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不把孩子
当成自己的孩子,
也不强迫自己做完美的父母,
那么,
我们就有可能从一个人的角度,
真正去了解孩子、看到孩子。
上一节我们谈到了离开,允许孩子用他的方式离开。
他也许上一分钟还在你的怀里,下一分钟看到另一个让他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只是一片叶子,那么,允许他离开。
如果他想学音乐,而你想让他学画画,那么,也请你允许他从你的想法中离开。放手,然后,他会回来的。
你的生命也有属于自己的道路,你不用为了孩子的路而忽略自己。你的牺牲并不能帮到孩子,当你为你的生命而活时,孩子也自然会学到为他的生命而活,重要的不是言传,而是身教。
这个世界给了父母这个角色太多的台词、要求和标准,让父母们非常焦虑,似乎孩子的不幸福、不快乐和不成功,都是他们的错。
在我们那个年代,孩子很怕父母,而现在这个年代,很多父母怕孩子。为什么怕孩子呢?怕自己犯错,怕自己做不好父母的角色,怕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于是有的父母就完全放弃,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心想这样总不会给孩子什么心理创伤了吧。而有人说,这是在使用冷暴力,这是最大的伤害。一位父亲听到这种话愤怒了:“我难道伤害自己也不行吗?”对,伤害自己也不行。
亲子关系不知从何时起,成了时代的一个重要主题。父母见面、学校开家长会,无不谈及现在父母难当、孩子难管,再加上手机和网络游戏每天都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更是让亲子关系蒙上了许多无奈的影子。
有时候,父母会感觉被孩子控制了,孩子一不高兴,父母就乖乖听话。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没有办法给你一个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我想问的是,真实的你是谁?
如果你不是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你是谁?
如果你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你感觉怎么样?
如果你真的尊重孩子自己的人生道路,接受他任何可能的结果,并且了解他需要承担起的责任,你感觉怎么样?
在关系里,你可不可以只是做你自己?
你敢不敢,只管让自己幸福起来?
父母这个角色,已经让父母太累了。这样的角色压力,也实在过重了。
当父母想要为孩子的幸福负责时,孩子自然就不想负责了。所以,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生命的责任,让父母从角色中解脱出来。当你放下为孩子的幸福负责的念头时,孩子必定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力量。
何况,父母说要为孩子的幸福负责,往往不过是一种自大和傲慢。
孩子会慢慢向你证明你傲慢的失败,于是你会对自己产生失望的情绪。这其实也是好事,能让你明白,很多事情你做不到也不必做到。
我们可以向孩子承认,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也不知道怎么做。在某些层面,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才是最好的。
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致力于儿童发展与人格的研究,她写过一本书《教养的迷思》,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结论: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
这个结论解放了很多父母,让他们从那些内疚自责的故事中解脱出来。很多父母总以为自己的言行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决定性影响,其实不然。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失败了,就责怪自己教得不好,心存内疚。还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成功了,就喜欢炫耀,觉得功劳都是自己的,好像真的是自己培养出了一个天才。这其实都是过于看重自己的状态。因为把自己看得过重,很多压力也随之而来。
教养孩子这件事,我一直认为很容易,因为我不会过多干涉孩子,阻止孩子成长,我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我的女儿在十四岁的时候,自己选择要去美国,我能做的就是支持她,我不会否定她的决定,也不会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我选择信任她。
除了爱她,我什么都不想做。
我不会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她。我希望她幸福,但也可以接受她不幸福;我希望她善良,但也可以接受她心怀不善;我希望她可以进入大学,但如果她不想上大学,我也接受。
后来,她自己选择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我支持她;她决定休息一年再去读大学,我喜欢也感激她的这个决定;再后来由于疫情,她决定不去美国,选择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我也没有意见。我不会帮她做决定,我爱她,但是不会代替她过她的人生。
我是她的母亲,但我更是一个人,一个爱她的人。我高兴也感激她可以接受我的爱。
她在家的时候会玩手机,我会和她结伴玩手机游戏。有时她弄出的声音很大,唱歌或玩乐器,我不会把这当成是一种噪声,我欣然接受。她找到了她喜欢的东西,音乐、画画、舞蹈,她喜欢动物,关注环境,关心这个世界,也担忧人工智能可能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
我只想为她的生命喝彩,为她的人生鼓掌,做一个陪伴者,而不只是她的母亲。无论她怎样演出,都是精彩的。
我不会去管她的作业,也不会要求她必须干什么,我完全允许她自我负责。也许她的人生中,会有人否定她、轻视她,但我不想做那个人,我不喜欢那样的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可以喜欢的人。
我想过好自己的人生,同时愿意把她容纳进来。有许多父母对我说,他们对孩子没什么期待,孩子开心就好,我就会问他们:“你们自己开心吗?”
我不认为孩子的一生只要开心就好,也不会让我的孩子一味地追求快乐。对我而言,只是快乐也没什么意思。我也不想被母亲的角色操控,更多的时间里,我是一个人,我想善待自己,遵从自己的道路。
练习
沉思一下,离开各种身份认同,离开各种角色,你是谁?不断地问“我是谁”,让答案一层层展现出来。