年2月6日(正月十四)偕妻孩回到韶山,同行者还有毛泽民。在此前后,还有一批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进步知识分子如毛福轩、谭熙春、柳季刚、贺尔康、毛新梅等陆续回到或调来韶山。
毛泽东回家后,前来探望的乡亲川流不息。时值春节,农民常三五人不等聚在一起打麻将、玩骨牌。毛泽东亦参与玩乐,借此与乡亲们交谈,了解情况。他还利用农村结婚、丧葬、寿宴等机会向群众做宣传。有一次,松树滩办丧事,毛泽东借吊唁机会,向群众宣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常邀合毛福轩、贺尔康等走亲串友,与贫苦农民促膝谈心。他用农民们亲身的事实,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给农民讲述国内外的政治形势,说明农民遭受穷苦并非命定,而是“洋财东”(帝国主义)和“土财东”(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剥削、压迫所致,动员大家团结起来,进行革命斗争。
当时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赵恒惕,为了装饰门面,推行《湖南省宪法》,搞“平民教育”。毛泽东则以普及平民教育为由,依靠杨开慧、庞叔侃、柳季刚、李耿侯等进步知识分子,先后在毛氏宗祠、李氏祠堂、庞氏祠堂等处,利用原有族校设备,开办了二十来所农民夜校。他们通过教识字、学珠算,向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如讲“手”“脚”二字时,即对农民说:人人都有手和脚,农民的手脚一年到头不停地劳动,可是吃不饱,穿不暖;地主有手不劳动,可是吃的鱼和肉,穿的绫和绸,有脚不走路,出门还要坐轿子,这原因在哪里?合不合理?从而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
在艰苦深入的思想发动的基础上,毛泽东团结了一批赤贫农民和贫苦的知识分子,于1925年春天,即开始组织秘密农民协会。据1926年《湘潭县农民运动报告》记载:韶山“农民所受压迫日重”,于1925年“二三月间即起组织”乡秘密农协,不久即发展到20余个。〔1〕
“五卅惨案”后,湖南成立援助青沪惨案的群众组织雪耻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毛泽东以秘密农协为中心,在建立了雪耻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湘潭西二区上七都雪耻会,在成立会上,毛泽东讲述“五卅惨案”真相,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英、日帝国主义。……
雪耻会还组织部分进步教师和从长沙、湘潭等地回乡休假的学生及有觉悟的农民,成立宣传队、开讲演会、编演文明戏、散发传单和小册子、举行游行示威,并派出纠察队守在一些关卡上,检查洋货,禁止销售。
在组织农民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注重在农村建立中共的基层组织。他在初步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发展了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等韶山第一批党员,于6月中旬,秘密地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毛福轩为支部书记。当时的誓词是: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他还在韶山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此同时,他还注意发展积极分子加入国民党,并选择一些地方上有一定威望的开明绅士、小学教师参加,建立国民党的基层组织。据贺尔康日记记载:7月5日,“民校〔2〕今日到韶山李氏祠开会。我到会时才八点钟,……到下午七点钟闭会,共开会四次,讨论有三项:一、党务问题;二、反帝国主义问题;三、乡的教育问题”。12日,“再到汤氏祠,九点钟国校〔3〕开会,成立第四区分部”。25日,“到唐氏祠找了国校开会的地点”。27日,“又到熊家冲、汤家湾开会,会了毛润之,约定初九日(指阴历六月初九——编者)来这边区分部开成立会”。8月1日,“晚饭后,邀集国校同志到吉新堂开第一次成立区分部大会。到会者同志十人,有区党委员三人,由润之主持。到十一点钟才散会”。毛泽东在韶山地区建立的国民党区分部,仅据贺尔康残缺的日记记载,就有7处。当时湖南尚处在赵恒惕的残暴统治之下,这些国民党基层组织都是秘密的。
毛泽东当年在韶山发动和组织农民的工作,十分艰苦。对此,贺尔康的日记曾有多处记载。如7月12日,毛泽东在汤家祠主持开会,从白天到夜晚一连开了几个会,至深夜一时一刻,“润之忽要动身回家去歇。他说,因他的神经衰弱,今日又说话太多了,到此定会睡不着。月亮也出了丈多高,三人就动身走,走了两三里路时,在半途中就越走越走不动,疲倦得很了,后就到汤家湾歇了”。
毛泽东在韶山建立党组织后,领导韶山人民发展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初步斗争。7月间,韶山大旱,田地龟裂,青黄不接,饥民遍野。土豪劣绅却囤积居奇,高抬谷价。大土豪成胥生、何乔八乘机闭粜,把谷米运往湘潭等地,牟取暴利。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和中共韶山支部研究,决定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一面派人与成胥生商议平粜,一面发动群众奔赴银田寺阻止谷米起运。在农民们的团结和巧妙斗争下,成胥生被迫开仓平粜,其他地主更不敢闭粜。这就是韶山历史上一次有名的“阻禁平粜”斗争。
与此同时,韶山还开展了夺取教育权的斗争。当时,韶山地区的教育权掌握在绅士唐默斋等人手里。他们坚持旧学,反对新学,贪污学款,克扣薪饷,还暗中破坏群众革命斗争,不准办农民夜校,甚至不准雪耻会向农民和学校师生宣传爱国。毛泽东和韶山党支部的同志们几次秘密开会,决定利用赵恒惕颁布的教育法令关于地方教育机构负责人任职年限的规定,发动师生改选教委会、学委会,以夺取教育权。这一史实,贺尔康日记做了记载。他在7月24日的日记中说:“午后到石洋庞氏开会,是为改组教育会和学委会而秘密进行的一个弄(论)讨。”7月30日又记道:“下午到郭家亭郭氏祠,教育会开会员大会,重新改组教育会和学务委员会。到会者有四十人,三时许才摇铃开会。因时间的短促,就只讨论通过两会章程和两会的职员完事,也是到晚十时才闭会。”经过激烈的辩论、斗争,终于夺取了教育行政管理权和财政权,共产党员庞叔侃、李耿侯、蒋梯空等分别当选为教委会和学委会成员。随后,韶山地区各公立学校和族校校长,都改为进步教师担任。
韶山初期农民运动,是毛泽东在农村中开展艰苦细致工作的成果,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农民斗争、坚持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尝试。在韶山农民运动中,毛泽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号召群众,公开组织雪耻会,秘密组织国民党,将农村知识分子和农民先吸收在国民党内,经过考验,再将中坚分子吸收到共产党或青年团内。韶山农民运动的经验表明,党的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政策,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农村搭起了一道桥梁。韶山农民运动为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供了宝贵素材,为以后党领导全国农民运动,摸索了经验。
毛泽东身在山村,心系全党全国。为了加强与中共中央、国民党中央党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联系,他派遣共产党员钟志申在湘潭银田寺办起“合作书店”,作为秘密联络点。书报、文件通过“合作书店”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毛泽东手里。中共湘区委遵照中央通知,选派贺尔康、庞叔侃等人去广州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都是毛泽东推荐的。〔4〕
张琼回忆说:
1925年2月,毛泽东回韶山冲边养病,边搞湖南农民运动,开慧姐跟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冲。那时,我在衡阳的湖南区委工作,我们区委的一位同志到韶山冲看望毛泽东,回来后他告诉我:开慧姐除了细心照顾毛泽东身体健康外,常常穿上草蒲鞋,深入韶山地区各个冲,到贫苦农民家里去串门、谈心,启发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他们的斗争勇气。后来毛泽东身体健康稍有好转,就到农村中去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开慧姐跟随毛泽东在韶山冲附近的毛震公祠、毛氏公祠、李家祠堂等处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在毛泽东的组织和发动下,韶山地区很快地办起了二十几所农民夜校。开慧姐在夜校里教书,宣传革命道理,每天要跑四五所夜校。有的农民要进夜校没有时间,她就进行思想动员,还发动大嫂子、大娃娃帮助邻居带小孩,让青年们上夜校。毛泽东和开慧姐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有的农民连家里发生纠纷也来找毛泽东,毛泽东就叫开慧姐帮他们解决。农民夜校办起来了,毛泽东和开慧姐经常给农民讲课。当时韶山有的农民认为自己苦是“命苦”,穷是“命穷”,是什么“生辰八字不好”。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开慧姐编了顺口溜教他们唱。我还记得有一首是:“农民苦,农民苦,打了粮食交地主;年年忙,月月忙,田里场里仓里光。”当讲到“洋油”这个词时,开慧姐就讲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压榨,深入浅出地揭露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当讲到“手”“脚”两个字时,开慧姐就说:我们农民有两只手,什么都要做;地主也有两只手,却什么也不会干。我们农民有两只脚,会上山砍柴,下泥作田;地主也有两只脚,却要我们用轿子抬着走。她启发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地主阶级。开慧姐还教农民唱歌谣:“今天望,明天望,只望老天出太阳,太阳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由于开慧姐讲课通俗生动,有时讲到农民受苦的情景,不少老太太都淌下眼泪。这期间,由于毛泽东的亲自领导,开慧姐不辞劳苦地工作,韶山地区相继建立了秘密的农民协会和公开的群众性革命组织——雪耻会。1925年6月,建立了我党在农村中最早的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后来,由于反动军阀赵恒惕要通缉毛泽东,毛泽东从韶山来到衡阳,以后又到上海。1925年8月,毛泽东到广州。毛泽东离开韶山后,开慧姐仍留在韶山搞农民运动,她还是废寝忘食地工作,收集了不少有关农民运动的重要材料。同年10月,开慧姐根据毛泽东指示,带着整理好的许多关于农民运动的材料来到广州,毛泽东审阅这些材料后,就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两文在广州定稿。开慧姐真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啊!〔5〕
在韶山养病期间,毛泽东第一次遇险。
据当年雪耻会会员郭运泉回忆:“郭麓宾在县长办公桌上看到了赵恒惕的密电,上写着‘立即逮捕毛泽东,就地正法’。他看后退出县长办公室,写信交给侄郭士奎(在此县当炊事员),叫他连夜送给毛主席。主席拆开信看,我也在旁边看到,信上写着:‘泽东兄,事急,省里密电拿你,务希在今晚离开韶山。’”
毛泽民的夫人王淑兰也回忆说:“那天下午,泽东同志在潭佳冲开会,县里郭麓宾派人送信到家里,派来的人是竹山湾张满姑的崽,姓郭。送来信后,家里人就派人去潭佳冲喊了他。他接到信,又用开水泡点饭吃,轿子是我给他请的。泽东同志先给他们讲好,抬的谁,抬的郎中。送轿子的人,只一天一夜就回来了。团防局隔了几天才来捉泽东同志,因泽东同志没在家,只开了些钱就了事。”
毛泽东就这样结束了韶山养病的日子,回到长沙,不久又赴广州。湖南农民中蕴藏着的力量,给他以深刻的印象,也唤起他对农民问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